?

淺談群眾文化建設的原則及方式創新

2016-05-30 01:03孫振云
文化產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方式創新群眾文化建設原則

孫振云

摘 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文化凝結著歷史,承接著未來,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源泉。群眾文化作為公共性文化事業,是這幅文化藍圖上不可或缺的一抹絢彩,如何讓群眾文化工作煥發新活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需要我們群文工作者繼續在這幅藍圖上潑墨渲染。本文就群眾文化建設的原則及方式創新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促進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進步。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原則;方式創新

一、群眾文化建設應堅持的原則

(一)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原則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是加強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不可動搖的政治綱領和努力方向。無論什么年代,群眾文化都需要有符合健康發展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文化是沒有真空地帶的,健康的文化活動開展不起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會在這里徘徊。反動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會乘虛而入。因此,群眾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方針路線,具有正確的思想進行指導和引領。

(二)要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原則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中國精神為靈魂、以中國夢為時代主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文化工作者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使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不斷創造旗幟鮮明、引領時代,格調高雅、健康向上,凝心聚力、激發活力的富有正能量、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在思想內涵上、時代要求上、表現形式上充分體現先進性。

(三)要堅持唱響時代主旋律原則

愛國主義是群眾文化建設的主旋律。要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唱響時代主旋律,引導群眾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充分利用重要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集中展示宣傳群眾喜愛的愛國主義優秀作品,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廣大專業、業余文化工作者要緊跟形勢不掉隊,把加強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結合,與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結合,與加強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相結合,與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與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努力實現“中國夢”相結合。

(四)要堅持面向群眾原則

面向基層、服務群眾,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原則。群眾文化服務的對象,是群眾文化存在的基礎。加強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必須堅持重心下移,把各種文化惠民措施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持續開展“文化進萬家”“送歡樂到基層”等文化活動。深入推進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創建活動。

二、群眾文化建設的方式創新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體系

首先,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牽頭,根據新疆各地州的具體情況,分級配置,建立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突出重點,建立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庫,為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開展奠定基礎。

其次,制定和落實文化配套設施建設的相關保障政策。根據經濟增長情況,將文化配套投入資金按比例逐年增加。完善舞臺燈光、音響、信息化系統等硬件設備,要緊跟時代步伐,淘汰陳舊的設施和設備,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充實群眾文化隊伍,優化人才結構

首先,要擴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庫結構。國以才立,業以才興。公開選拔一批年紀輕、學歷高、能力強的人進入到群眾文化團隊中,以滿足群眾文化建設的多層次需求。形成有效的評價、競爭和獎勵機制,增加他們的創作激情和服務動力,通過管理體制的進步來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提高升隊伍素質,為群眾文化事業發展提供保障。

其次,創新培養體制,提升人才素質?!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群眾文化不能閉門造車,要借鑒北京、杭州等地群眾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成功經驗,通過“走出去”拓展視野,強化素質,增強技能,將好的經驗“引進來”,結合本市實際發展狀況開展各項活動,使廣大群文工作者增加閱歷、開拓視野,增長才干,將考察、實踐與定期培訓結合起來,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與能力。

(三)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創新發展新思路

首先,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作為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應該把群眾的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貼近群眾的生活,反映群眾的愿望,與群眾的口味對接,積極聽取群眾的訴求,把過去的“讓領導方便、領導滿意、領導表揚”的思想,轉變成“讓群眾方便、群眾滿意、群眾表揚”,突破群眾文化服務“政府選擇”的傳統模式。

其次,嘗試采取群眾“按需點單”式的做法。在各項活動開始前進行群眾民意調查,突破以往的傳統媒體,充分發揮新型媒體如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的作用,將活動內容和活動計劃公布到網上,群眾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以“網上點單”的形式進行選擇,由文化部門統一“配餐”,為不同群體提供有針對性和多樣性的文化服務,不斷推出讓群眾滿意的“文化大餐”,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推動群眾文化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真正實現文化繁榮的美好景象。

三、結論

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任重道遠。我們要適應新的形勢引導群眾文化健康地%朝氣蓬勃地向前發展,不斷創新群眾文化建設方式,為繁榮群眾文化生活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與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寧.淺談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與創新[J].赤子(上中旬),2015.

[2]朱邦威.淺談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的創新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4.

[3]張嶸.淺談群眾文化的創新建設[J].群文天地,2012,13:156.

猜你喜歡
方式創新群眾文化建設原則
堅守原則,逐浪前行
新媒體背景下群眾文化建設研究
探究基層廉政教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和方式創新思考
淺談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與建議
新時期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的探討
無罪推定原則的理解與完善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