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文學出版社陳忠實作品

2016-06-08 08:43
全國新書目 2016年5期
關鍵詞:陳忠實白鹿原

1993版原貌再現。

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權爭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呵扇★L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戰栗。

陳忠實,作品《信任》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于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8)。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陜西省作協名譽主席。2016年4月29日病逝。

《白鹿原》手稿版

9787020090914

2012-09

960.00

首次全文影印出版《白鹿原》手稿,帶有原始編輯痕跡,全四冊手工穿線線裝,精美函盒,禮品袋。附贈藏書票,限量編號1—3000,并且不再加印。

白鹿原20周年精裝典藏版

9787020090297

2012-08

39.00

本書完整呈現了1993年原始版本。全新精裝,內附多幅彩插,包括作者舊照、手稿影印件。更有電影《白鹿原》的美術設計師創作的精美插圖首次面世。

釋疑者

9787020094677

2013-01

26.00

《釋疑者》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忠實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藍袍先生、日子、作家和他的弟弟、貓與鼠,也纏綿、李十三推磨、晶瑩的淚珠、旦旦記趣、生命之雨、告別白鴿、關于一條河的記憶和想象、原下的日子、貞節帶與斗獸場、林中那塊陽光明媚的草地、在好山好水里領受沉重、接通地脈等文章。

陳忠實文集(1-10卷)

9787020108879

2016-04

380.00

《陳忠實文集》收入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先生從事文學創作以來的幾乎全部文字。既收入了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白鹿原》,也收入了包括獲得全國短篇小說獎的《信任》等中短篇小說作品,還有他關于《白鹿原》的創作手記——《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以及大量的隨筆散文。保存了陳忠實創作的全貌,是研究這位作家極有價值的資料;通過陳忠實個人的創作歷程,客觀地呈現了新時期文學發展至今的歷史脈絡。

貓與鼠 也纏綿

9787020101023

2014-06

28.00

本書著名作家陳忠實的中短篇及散文合集。從中可以領略《白鹿原》之外作者在中短篇方面的寫作實力,而從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到故鄉山水、鄉土文化怎樣滋養和培育了一個作家的人格及審美。

收入本書的中篇小說《康家小院》突出表現了“外來者”介入古老的鄉村后,被進入者的心靈世界與生命旅程的變遷。其中既有作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滿與批判,也有作家對現代文明認同的無奈與憂懼,更看到了作家對傳統文化所持的矛盾心態——遺憾中的依戀,痛苦中的流連。在批判與堅守,背棄與回歸中,作家不僅完成了一個悲劇女性的形象塑造,而且展示了自身內心深處的思想悲劇性。

《原下的日子》書摘

村莊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溝梁奇形怪狀。在一條陰溝里該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釋的殘雪下,有三兩株露頭的綠色,淡淡的綠,嫩嫩的黃,那是茵陳,長高了就是蒿草,或俗稱臭蒿子。嫩黃淡綠的茵陳,不在乎那坨既殘又臟經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氣象。

桃花開了,原坡上和河川里,這兒那兒浮起一片一片粉紅的似乎流動的云。杏花接著開了,那兒這兒又變幻出似走似住的粉白的云。泡桐花開了,無論大村小莊都被驟然爆出的紫紅的花帳籠罩起來了。洋槐花開的時候,首先聞到的是一種令人總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驚異莊前屋后和坡坎上已經敷了一層白雪似的脂粉。小麥揚花時節,原坡和河川鋪天蓋地的青蔥蔥的麥子,把來自土地最誘人的香味,釋放到整個鄉村的田野和村莊,灌進莊稼院的圍墻和窗戶。椿樹的花兒在龐大的樹冠和濃密的枝葉里,只能看到繡成一團一串的粉黃,毫不起眼,幾乎沒有任何觀賞價值,然而香味卻令人久久難以忘懷。中國槐大約是鄉村樹族中最晚開花的一家,時令已進入伏天,燥熱難耐的熱浪里,聞一縷中國槐花的香氣,頓然會使焦躁的心緒沉靜下來。從農歷二月二龍抬頭迎春花開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莊、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兒便接連開放,各種奇異的香味便一波迭過一波。且不說那些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來整個原坡都覆蓋著的金黃燦亮的野菊。

五月是最好的時月,這當然是指景致。整個河川和原坡都被麥子的深綠裝扮起來,幾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塊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間,那令人沉迷的綠野變成滿眼金黃,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間創造出來神奇。一年里最紅火最繁忙的麥收開始了,把從去年秋末以來的緩慢悠閑的鄉村節奏驟然改變了。紅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莊稼,通常是待頭一場濃霜降至,苕葉變黑之后才開挖。濕漉漉的新鮮泥土的壟畦里,排列著一行行剛剛出土的紅艷艷的紅苕,常常使我的心發生悸動。被文人們稱為弱柳的葉子,居然在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妝,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樹。柳葉由綠變青,由青漸變淺黃,直到幾番濃霜擊打,通身變成燦燦金黃,張揚在河堤上河灣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欽佩生命的頑強和生命的尊嚴。小雪從灰蒙蒙的天空飄下來時,我在鄉間感覺不到嚴冬的來臨,卻體味到一縷圣潔的溫柔,本能地仰起臉來,讓雪片在臉頰上在鼻梁上在眼窩里飄落、融化,周圍是霧靄迷茫的素凈的田野。直到某一日大雪降至,原坡和河川都變成一抹銀白的時候,我抑止不住某種神秘的誘惑,在黎明的淺淡光色里走出門去,在連一只獸蹄鳥爪的痕跡也難覓蹤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腳印,聽腳下的雪發出“錚錚錚”的脆響。

我常常在上述這些情景里,由衷地詠嘆,我原下的鄉村。

漫長的夏天。

夜幕遲遲降下來。我在小院里支開躺椅,一杯茶或一瓶啤酒,自然不可或缺一支煙。夜里依然有不泯的天光,也許是繁密的星星散發的。白鹿原刀裁一樣的平頂的輪廓,恰如一張簡潔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畫。我索性關掉屋子里所有的電燈,感受天光和地脈的親和,偶爾可以看到一縷鬼火飄飄忽忽掠過。

有細月或圓月的夜晚,那景象就迷人了。我坐在躺椅上,看圓圓的月亮浮到東原頭上,然后漸漸升高,平靜地一步一步向我面前移來,幻如一個輕搖蓮步的仙女,再一步一步向原坡的西部挪步,直到消失在西邊的屋脊背后。

某個晚上,瞅著月色下迷迷蒙蒙的原坡,我卻替兩千年前的劉邦操起閑心來。他從鴻門宴上脫身以后,是抄哪條捷徑便道逃回我眼前這個原上的營壘的?“沛公軍灞上”。灞上即指灞陵原。漢文帝就葬在白鹿原北坡坡畔,距我的村子不過十六七里路。文帝陵史稱灞陵,分明是依著灞水而命名。這個地處長安東郊自周代就以白鹿得名的原,漸漸被“灞陵原”、“灞陵”、“灞上”取代了。劉邦駐軍在這個原上,遙遙相對灞水北岸驪山腳下的鴻門,我的祖居的小村莊恰在當間。也許從那個千鈞一發命懸一線的宴會逃跑出來,在風高月黑的那個恐怖之夜,劉邦慌不擇路翻過驪山涉過灞河,從我的村頭某家的豬圈旁爬上原坡直到原頂,才噓出一口氣來。無論這逃跑如何狼狽,并不影響他后來打造漢家天下。

大唐詩人王昌齡,原為西安城里人,出道前隱居白鹿原上滋陽村,亦稱芷陽村。下原到灞河釣魚,提鐮在菜畦里割韭菜,與來訪的文朋詩友飲酒賦詩,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為敘事抒情的背景。我曾查閱資料企圖求證滋陽村村址,毫無蹤影。

我在讀到一本《歷代詩人詠灞橋》的詩集時,大為驚訝,除了人皆共知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所指的灞橋,灞河這條水,白鹿(或灞陵)這道原,竟有數以百計的詩圣詩王詩魁都留了絕唱和獨唱。

寵辱憂歡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營營。

獨尋秋景城東去,

白鹿原頭信馬行。

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絕。是諸多以此原和原下的灞水為題的詩作中的一首。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記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詩人在長安官場被蠅營狗茍的齷齪惹煩了,鬧得膩了,倒胃口了,想嘔吐了,卻終于說不出口嘔不出喉,或許是不屑于說或吐,干脆騎馬到白鹿原頭逛去。

還有什么齷齪能淹沒臟污這個以白鹿命名的原呢?斷定不會有。

我在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兩年。自己燒水沏茶。把夫人在城里搟好切碎的面條煮熟。夏日一把躺椅冬天一抱火爐。傍晚到灞河沙灘或原坡草地去散步。一覺睡到自來醒。當然,每有一個短篇小說或一篇散文寫成,那種愉悅,相信比白居易縱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正是原下這兩年的日子,是近八年以來寫作字數最多的年份,且不說優劣。

我愈加固執一點,在原下進入寫作,便進入我生命運動的最佳氣場。

猜你喜歡
陳忠實白鹿原
《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思想分析
站在白鹿原上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3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4
選自《陳忠實畫傳》
擴展閱讀
參考資料
白鹿原民俗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