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粕鷮I教學探討

2016-05-30 13:05馬會芳馮向偉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2期
關鍵詞:探討教學

馬會芳 馮向偉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141

摘 要:針對應用技術型大學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粕?,提出了目前在人才培養中存在著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專業技術能力不強、實習過程不完善、該專業就業率低等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包括合理設置培養計劃與實施方案,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高師資隊伍水平,向學生推廣專業相關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擇業觀念等,目的是達到應用型技術大學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出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現代紡織技術專業人才,并能投身到紡織行業中去,促進行業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關鍵詞:應用型技術大學 現代紡織技術專業 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a)-0141-02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中國紡織業的發展不僅保證了國民需求,且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持續穩定增長對保證中國外匯儲備、國際收支平衡、人民幣匯率穩定、解決社會就業及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紡織業也是個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行業,紡織人才的培養,對于行業的可持續性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1]。

目前已有多所紡織高校被定位于應用型技術大學,應用技術型大學現代紡織技術專業??粕詰眉夹g型人才為培養目標,輸出方向定位于企業生產技術人員,但是筆者在進行了一定的調查研究及通過自身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發現紡織工程專業??茖W生在人才培養中,表現出以下問題。

1 在校課程安排中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課程較少,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應定為在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企業研發生產等實際問題的能力上,而實踐能力的培養應基于良好的實踐訓練,但是在學生培養計劃中,特別是現在推行的在校2年理論教學和1年校外實踐教學的“2+1”教學模式,由于在校教學時間壓縮,基本在校兩年時間都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很多較長時間的實踐項目被壓縮或者去掉,將實踐放入最后一年的實習中,但是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是一門工科???,過程中涉及到許多生產設備,了解設備的構造及運轉過程,對于專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課程較少,使得學生不能充分理解理論授課內容,缺乏直觀認識,長期積累,會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影響學習效果。

2 實踐以集中實習為主,但實習模式難以合理設置

在教學計劃制定中,雖然意識到實習實踐的重要性,安排了較長時間的實習期,但是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行后,發現很多現實問題的存在:學校為了學生的實習管理,確保學生能夠踏踏實實學到專業知識,設置了頂崗實習模式,但是實習企業一般不愿接收以純學習為目的的學生,企業大多會從自身利益出發,認為純學習為目的的實習生會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并需要安排專人指導,對企業勞動力也造成一定的消耗。企業更多希望學生能為他們創造價值,由于整體實習期不長,基本將學生定位于單一崗位,將學生當工人培養使用,只是從事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反復性勞動,對于專業知識不能起到更多實踐鍛煉學習的目的,不能完全達到實習的目的。

3 學習基礎差,理論學習吃力

隨著高等院校近些年來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招生名額的不斷增多,??茖W生錄取分數線越來越低,基本上失去了分數線對學生的篩選與把關作用,學生的理論基礎普遍較差,在理論教學中,對于部分理論難以理解,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要求。

4 學習興趣差,學習精力被手機電腦過多占用

隨著電腦、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被游戲、電影、連續劇及交友聊天等活動吸引,學習精力被大幅轉移,許多學生晚上進行玩游戲、看電視等娛樂活動至深夜,上課精力難以保證,很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打瞌睡、跑神現象;加之部分老師課堂管理不夠嚴格,甚至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現象也較普遍,這樣必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5 學生貼著大學生標簽,對工作心理期望值較高,不愿從事紡織行業工作

雖然是??粕?,但是學生心理都認為自己是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對大學生畢業前景的美好憧憬與紡織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差距較大,認為紡織工程畢業就是去企業做擋車工、機修工,在心理上覺得工作不夠光鮮體面,低人一等,而不管將來的晉升空間,不愿從事技術工人的初級崗位,大部分學生基本上畢業即轉行,造成了紡織人才的流失,與培養目標嚴重不符。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5.1 合理制定課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制定培養計劃與實施方案時,按照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培養目標,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弱化課堂講授,增加現場教學,邊學邊看,邊學邊練,對理論知識進行消化,夯實專業基礎,腳踏實地邁出每一步。

5.2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更好服務于教學

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實踐,在2+1的培養模式下有一年的實習鍛煉時間,這就要求學校需要選擇一批優秀的企業,能和實習單位進行較深入溝通與交流,能和實習單位達成對學生培養目標的一致性,使實習單位能從學生培養目標著手,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內容,設置較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能夠配備指導老師,真正做到是為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服務。

5.3 加強教學管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雖然大學生已經成年,但是部分學生明顯自控能力還不夠強,要在紀律規范上嚴格要求。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學水平的提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自身業務水平,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特別是很多年輕教師是從高校畢業即進入高校擔任教師,自身缺少實際工作經驗,這樣的話很難將理論與實踐良好結合,所以,要注重青年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與鍛煉,注重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將青年教師下企業鍛煉作為評定職稱的一項指標來實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二是講課水平與方法,如何從授課方面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設計好一節課,提高課堂的生動性與趣味性,如何引發學生主動、深入思考問題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5.4 合理引導學生利用新媒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市場競爭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與互聯網的發展呈現給了學者們全新的信息化時代,通過這些媒體可以更快速、更便捷獲取各類資訊,但是大部分學生并不知道如何獲取更有用的資訊。比如:各類紡織期刊微信公眾號,關注后可以方便快捷了解紡織行業資訊;中國紗線網等大型網站,可獲取最新市場產品與技術資料,并可進行學術交流,有益于專業知識的認知與提高;另外,在mooc大潮下,網絡上有很多名家的網站課程,可以根據興趣自己選擇學習,方便、快捷。這就需要老師進行引導,向學生多傳遞這樣的信息,告訴學生如何通過互聯網進行一些資訊的獲取、課程的學習,鼓勵大家如果把在手機、電腦上浪費的時間轉移到網絡課程的學習上,特別是完全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進行選擇學習,不僅有利于自身知識的豐富、能力的提高,對未來就業也會有所增益。

5.5 使學生加強自我充分認識,建立良好的擇業觀念,糾正行業偏見,從而促進行業人才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筆者在教學中,也對學生的實習就業做了一些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普遍對紡織專業存在偏見,覺得工作不夠光鮮、環境艱苦、強度高、待遇低等問題,很多學生一畢業就轉行,但是從其真正的就業選擇來看,都是各個行業比較基礎、低級的的崗位,勞動強度未必低,工作壓力也并不小,發展空間也不大,待遇也并不高,也不存在專業優勢,更有甚者,兩年時間換了若干個單位,每個工作之間毫無關聯。相比之下,可供大家選擇的專業對口的一些工作勞動保障較好,工資適中,至少有專業優勢,發展空間較為明朗,如果能夠踏踏實實從事本職工作,積累工作經驗,穩步提升,不失為更好的選擇。畢業轉行后的學生中,也有一些輾轉幾年后又回到紡織行業當中來的。所以,老師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不要盲目、盲從,真正認識自己的水平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道路,在求職道路上少走彎路。只有這樣,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人才更好服務于企業,使高校與企業合作實現共贏。

綜上所述,要想改變目前現代紡織技術專業??拼髮W生存在的問題,不僅僅要從學生自身出發,還需要教師、學校、乃至企業的共同努力,制定完善的培養方案、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打造業務水平優秀的教師隊伍,同時企業能提供良好的實習環境,共同培養出更優秀的紡織人才,更好服務于企業中去,使行業保持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宙.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問題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5.

[2] 顧永安,劉海峰,陸正林.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任務與舉措[J].現代教育管理,2014(5):62-66.

[3] 張安富.加強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8(12):73-75.

[4] 王娟.關于加強本科實習基地建設的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1(3):90-93.

[5] 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實踐教學與教師專業發展,2015(4):102-108.

猜你喜歡
探討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