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片女”的“隱秘江湖”

2016-06-08 06:55
新傳奇 2016年18期
關鍵詞:掃黃性工作者烏龍

?

“卡片女”的“隱秘江湖”

事實上,即便與“黑社會”或“賣淫團伙”五五分賬,也比提心吊膽地單干掙得多、掙得輕松、掙得安全。在性工作非法化的語境下,實際的“掃黃”力度越大,性工作者對“黑社會”的依賴就越強,“黑社會”的生存發展空間也就越大。

“和頤酒店女孩遇襲”事件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不過,對于“卡片女”問題,卻為我們留下了諸多值得思考的疑問。

“卡片女”怎么會這么多?

“卡片女”當然不是什么新的社會現象,但其“風行”到普通居民也能通過自家門縫享受“賓館待遇”的程度,“風行”到分發卡片需要“黑道保護”、大搞惡性競爭的地步,卻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按“理”,這一現象是有違“常理”的。一方面,2010年以來,以北京為代表,“掃黃”聲勢一浪高過一浪,性工作者應該越打越少才對,在“群眾基礎”堪稱翹楚的朝陽區尤應如此;另一方面,同一時期微信等社交軟件的普及,也應極大壓縮“卡片”這種前數字化信息承載工具的使用空間。

然而,現實并沒有按照“常理”出“牌”。性工作的存在有其深刻而復雜的社會原因,只要社會條件不改變,只要需求與供給的基本面不改變,就總會有一定數量與規模的人群進入這個產業。這與它是否合法,警察實際執法力度的強弱沒有必然聯系。

所謂“犯罪飽和法則”、“氣囊效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前期主要針對色情場所的“掃黃”盡管不可能從整體上消滅性產業,但卻足以改變性工作者的從業地點和從業方式。

正是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卡片女”這種從前性產業中的“非主流”從業方式逐漸走到了前臺,其數量、規模以及競爭激烈程度迅速步入“上升通道”。

和頤酒店女子遇襲,只是“卡片女”市場競爭白熱化所引發的一起“烏龍”事件而已。

她們為什么會受控于“黑社會”?

與預先存在一個十惡不赦、貪得無厭的“黑社會”,然后通過引誘、脅迫、綁架、販賣、暴力、甚至毒品等非法手段無情控制、壓榨“小姐”賣淫的“劇本想象”不同,現實生活中的“雞頭”(男朋友/老公)、“皮條客”(老板/媽咪/司機/中介)、賣淫團伙(公司)更是為了滿足性工作者諸多地下生存需求而存在的。性工作的非法化導致了性工作的地下化。在地下化的產業環境下,性工作者不得不依靠這些同處社會邊緣的群體力量為自己開拓市場、提供最基本的安全庇護。

事實上,即便與“黑社會”/“賣淫團伙”五五分賬,也比提心吊膽地單干掙得多、掙得輕松、掙得安全。在性工作非法化的語境下,實際的“掃黃”力度越大,性工作者對“黑社會”的依賴就越強,“黑社會”的生存發展空間也就越大。這條規律在幾乎所有將無被害人的市場行為非法化、犯罪化的社會治理實踐中被反復證明,美國當年禁酒令的實施與黑手黨的成長就是一個極為著名的實例。

她們為什么更容易被害?

大約在2005年到2009年之間,大眾傳媒曾密集報道過一系列的“小姐被害”案件。2010年之后,該領域的報道被“掃黃”、“打黑”、反腐等內容取代,“小姐被害”問題逐漸淡出公共話題空間。但就的調查而言,“小姐被害”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反而一直都是困擾警方的一種極為典型的類型化罪案,相關預防和偵破工作均極為困難。

在《邊緣的權利》(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中,筆者用回歸方法計算出了不同類型“小姐”在不同工作情景中的不同被害風險。模型數據表明,性工作者離開所在場所為客人提供性服務的可能性每上升一個層級,其實際被害的發生比將上升至3.466倍。用日常生活語言表述就是,對色情場所的打擊會迫使性工作者脫離傳統的色情場所,轉向類似“卡片女”這種更為“靈活”、“流動”的性服務模式,這種轉向在增大警方查禁難度的同時,也必然會增大她們從業過程中的被害風險。

她們的生死為何難引“主流”關注?

和頤酒店事件這個“烏龍事件”的真正要害與核心:性工作者所面臨的巨大被害風險及其極為邊緣化的權利狀況,卻難以引發主流社會的關注與討論。如果沒有“烏龍”,如果當天在和頤酒店被打的真是一名“卡片女”,這個公共事件就不會“存在”了。這反映的不僅僅只是現代法治意識的淡?。ㄐ怨ぷ髡叩暮戏ㄈ松頇嗬餐瑯又档梅杀Wo)、社會問題意識的缺乏(性工作者被害只是諸多亟待解決之深層社會問題的征表)或某種悲憫弱勢之“人文情懷”的丟失,它更反映了經過持續經濟增長和急劇階層分化之后的巨大社會變遷。今天,我們不可能再基于共同的底層草根生活經驗而“笑貧不笑娼”,不會再像解放之初的那一代革命者將鬻入勾欄的妓女視為需要“拯救”的“階級姐妹”,甚至都不會用八九十年代的“家國情結”或“主人翁”姿態去探討反思“小姐”們所遭遇的問題?!拔覀儭钡膶氋F資源應該用來關注“我們”的問題,“她們”的問題不需要、不值得“我們”去看見、去聽見,除非因為某種“烏龍”關涉到了“我們”。但其實,這種將“他們/她們”隔絕于“我們”的心態,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遭遇的最大、也最為棘手的問題。

“呼吁中”的“嚴打”有用嗎?

既然“烏龍”到了我們,我們當然就不能袖手旁觀。我們需要安全的消費場所,我們需要干凈而沒有“卡片”的酒店環境,我們需要能讓我們的妻女被優雅對待而不被誤認為“小姐”的生活空間。于是,質疑酒店及警方管理不到位,呼吁加大“掃黃”力度的聲音,順理成章、乘勢而來。

在“民意政治”的邏輯下,警方對包括“卡片女”在內的性工作者的新一輪打擊是必然的,但問題是,這能夠解決哪怕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嗎?它會不會成為某些新問題的開端?一個原本折射“卡片女”人身權利狀況惡化的公共事件,最終卻以對這個群體的“打擊”而收場,這其中有無潛在的悖論?在政治學和大眾傳播領域有一種廣為人知的理論叫“沉默的螺旋”,說的是那些自認為正確且廣受歡迎的觀點會在輿論空間被持續放大,而那些即便合理但卻可能遭到攻擊的觀點,則會被人們以沉默的方式對待。這就為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決策風險——僅僅依據表面的“意見氣候”,未必能做出符合社會客觀需求的正確選擇。在有關性工作的社會治理上,我們或許還需要更詳盡、更深入、更理性的經驗研究。在此意義上,和頤酒店事件所帶給我們的這些“冷追問”,即便沒有答案,也有其存在的價值。

(新浪網2016.4.25、《晶報》2016.4.11等)

猜你喜歡
掃黃性工作者烏龍
陰差陽錯鬧烏龍
烏龍泄密事件
美國家長“掃黃”
性工作者之家
引力波探測的“大烏龍”
烏龍動物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