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學法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運用

2016-05-31 19:29歐陽瑩
企業導報 2016年8期
關鍵詞:案例教學

歐陽瑩

摘 要:《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具有內容綜合全面、貼近實務的特點,而案例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與這門課程有很強的契合。很多老師在這門課程中都采用了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運用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通過加強課程設計、優化課程實施等方式解決。

關鍵詞:案例教學;公司戰略;課程組織

一、課程特點分析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知識體系比較豐富,是一門實踐性和整合性很強的課程。討論的是企業在復雜多變情況下為求得長期生存和發展,如何在分析內外部競爭環境的基礎上選擇戰略并保證戰略實施效果。它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

(一)內容綜合全面。2009年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新增了這一科目。在此之前,注會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稅法、經濟法,無一不是針對某專業方向進行的職業能力測試,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站在公司戰略高度分析并解決公司問題,這門課程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金融、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課程內容,內容更加宏觀、綜合。

(二)貼近實務。這門課程分為兩大塊,公司戰略管理(一至四章)和風險管理(五章和六章),實務性很強,因此課程對老師把握理論和詮釋知識點的能力有一定要求。既不能光講知識點,使其變成一門高調的理論課,又要帶有一定深度,不能成為一門講故事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以及教學互動等問題。

(三)表述方式不符合中文習慣。這門課程的教材大多翻譯自國外教材,因此文字閱讀起來有些拗口,一些表達比較模糊,容易引起歧義。在學習過程中就不能逐字逐句深究,而應強調學生的理解,這需要眾多案例進行解說。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是一門融知識性與操作性為一體的應用性課程,其特點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結合具體教學情境,選擇和引入案例,指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和決策等一系列教學活動過程,將學生引入教育實踐的情境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熱情,強化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方式,進而轉化為綜合應用能力,為其以后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或者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案例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設計環節欠缺。(1)案例選擇不當。就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來說,可供選取的案例很多,但案例有時并未依據知識點而選取,光靠講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卻忽視了案例本身所能帶來的啟發和思考。很多時候選擇的案例與本節課所將知識點不是非常契合。同時,目前所用教材很多都使用國外案例,這固然有擴寬學生國際視野的優勢,但是國內外企業的經營環境、法律環境畢竟不一樣,過于引用國外案例可能會讓學生感到有些晦澀。(2)課堂組織不規范。目前會計學院班級多,開展本門課程教學的老師少,雖然案例教學法比較適合小班級,但因客觀條件的約束,常常在大班級開展。如果是小班級授課(50人以內),案例教學法開展的形式會比較多樣,使用起來會更加靈活。如果是大班級授課(50人以上),則多是老師講述案例,學生在下面聽適當舉手回答問題,或者是老師播放財經案例視頻,師生間的互動少很多。更因課堂組織問題導致大家參與度不高,出現老師與一部分學生互動,而另一部分學生置身事外的情況。

(二)教學實施環節不足。(1)忽視對學生分析過程的引導。在教學實施環節中,教師很多時候比較注重于對知識點的分析,判斷案例結果的正誤。卻會忽視學生運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一般思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鍛煉。學生思考的角度往往多種多樣,但如果只用單一思維引導則會對學生思維的擴散產生“誤導”,與實施案例分析法的初衷相違背。(2)忽視對相關學科的拓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與經管類課程相結合比較緊密,尤其與財務管理課程、審計課程內容互補。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常常依據某知識點來選取案例,倘若這個案例內容比較豐富,其能涉及到的知識點也會越多。若教師只針對本節課的具體知識點來講解案例,而忽視相關學科的拓展,也是對案例的“浪費”,案例教學的實施效果將會大大降低。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完善教學設計環節。首先,要認真選擇案例。選擇的案例要與教學目標吻合,能反映課程所講的知識點,并且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思考。要將“公司戰略的分析、選擇與實施”和“風險管理”與“公司事件”緊密結合,選取近年來引起關注的典型行業、典型公司和典型事件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對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知識點的學習討論,并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加強案例討論的效果。在案例的選擇上,要遵循幾個原則。第一,來源于實際。很多公司事件都會引發公眾探討,網絡上會出現很多討論版本。在選取案例之時,要注意甄別信息的真偽,盡量選取還原度高,能展現真實細節的案例。第二,多樣生動。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師生互動,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案例的選擇和編寫上一定要展現多樣生動的特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樂于研究。其次,要規范課堂組織。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十分重要,倘若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將大打折扣。在案例教學中,老師要營造一個有利于案例學習和討論的氛圍。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內容比較枯燥,一般又開設在大三,大三學生面臨著兼職、實習的誘惑,因此在案例小組討論時容易出現學生沒有回應的情況。這時老師要多多扮演導演角色,引導并鼓勵學生發言,尊重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允許分歧的存在。

(二)優化教學實施環節。首先,優化教學步驟。教學實施環節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完善教學步驟。一般在案例討論前4周將案例以多種形式(如新聞報道、視頻資料、文字材料等)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盡可能理解案例發生的始末,并針對性的提出幾個開放式的問題,方便學生討論。然后將學生分成5-6人一組,讓他們課后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小組討論。為避免小組成員參與度參差不齊,可以讓3名學生在課堂上呈現PPt,另外2-3名學生在前3名同學展現完PPt后上講臺來回答老師和其他小組同學提出的問題。在正式展現結果的前一周,小組成員將ppt發給老師和其他小組,老師和其他小組通過ppt了解他們的思考成果,并設計幾個問題,等到展示當天提出,并現場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其次,擴展相關學科知識面。一個好的案例所含的知識可能包羅萬象,作為老師一定要認真研讀案例,并注意將相關學科的知識點找出,設計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擴寬知識面。這需要老師提高自身的水平,需要有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等復合專業知識以保證案例的實施效果。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里的財務戰略與財務管理課程聯系比較緊密,內部控制與審計課程聯系比較緊密,在案例分析中注意挖掘兩者之間的結合點,有利于擴展學科知識面。

參考文獻:

[1] 葛晶.案例教學法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中的應用探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7

[2] 李鵬雁.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2008.01

[3] 梁畢明.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中國管理信息.2010.12

[4] 梁畢明.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中增強互動教學效果的新探[J].中國教學與研究.2009.11

[5] 于濤.《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教學范式[J].科技信息.2011.03

猜你喜歡
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在機械創新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案例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