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源性疾病監測管理與分析

2016-06-08 05:51
關鍵詞:食源性時間段標本

徐 芳

(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保健中心,安徽 池州 247100)

食源性疾病監測管理與分析

徐 芳

(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保健中心,安徽 池州 247100)

目的 總結分析食源性疾病的監測和管理結果,從而為疾病防控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分析2014年~2016年三年時間內食源性疾病的監測結果,并對這三年時間內監測的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同時采取措施強化食源性疾病的監測。結果 從2014年到2016年三年間,采樣陽性率先上升然后在采取相關措施后又出現了下降。結論 對于食源性疾病應強化監測管理,重視監測期間的規范操作,根據監測結果及時采取措施,從而保證監測結果,降低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

食源性疾??;監測管理;研究分析

食源性疾病在世界公共衛生問題中較為突出,而且食源性疾病的總體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到公眾身心健康,由于食源性疾病主要是通過飲食發病的,對此應強化對食品的監測,做好食品衛生的監督管理,降低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本文根據筆者整理的2014年~2016年期間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就食源性疾病的管理分析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對2014年~2016年進行食源性疾病監測的人群為研究對象,其中關注的對象有以下幾點:(1)年齡不超過14歲的嬰幼兒以及兒童;(2)妊娠期婦女以及哺乳期婦女;(3)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群,也就是社會中的一些弱勢群體。監測過程中采用主動監測。選擇的患者典型癥狀表現為持續腹瀉,在監測過程中針對這些患者及時的收集患者的糞便或者是肛拭標本。在上述前提下,還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所有患者在采集樣本前沒有接受相關治療;(2)患者的糞便存在異常,而且每日排便次數不少于3次。

1.2 方法

在確定并篩選出研究對象后,按照標準操作要求依次完成標本采樣、標本送檢、樣本報告等,對于出現食源性疾病的患者及時建立患者個人信息記錄表,同時完善患者的相關信息,通過對標本的規范檢驗,記錄監測結果。

根據食品安全質量現狀以及主要存在的食品污染問題,確定出日常重點監測的食品品種,監測的周期以及監測的主要項目等,嚴格按照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管理要求,對于明確診斷,其存在食源性疾病的應嚴格按照《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向社會公布食源性疾病的監測情況,同時由相關專家對食源性疾病的相關情況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采取措施[1]。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要求:所有病例應符合研究要求,采集樣本前患者沒有接受藥物治療,要求不同監測點,每個月內應監測相關標本30份,對于監測的所有信息建立檔案。同時保證檔案信息的真實性。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主要觀察不同時間段食源性疾病的監測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本次研究中的關鍵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食源性疾病陽性監測情況使用率(%)表示,不同時間段陽性情況比較使用卡方檢驗,將P<0.05作為存在較大差異以及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 果

不同時間段食源性疾病分布情況比較見表1,2014年食源性疾病陽性率為4.7%,在2015年食源性疾病的陽性率為15.2%,在2016年食源性疾病的陽性率為1.2%。在不同時間段的食源性疾病陽性檢出率方面,2015年相對于2014年和2016年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不同時間段食源性疾病監測陽性分布 [n (%)]

3 討 論

食源性疾病主要是通過飲食引發的疾病,由于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不同,使得患者在臨床有不同的癥狀表現以及病理表現。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包含了常見的食物中毒、飲用不健康食物后出現的感染等。我國的食源性疾病中主要以傳染病以及腸道傳染病為主。由于食源性疾病具有暴發性的特點,因而在發病后可嚴重危害到公眾健康,對此應做好食源性疾病的有效監測,從而根據監測結果快速做出反應。

本研究中對比了不同時間段病原菌監測結果,其中2015年的食源性疾病陽性監測結果較高,主要是因為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實施操作造成的陽性監測率較高。比如在采集樣本過程中,部分樣本沒有將患者私自服用抗生素藥物后的標本排除,同時在臨床樣本監測中,受到自身業務能力的影響,使得實際監測結果出現較大誤差[2]。

對于食源性疾病在監測過程中應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從而保證對食源性疾病監測的準確性,在這方面,首先需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食源性疾病監測管理系統,在該系統的輔助下建立相關的職能部門,同時明確不同部門的職責,完善制度,保證對食源性疾病監測的監督和管理;其次就是對于不同時間段的食源性疾病監測情況進行科學的分析,按照食品安全風險分析方法、按照確定的流程、各類報表等及時將食源性疾病的監測情況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最后就是強化多部門之間的和作和溝通,聯合重點門診、衛生監督管理部門以及重點科室等做好食源性疾病的監測。

綜上所述,對于食源性疾病應強化監測管理,重視監測期間的規范操作,根據監測結果及時采取措施,從而保證監測結果,降低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

[1] 譚維維,安 娜.2013-2014年南通市城區食源性疾病哨點醫院監測結果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5,15(20):2776-2779.

本文編輯:王 琦

R155.5

B

ISSN.2095-6681.2016.32.190.01

猜你喜歡
食源性時間段標本
秋冬季高發食源性疾病的危害與預防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鞏義丁香花園唐墓出土器物介紹
食源性寄生蟲病流行趨勢與控制策略
論食品安全與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頭號殺手——食源性疾病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夏天曬太陽防病要注意時間段
發朋友圈沒人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三天后”是啥時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