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評論?審讀評閱?現象研判

2016-06-01 23:55
今傳媒 2016年5期
關鍵詞:基金項目博士后社科

劉丹凌,女,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系系主任,重慶市社科專家;加拿大雷蒙弗雷澤大學傳播學院訪問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傳播理論、媒介與社會、文藝批評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重慶市社科項目、重慶市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央高?;究蒲谢鹬攸c項目等8項,主研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2部。由傳媒智庫研究基地推薦擔任今傳媒雜志2016年度“媒介批評”欄目主持人。

主持人語:“移動網絡社會”是對當下社會形態最恰如其分的概括——隨著移動通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作為社會基礎架構的重要擴張,“流動的空間”與“無限的時間”已經成為最典型的當代經驗。在這個急遽變遷的社會當中,至關重要的轉向是“個體”被重新激活并加以賦權。這絕不僅意味著作為“個體”的用戶可以通過論壇、貼吧、博客、微博、微信等等新媒體手段充分表達自我、張揚自我、展示自我,更意味著這些曾經缺乏溝通渠道和關聯方式的“個體”可能組構成新的權力關系和社會結構,直插現實肌理。因此,正如《“全民記者”時代新聞專業主義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所指出的,“全民記者”擊碎了報紙、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對新聞生產的壟斷,消解了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亦如《媒體公信力建設“短板”探查及補長策略》所提及的,與擅長利用關系認知、情感認知的社會化媒體相比,傳統主流媒體陷入公信力困境……借用英國作家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猜你喜歡
基金項目博士后社科
Optimization Reform of Education Mode for Dissertations of New Media Majors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ittle on John Steinbeck’s Of Mice and Men
透析2019年中文社科排名靠前期刊里的大學和學者
余杭區首個“社科之家”揭牌啟用
The Internet as a Forget-Cue: The Effect of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Accessibility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on Memory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廣西今年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獲資助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理工科大學人文學科博士后發展現狀分析
人文社科
鐘章隊:重視博士后的培養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