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共生活中喚醒自治的種子

2016-05-30 21:39李燕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關鍵詞:學生自治學校管理

李燕

摘要:學生自治,是學生像公民一樣參與學校公共生活的管理,并按照某種方式進行公共決策和組織學校管理的過程;而互助,則是指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通過互助,學生共同面對困難、任務,相互合作、幫扶克服困難。學生自治和互助,是學生參與學校公共生活的兩種基本方式,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輔相成。

關鍵詞:公共生活 學生自治 學校管理

1926年10月9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育紅小學度過了難忘的一天。當時,陶行知先生看到學?!靶旅翊濉保ㄒ粋€學生自治組織)學生自行組織的“雙十慶祝大會”,欣然寫下了《無錫小學之新生命》一文,盛贊當時育紅小學在公民教育方面作出的可貴探索與嘗試。時至今日,公共生活中學生自治與互助的實踐研究已然成為學校內涵發展的著力點和生長點,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理念、路徑和方式的探索,學生公民素養得以全面提升。

一、自治互助讓管理工作彰顯魅力

兒童生活,特別是兒童的學校生活中充斥著規則與自由的矛盾,而規則只有在兒童遵守的情況下才有價值。如何讓兒童養成規則意識,更好地發揮規則的價值,在自治理念的關照下,唯有變規定為公約,引導學生自己來討論制訂各項校園生活規則,如班級公約、學習習慣公約等,讓學生在“治己”中喚醒與培植主動參與公共生活的意識與能力。

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是讓學生得到成長的歷練,享受成長的快樂。在對學生的管理中,應盡可能地放手,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我們探索建立了校級、年級、班級三級學生自治管理機構,各層管理機構均實行輪換制、任期制;學生校服、校園吉祥物、學校禮物款式等都由學生設計并由他們共同協商確定;學校播音員、大型活動節目主持人實行公開招聘、公平競爭……

還有哪些空間是應該還給學生的,還有哪些權利本來就應該是學生的?在《無錫小學之新生命》一文中,被陶行知贊為“看到的最好的圖書館”給人啟發,因為這里的管理員都是學生。如今,學校特辟了“紫藤書社”,讓學生有了圖書自治的空間。學生們競選社長、社員,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開展了環境布置、圖書征集、借閱管理、書社宣傳等工作,書社管理得井井有條。

在學生管理中,不論是書社經理、校報編輯、學生論壇,還是班長、科代表、綠植護理員、“小小路隊長”,每個孩子都在參與中鍛煉提高著自我管理能力,這讓孩子真正體驗到了什么叫做“我的地盤我做主”。

二、自治互助讓學生活動盡現風采

在德育方面,還應從班級生活、學生自治組織、學校日常生活和大型活動等方面展開研究。

在班級管理、班級活動和生活中引入學生自我管理、自主評價、民主協商等機制,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充分感受社會公民角色,引導承擔責任,在自治行為實踐中充分發揮作用。其中,多個班級開展了“班級自治之‘說理教育實踐與研究”, 研究者針對當前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處于被管理的現狀,引導學生提出班級問題議案,交由班級成立的學生代表團審議,審議通過后提請全班同學進行評議表決與說理。還擬定了班級事務處理決議,對班主任老師的教育言行進行了規約,重視了學生的說理實踐。

在學生自治組織和活動的實踐研究中,學校還側重開展了“小紅花”走班社團、“育紅好聲音”等少先隊自治活動,研究學校自治組織機制的創新,讓學生真正成為自治的主體;還依托日常生活和大型活動開展學生的自治與互助研究,主要研究抓手是“七彩的節日”“六大儀式”等大型活動,其中,五年級的上崗禮——小紅帽志愿者體驗活動,孩子們的身影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活躍,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在公共生活管理中不斷得到強化,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自主參與體驗活動中日漸養成。

隨著研究的深入,老師們對于“自治”與“互助”概念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站在公民教育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高度上看,自治是學生自我生活的需要,全校學生以團體的方式立法、執法、司法,練習在學生團體中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與人交往,學會承擔社會責任。

三、自治互助讓課堂教學落地扎根

近兩年來,在《學校公共生活中學生自治與互助的實踐研究》這一省級課題的引領下,師生教與學的“自治與互助”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其中課堂教學評價的重構是其中最為行之有效的一項創造性舉措。

新的課堂評價從教和學兩個方面展開,其中的相關條款大都指向學生,指向學生的行為,倡導課堂管理體現自治,學習活動體現自主,共同成長重在互助。課堂評價的條款中,重點考量的是學生參與的態度、廣度與深度,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意見。最值得一提的是,評價表中有5條參考性的顯性指標,它們是針對目前課堂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的,并且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如教師講解的時間不超過15分鐘,學生練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至少有一種學習方法與習慣得到強化性指導等。為了便于操作,新評價表采用了總體評價與突出優缺點勾選的方法,同時增加了備用選項——座次表,以備專項調研時使用……隨著各學科研究的深入,我們驚喜地發現:學生主動探究的多了,生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多了,高效的課堂學習已悄然形成。

在學校公共生活中開展學生自治與互助的實踐研究,任重道遠,但唯有堅守“自治”與“互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真正培養出“能組織、能團結、能為共同幸福從事共同活動之新國民”。

猜你喜歡
學生自治學校管理
以學生自治推動學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高職院校學生自治組織建設對于學生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誠樸決策管理學校的探索研究
論民國中后期武岡中等師范學校訓育實踐*——以武岡境內師范學校學生自治會為例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不成功的學生自治
論陶行知堯葉圣陶和楊賢江的學生自治思想及其理論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