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編輯的氣感看編輯活動的產生

2016-06-01 00:33李獻惠
今傳媒 2016年5期

李獻惠?

摘 要:本文在簡述編輯活動的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編輯活動產生的根源——編輯的氣感。編輯在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感和神圣的文化使命感的指引下,對于新出現的事物或現象(包括文稿),未經嚴密的邏輯思考,而快速直接地認識到其內在本質或規律的現象,稱為編輯的氣感。編輯的氣感是編輯在長期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實踐經驗積累基礎上的感悟和審美直覺。編輯的氣感對編輯成果的質量及社會精神文化的成型與定向具有重要影響作用。

關鍵詞:編輯;編輯活動;氣感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5-0129-02

一、編輯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編輯的起源問題是編輯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因為只有知道它“從哪里來”,才有可能知道它“到哪里去”。應該說,自有文字起,人類便有了編輯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最早的編輯是巫史一類專司記載祭祀、戰事的人,他們按先后順序、繁簡、主次,主要從事記言記事等“記”的工作。商代已有文字記錄的典冊,說明已經有人從事編輯整理簡策的工作。編輯的古義,即是順其次第、編列簡策而成書。編輯二字,即從收集編連簡策而來,一做動詞,義同Edit;二做名詞,義同Editor。

到了孔子,則擺脫了單純記錄的形式,而于編中有著,著中有編,編著成《詩》《書》《禮》《易》《春秋》。至司馬遷的《史記》,其中的十表八書,是編輯勞動的集大成者。劉向根據《國事》《國策》《事語》《長書》等當時流行的不同本子,精選、校訂、匯集成具有很強藝術感染力的《戰國策》。昭明太子蕭統及其周圍的文學之士,經過不懈努力,編撰了《文選》,蕭統撰寫的《文選序》,介紹編選的原則和方法,對后世的影響甚為深遠。其后,李陽冰、李漢、元稹、杜牧等或出于傾慕,或為紀念,分別為李白編《草堂集》、為韓愈編《昌黎先生集》、為白居易編《白香山集》、為李賀編《李賀集》。規??涨暗木幠牦w通史巨著《資治通鑒》,是司馬光通過精研歷史,耗時19年編成的。中國著名的大型古代典籍《永樂大典》,收錄了中國14世紀以前包括哲學宗教、文學藝術和歷史地理等在內的百科文獻,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端膸烊珪穾缀跄依饲宕衅谝郧皞魇赖慕浀湮墨I,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集結與匯總?!队罉反蟮洹泛汀端膸烊珪肪磬品?,都是調集一批學人纂修、編輯完成的[1]。隨著科技和印刷術的發展,隨著人類精神文化產品需求的提高,逐漸形成了職業編輯。真正的近代職業編輯是在清末戊戌維新運動時及其后,才活躍于學術文化界的。其中,章太炎、譚嗣同、梁啟超、蔡元培、張元濟等對后世影響深遠??梢?,中國的編輯業和中國學術文化一樣源遠流長。中國燦爛的學術文化能夠長盛不衰,正是得益于精湛的編輯活動。

二、編輯活動產生的根源——編輯的氣感

編輯活動是人類歷史發展中能動地適應自然的方式之一。從文化建構的角度看,人類為積累、傳承文化,為使文化精品流傳于世,編輯活動才得以發生。也就是說,編輯活動一開始就與人類文化積累和交流傳播直接聯姻。正是編輯對人類文化、知識的不斷繼承和修正才使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編輯在大量的文化資源中搜尋、選擇最有價值的部分,經一系列創造性勞動形成媒介,向社會傳播,進而逐步影響、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助推社會的發展。編輯的價值觀念、道德境界、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等影響著編輯的選擇、創造行為,進而影響到大眾和社會發展,因而編輯職業使命神圣、責任重大。編輯是懷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進行選擇、創造的,其編輯成果對人類物質文明建設起推動作用、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產生積極健康影響。編輯在這種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感和神圣的文化使命感的指引下,對新出現的事物或現象(包括文稿),未經嚴密的邏輯思考,而快速直接地認識到其內在本質或規律的現象,稱為編輯的氣感。它是編輯在長期的文化藝術修養和實踐經驗積累基礎上的感悟和審美直覺。編輯具有敏銳的文化嗅覺,能夠靈敏地感受到先進的文化氣息,是得風氣之先的人。司馬光看到當時沒有一部比較簡明完整的通史,便決心編一部史書,以“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是舍非”?!顿Y治通鑒》從歷史事件中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也用于警示后人,具有極高的文學、史學及史料價值?!队罉反蟮洹返木幾氤晒?,可以說是明成祖博大理想和胸懷的產物,他認為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且易遺失,為整理知識,召集解縉、姚廣孝等眾人纂修,才使中國先進的科技和文化名揚天下?!端膸烊珪窂尼j釀到修成,乾隆始終參與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劃?;突途拗?,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尊嚴和價值,也體現了乾隆皇帝開闊的歷史情懷、崇高的理想追求。作為承載古代文化、文明的寶庫,古代典籍的內容、語言和形態是一個時代歷史的真實寫照。中國古代許多寶貴的文化典籍,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步湮滅了?!队罉反蟮洹贰端膸烊珪窞楸4婀糯浼龀隽瞬豢赡绲呢暙I。

梁啟超得時代風氣之先,在中國近代報刊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一生創辦和主編的報刊近20種,其中《新民叢報》《清議報》《時務報》等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作為近代著名的報刊編輯,梁啟超認為,報刊編輯應當以國民公益為根本宗旨,并發揮為民向導、時代喉舌的作用,報刊“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廢疾”,編輯要做到“為國民之耳目,作維新之喉舌”[2],對于讀者要“導之以真理”,不能“迎合佻淺之作,故作偏至之論”。為此,編輯就要有較高的精神境界、準確的價值判斷力,“為向導者,必先自識途至熟,擇途至精,然后有以導人。否則若農父告項王以左,左,乃陷大澤矣”[2]。梁啟超終其一生,通過其主編、管理的報刊匡時濟世,救國救民。

文壇巨匠、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八度辦報,出任編輯,在辦報過程中,他提出了“馳騁百家,椅撫子史,旁及西史,近在百年,引古鑒今,推現出隱”的辦報宗旨,他以不凡的學識、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不屈不撓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積極、頑強地活躍于維新變法的前沿地帶,猛烈抨擊清政府喪權辱國的懦弱賣國行徑,在愛國維新運動中反響強烈。

張元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卓越的編輯出版家,歷任商務印書館經理、董事長等職。他終其一生,都在策劃、編輯、出版一系列書籍。他堅持普及教育、開啟民智的編輯宗旨,堅持“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的書一定要出版;于國民無利甚至有害的書堅決不出”的編輯原則,他絕不會為賺錢而去編輯出版低級庸俗的書籍。晚清廢科舉、興學堂之后,各地新式學堂仍使用老教材,張元濟以編輯家犀利、敏銳的判斷力,預感到時代需要新式教科書,率先與蔡元培、高夢旦等一道編寫、出版了近代中國第一套形式、內容均完備的《最新教科書》,包括中外地理、國文、修身、農業、珠算等,風行全國。商務印書館能夠成為傳播新知新學的先驅和統帥,并在現代社會學術變遷過程中產生深遠影響,是與張元濟得時代風氣之先、勇于開拓創新,編輯出版一系列與時代合拍的圖書密不可分的。

鄒韜奮是中國現代史上杰出的編輯出版家、新聞記者,他主編了《生活》《大眾生活》《生活日報》等,在我國的報刊出版事業發展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鄒韜奮認為,真正有生命力的刊物,不能與時代運動脫節。他擔任《生活》周刊主編后,應著時代的要求,承擔起崇高的歷史使命,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辦刊理念,辦刊內容從最初的“偏重于個人的修養問題”,到漸漸注重政治、社會問題,向國人傳遞民主、文明、科學的價值觀?!熬拧ひ话恕笔伦兒?,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鄒韜奮以《生活》周刊為主陣地,刊載了大量有關抗日的新聞事件,積極投身愛國救亡運動。在當時內憂外患的政治局面下,刊物先進的文化內涵和思想特征,代表了當時的歷史發展方向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起到了積極的引導輿論、開啟民智、引領社會進步思潮的重要作用。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編輯活動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編輯具有強烈的氣感。他能夠順應時代潮流,準確把握社會所需,憑借審美直覺,他能夠預見到,其編輯行為能夠達成預期社會效果,即經過一系列創造性勞動,其編輯成果能夠對改變大眾的思想、提高大眾的素質、促進社會的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編輯經過策劃、選擇,篩選出與編輯目的、宗旨相一致的作品,即編輯主體之氣與作品本源之氣相契合,同氣相求,編輯氣感取稿,使編輯活動得以發生。

三、編輯氣感的重要作用

向新陽先生認為,作為社會精神文化產品生產和傳播的編輯,一端牽系著文化生產,一端牽系著文化接受,是協調精神文化生產的個性化和精神文化產品需求的社會化之間客觀性矛盾的社會機制之一,而且編輯是個人思維勞動成果轉化為社會共同精神財富的必然性介入因素[3]。編輯活動的基礎是精神文化生產,沒有社會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和傳播,也就沒有了編輯。編輯成果是有序化了的信息、知識、文化系統,這種信息、知識、文化系統,在不斷締造新的社會文化知識結構的同時,也在逐漸瓦解那種不符合時代需要的文化知識結構。編輯行為的這種文化過濾本質,決定著編輯在工作中時刻進行著文化的審美。編輯“專事按照一定的(自己的或某種政治團體的)世界觀,選擇、加工他人的作品,借他人的作品,寓自己的意見,通過選材的擴散,使某種意識形態得到宣傳,使之成為一種文化思想的范例,社會實踐的楷模,進而去影響社會人的思想和行為,最終誘導和驅使整個社會向某一特定方向發展。[4]”也正是因為編輯的這種締構文化大廈、影響社會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在編輯活動之初,編輯強烈的氣感包括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感和神圣的文化使命感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編輯成果的質量,因而也就影響著社會心理的塑構、社會正氣的弘揚和社會精神文化的成型與定向。

參考文獻:

[1] 丁立平.論編輯行為的中介性質[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2] 梁啟超.《清議報》敘例,《國風報》敘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向新陽.編輯勞動規律漫議[J].出版科學,2003(4).

[4] 蔡克難.試論編輯學研究的基本問題[J].編輯之友,1995(3).

[責任編輯:傳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