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教結合”工作成果與規劃

2016-05-30 11:21劉昌江蒲艷云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醫教康復家長

劉昌江 蒲艷云

我校是一所綜合性的特殊教育學校,從2009年開始進行“醫教結合”實驗,2012年此項工作被確定為縣政府重點工作。我校是“醫教結合”的實施者,學生是“醫教結合”的受益者。醫教結合工作的開展,使特殊教育走進了春天。我簡單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幾年來我?!搬t教結合”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醫?!苯Y合,彌補教師專業知識不足

由于我?!搬t教結合”工作剛剛起步,教師還處于理論學習階段,缺少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而有一部分學生正需要物理治療,所以我們與縣中醫院康復科合作,每周三下午由教師和家長帶領學生到中醫院做康復治療,由中醫院院長親自為孩子們針灸按摩,彌補了教師專業的不足。

二、業務學習,促進教師技能水平提高

每周五下午七八節課為教師業務學習時間,主要學習了黃昭明、杜曉新博士主編的《言語矯治手冊》、醫教結合理論、自閉癥兒童評估與康復方法、腦癱兒童的康復方法、聾兒語訓方法等。每位教師都是講師,教師在講座前,要認真備課,在自己掌握講座內容之后再向他人傳授。講座過程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環節,使訓練效果達到最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能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巧妙地運用學習過的治療方法,解決問題。比如有的學生呼吸方式不正確或呼吸支持不足,教師根據“醫教結合”理論,運用腹式呼吸、嗯哼、唱音、囀音等方法進行康復訓練,使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式;有的學生只能說一個字或幾個字,教師運用逐字增加句長法、數數法進行訓練,現在能正確地呼吸并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了;有的學生用力吹氣連蠟燭都吹不滅,運用快速用力呼氣法進行訓練,現在不僅一口氣吹滅幾根蠟燭,還能運用緩慢平穩呼氣法吹蠟燭使火苗跳動不滅;有些自閉癥的孩子有撕紙、毀壞書籍的習慣,在老師的不斷干預下,他們不但改掉了這些惡習,還養成了愛護書籍的好習慣;有的腦癱學生剛入學時由年邁的爺爺用輪椅推到學校,再步履蹣跚地背到二樓教室。經過僅半個月的康復訓練,現在該生能在旁人的攙扶下行走和上下樓。爺爺看到孩子的進步很激動:“在學校的半個月比在市醫院半年的康復效果還要好,早知這樣早送來了?!?/p>

三、活動開展,激發教師學習興趣形成

為檢測教師的學習效果,初對全體教師進行“醫教結合”理論測試。此項活動的開展,督促了教師深入領會特教理論,提高了對“醫教結合”的認識,豐富了康復手段與方法,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每年定期舉辦“教學論壇”活動,論壇的內容以“醫教結合”工作為主,談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轉變、自己的收獲,做到全員參加。教師們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論點精心準備,有的以理論講解為主,有的以情境再現為主,有的以問題為切入點深入討論。通過此項工作的開展,梳理了思維主線,明確了教師的思想認識。

四、合作交流,加強教師知識視野提升

我?!搬t教結合”工作的開展起始,源于我校兩名教師參加華東師范大學首屆“醫教結合”實驗班。在這次培訓中,我們學習了新理論,并到“小小虎”幼稚園和門診進行實踐,由此我們對“醫教結合”有了初始印象。在教師和家長對康復還很迷茫的時候,我校請來縣中醫院的院長,從康復治療的角度給大家講解康復知識,讓教師和家長掌握一些簡便易行的康復方法。2010年寒假,我校請來了以張聯馳為首的燎原學校專家團隊,他們對我校在“醫教結合”工作中的困惑進行了細致講解,手把手的教我們如何開展“醫教結合”工作。尤其是張校長給我們講解了“醫教結合”的理論與具體操作方法,使我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自此,我們兩校成為了“學習共同體”。2012年冬,我校五人參加了綏化學院主辦的“黑龍江省特殊教育論壇”會議,聆聽了華東師范大學劉巧云博士講解的適用于聾校和培智學?!搬t教結合”的許多方法。我校的七篇論文被收集在《黑龍江省特殊教育論壇論文集》中,其中的《醫教結合在我身邊》被劉巧云博士高度贊揚,她說看過這篇文章后,很感動,沒想到在祖國的邊疆,“醫教結合”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同年寒假,我校11名教師到燎原學校實地參觀學習。他們給我們準備了多節觀摩課。課后,又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更廣泛的思路。2012年我校被確定為省“醫教結合”實驗校,依安、碾子山、克東、訥河等特殊教育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陸續到我校參觀學習,我們共同研討“醫教結合”相關知識,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增進了兄弟學校之間的友誼。

五、加強投入,助推“醫教結合”新變化

去年,香港漁人協會為我校捐贈了二十多萬元的無線調頻設備,為我校聾兒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聽媒介。我校還采購了上百萬元的康復設備,各班級安裝了電視電腦和實物投影、電子白板等,實現了班班通。這些設備的引進與使用,提高了教師教學技能和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進步。

六、送教下鄉,拓寬“醫教結合”新領域

特教服務進村鎮、進社區、進家庭歷來是我校的光榮傳統,黨員領導帶頭放棄休息日,利用節假日,對縣內村屯、社區進行走訪,在了解鞏固現有學生情況的同時,共篩查重度殘疾兒童30余名,及時對其進行康復教育,對家長進行康復方法培訓,定期進行跟蹤家訪。此項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七、身體力行,開啟“醫教結合”新征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走“醫教結合”道路,以尊重學生需求為宗旨,以開發學生潛能為導向、以康復手段為抓手,以回歸主流為目標,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供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各類學習、訓練、生活場所及各類康復設備,為學生的教育、康復提供物質保障。使教師具備教育、康復、職教等方面的技能。注重與特教兄弟學校間的聯誼,共同促進特殊教育的發展。把我校建成特色鮮明,質量一流,有較高知名度,社會、家長滿意的特殊教育學校。

“醫教結合”工作的開展,使每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復;“醫教結合”工作的開展,讓每位家長都看到孩子光明的未來;“醫教結合”工作的開展,真正落實了我校 “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生存奠基”的辦學理念。

猜你喜歡
醫教康復家長
草魚養殖難,“錢”途何在?老漁醫教您如何握好“方向盤”,走上高效路
基于醫教協同雙主體的人才培養策略探索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腦卒中患者康復之路
家長請吃藥Ⅱ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殘疾預防康復法制建設滯后
醫教結合背景下腦癱兒童康復管理策略
21-三體綜合征兒童醫教結合康復干預個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