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入影視資源,激活小學語文教學

2016-05-30 02:34董愛平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3期
關鍵詞:影視資源閱讀理解審美

董愛平

摘要:影視劇資源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更能突出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特點,符合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改革的思想,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理解水平等的全面提高,是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與情感發展的重要手段。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來展開論述。

關鍵詞:影視資源 興趣 閱讀理解 創新 審美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不能再抱著教材不放,而是要將教學的視野放寬,實現多種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整合。這正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目標。隨著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被拍成影視劇,影視資源逐漸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引入影視資源打破了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機械灌輸,而是引導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展開快樂學習、多向思維,更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理解水平、審美能力等的普遍提高,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與情感的全面發展?,F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影視資源的具體運用來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起學生對認知對象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更加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教學中來,帶著積極的情感、主動的心態來主動地探索。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探究的樂趣,成為探究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而在以往的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尤其對于低段小學生來說枯燥無味、呆板沉悶,自然難以引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影視劇是一種豐富的藝術形式,具有文字所不具備的感知力與藝術性,不再是單一的信息傳遞,而是以圖文聲像來進行藝術性的表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進而激起學生對新知強烈的向往。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情來選取有代表性、有針對性的影視劇片斷,以此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將此作為激發學生興趣與活躍學生思維的著力點。

二、提高學生理解水平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往往是通過直接的感受來獲取信息,而文章是對生活的再加工,學生受自己基礎知識與生活閱歷所限,往往難以深刻地理解,只能浮于文字表面。要實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就必須要突破文字表面,讓學生入情入境,身臨其境,學生才能從中獲取豐富的感性認知。尤其是在學生一些歷史題材的文章,由于距離學生的生活年代較為久遠,學生往往并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所傳達的情感,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通過影視資源的運用,可以帶領學生穿越時空,讓學生帶入特定的真實情境之中,消除了隱藏在學生與文本之間的隔閡,讓學生身臨其境,在真實的活動與場景之中學生更能獲取豐富、直接而深刻地體會與感受,從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深刻地理解文字,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突破種種限制,從而實現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產生更多獨特的見解與感受,實現對文本的深層次解讀。如在學習《火燒圓明園》這一課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并不能從文字的閱讀以及教師的講解中來悟出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這正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為此,我們可以利用影視劇資源來為學生播放圓明園前后的對比視頻。前一個視頻來展現圓明園的宏偉壯觀、琳瑯滿目、珍奇異寶,讓學生從直觀的畫面中深刻體會“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精華、建筑藝術的瑰寶”,激起小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后一個視頻來播放侵略者強行闖入、肆意踐踏、燒殺搶掠,“大火邊燒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讓學生親眼目睹圓明園這座萬園之園的毀滅,進而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惡,讓學生記住這段屈辱的歷史。這樣在兩相對比以激起學生更為強烈的民族責任感與使命感,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對文本深層次的解讀。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是新課改下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生雖小,但有著獨特的個性與巨大的潛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壓制學生的個性,束縛學生的思維,而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寬廣而自由的學習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與話語權,以引導學生展開獨立的思考、積極的思維、認真的分析,在交流與討論中閃現智慧的光芒,折射出創新的火花,以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文字作品與影視劇這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之間展開比較與分析,引導學生展開多元思考,讓學生從中發現更多的問題,發表不同的見解與感受,從而培養這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性思維。為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機械地來播放影視劇片斷,而是要引發學生的思考,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從存異的角度來形成不同的觀點與見解,能夠自主地提出問題,在經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來求同。在存異求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更能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美育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目標。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在進行審美教育方面更是具有獨特的優勢與作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加強學生審美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將影視資源運用于語文教學中,更能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從新的角度來感受美、體會美,進而來傳達美、創造美。這樣,學生自然也會將這種美感帶到文本的閱讀中來,那么學生在閱讀時浮現于大腦之中的就不再是枯燥而靜止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直觀的畫面與一個個感人的細節,是活躍于學生頭腦之中鮮明的人物、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意境、美麗的風景等,更能帶給學生以心靈的啟迪,更能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總之,影視資源的運用,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契機,在語文教學改革中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為此,教師不僅要思想上重視,理念上研究,更要在實踐中加以創新與探索,不能剝奪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喪失教學的語文味,而是要借助影視資源來開創全新的教學局面,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引發學生思考的獨立性與思維的深刻性,實現學生快樂學習,對文本的深層次理解,以促進學生智力、德育與美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霞.試析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課外語文,2014,(06).

[2]羅桂堂.淺談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新課程,2015,(03).

[3]曹粉蘭.影視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語文天地,2014,(12).

猜你喜歡
影視資源閱讀理解審美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