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下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思考

2016-05-30 10:29陳芳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露珠課標課件

陳芳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信息技術為語文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創設了跨時空的學習情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它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促進學生鉆研文本,推動教學改革和創新。但一味地考慮信息技術的運用而不關注語文學科本身特點,教學就會本末倒置,不僅達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反而會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嚴重的甚至會干擾、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請看如下幾則現象:

現象一:不求甚解

某語文課上,教者上《小露珠》一課,為了讓學生目睹小露珠富于生命活力的美,感受小露珠的“閃亮”、“透明”、“圓潤”等特點,他從網上搜集了大量的小露珠圖片加以展示,又播放了一段某知名導演拍攝的露珠影像資料,在和諧悅耳的音樂背景下欣賞。用欣賞課件的方式取代語言文字的品味、賞析、感悟。

現象二:風馬牛不相及

某位老師教學《趕?!芬徽n時,為把學生帶入“海濱”情境,他從網絡下載了某海濱浴場風光片,可是畫面大多是休閑嬉戲的人群,沖浪的好手,這段展示海濱的錄像,與文中“捉鱉捉蝦”風馬牛不相及。讓學生莫名其妙,還是想入非非。這是典型的拉郎配式的隨意選擇資源。

現象三:請君入甕

一些教師在教學重點句段時,為了讓學生朗讀并理解好該句段,課件制作特別的“精心”,用圖文聲像幾乎武裝到了牙齒,恨不得課堂的每一步驟、每一環節,一舉手、一投足,都有聲像、圖文來配合。老師只要操縱鼠標,一個涵蓋了教案、板書、教材的“全能”課件便讓人目不暇接,老師“左”引“右”導,力求做到不露痕跡地讓早已預設的關鍵字眼一一“點出”或者“閃爍”。這樣教學幾乎是跟著課件跑。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教學手段運用總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一味追求現代化,一味追求新穎、多樣,“唯現代教育技術是從”、“為運用而運用”反而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脫離教學目標,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必須正確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為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服務。

一、運用信息技術展示漢字魅力

在識字教學中,由于中國的漢字結構復雜,學生學習時難度較大,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創設識字情境,通過教學課件揭示漢字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漢字文化的神韻,培養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如在教學“魚”時,教師用flash制作出的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對“魚”的造字過程一目了然。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習漢字文化的興趣。同時對祖國的漢字文化也有了初步的感悟。再如教學“寒”字,學生很難從字形上了解它的意思,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先播放動態畫面和聲音:大雪紛飛,北風呼嘯,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寒冷的冬季,然后出示圖片:在破舊的、四面透風的茅屋,古人坐在結冰的茅草上懂得直打哆嗦。這樣學生就會明白“寒”字的意思。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閱讀情境

語文教學本質上是情感的,它是教師、學生與文章之間的對話,也是心靈上的溝通。在教學中如果不去品味其中的情感,那么語文教學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的閱讀情境,促進學生在愉悅的情感體驗中,在和諧的氛圍中,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感染。特級教師虞大明老師教學《“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在整體感知災難的可怕后,研讀課文中描寫可怕災難的三個自然段時,巧妙地運用一段影像資料《泰坦尼克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和閱讀興趣。

師:想看有關這場災難的錄像資料嗎?災難是不可能留下錄像資料的,但可以摘到類似的電影資料,那就是——

生:泰坦尼克號(觀看電影《泰坦尼克號》片段)

師:你能不能從2、4、7自然段中找到直接描寫遇到災難的幾句話?把它劃出來反復讀。

指導朗讀,小結。

《悲壯的一幕》是一篇極富感染力的文章。但無論是宇航事業,還是兩小時生離死別的經歷,學生理解是比較困難的,有位老師利用多媒體創設宇航員與女兒訣別時對話的情景和飛船爆炸時人們悲痛欲絕的場景,使學生宛如進入了事件的現場。從一部電影中剪輯下來的音樂語言烘托氣氛,朗讀時,那些或低沉、或哀惋,或激越、或悲壯的配樂,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運用信息技術強化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闭Z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用文字、圖象、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實現課內外夠躺,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素質。在學習《霧凇》這一課時,已進入冬天,多數早晨都有霜凍。教師可在引導學生觀察清晨霜凍的景色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太陽出來后,霜逐步化解的過程,或者展示雪花飄落,給樹木、花草、建筑物穿上外衣的景象,然后仿照本科、課寫法作一次小練筆,有利于學生加深理解和體會文本,學習運用文本語言,又能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和思考,享受美的樂趣。

四、運用信息技術,挖掘寫作素材

學生作文常感到無話可說,因而缺乏興趣和動力。信息技術與習作教學的有機融合,是課程改革發展到一定階段及現代社會對基礎教育要求的必然產物。特別是網絡為習作教學提供了多維生動素材畫面觸發靈感,引導思維翱翔,靈感鋪展畫面,誘發語言傾瀉,一個場景,一段片頭,都可在學生筆下演繹成動人的故事,置換成情感作品。

猜你喜歡
露珠課標課件
依托課標 夯實基礎 精準備考
制造露珠
高中生物新舊課標比較——以實驗版課標和2017版課標為例
小露珠去哪兒了
露珠
露珠亮閃閃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2016年全國課標卷透視與2017年備考展示
基于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設計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