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清細紋刻紙的藝術特點及傳承性研究

2016-06-12 07:04楊武健
藝術評論 2016年4期
關鍵詞:刻紙龍船細紋

李 洋 楊武健

?

樂清細紋刻紙的藝術特點及傳承性研究

李 洋 楊武健

中國民間剪紙是一種富有極強生命力的民間藝術品,它的群眾性廣泛,地域性鮮明,造型性特征強烈[1]。作為南方剪紙代表之一的浙江溫州樂清細紋刻紙更是以其工細纖秀、以繁襯簡、紋細如絲,堪稱一絕。細紋刻紙是剪紙的一種形式,它以刻代剪,因其刻紙過程細致入微而得名。2006年,樂清細紋刻紙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傳承人林幫棟、陳余華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一、細紋刻紙與樂清首飾龍

了解樂清細紋刻紙首先需要知道樂清首飾龍。樂清首飾龍是樂清一帶春節游藝活動的龍燈。因其形似船,首為龍頭形故又稱為龍船燈;又因其在節日巡游時必定被抬在隊伍之首,以及其周身極盡裝飾,故謂之“首飾龍”(圖1)。當地民間藝人在裝飾首飾龍時將寓意吉祥安康的龍船花(即細紋刻紙)粘貼在龍船上,使得首飾龍絢麗繽紛,這便是樂清細紋刻紙的本質用途。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六,人們都會抬著首飾龍熱熱鬧鬧的走街串巷,逐戶送福,村民們除了納祥接福外,還會仔細欣賞首飾龍的裝飾,其中評判龍船花的精細程度成了評價首飾龍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在民眾這樣的審美需求下,刻紙藝人將細紋刻紙越刻越細,追求登峰造極。

二、樂清細紋刻紙的發展歷史

因剪紙實物難以保存的特殊性,樂清剪紙的具體起源時間無從考證,惟一可以作為文字依據的是元朝大德年間《樂清縣志》中記載:“社里笙歌達旦,通衢剪彩為眾賞,與民同樂?!奔舨始醇艏?,由此推算,樂清民間剪紙即便自此開始,也至少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2]。明末清初,樂清出現了龍船燈,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發展變化成為現在的首飾龍。這個過程是由簡到繁的過程,但從張雁洲先生在1985年的《樂清文史資料》中提及的“首飾龍”前身即“平龍”就貼有大量的刻紙[3]中可以看出,刻紙技藝一直伴隨著龍船燈的發展過程,只是到了后來,形式越來越精細,內容不斷變化。

新中國成立后,各級政府以及專家學者對樂清細紋刻紙給予關注,對其進行研究、推廣和扶持。上世紀50年代,樂清細紋刻紙名稱被正式確定,樂清先后成立了細紋刻紙生產小組,國營工藝美術廠(刻紙車間)等。1961年由陳朝芬老先生刻制的《九獅圖》驚艷四方,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1970年到1983年是樂清細紋刻紙發展的巔峰時期。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民間手工業受到了沖擊,很多刻紙廠的職工轉行,加之老藝人的先后去世,樂清細紋刻紙開始逐漸衰退。2003年樂清成立了龍船花細紋刻紙研究所,林幫棟工藝美術研究所,余華細紋刻紙研究所等機構,但是由于技藝難學、經濟效益不好等原因,今天的細紋刻紙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困境,長此下去,樂清細紋刻紙這項優秀的民間手工藝有瀕臨滅絕的危險。

三、樂清細紋刻紙的藝術特征

中國民間剪紙的產生和傳承不是孤立的,它依托于政治宗教、傳統民俗、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它本質體現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樂清細紋刻紙自不例外,它同樣受到當地的道德觀念、審美習慣、思想情感、價值認同等多方面的影響,具備多元文化的特質。

(一)樂清細紋刻紙的造型結構

“任何實在的物都有形的存在,形是視覺可見的……人有意識地去創造形象都可以稱之為造型”[4]。細紋刻紙的母體形式龍船花也是如此,民間藝人在創作時會有意識的根據龍船燈需要裝飾的部位進行造型設計,圖2中A-F虛線內為首飾龍貼龍船花的位置列舉。這樣的空間局限讓細紋刻紙常常只有規則的造型創作空間。但是民間藝人卻在這樣的適合形里創作出了多變的造型。

一般來講,樂清細紋刻紙由三層組成,從外向內分別是“柳條”(行話,具有鞋面花形式的花紋)、細紋和主圖。圖3三部分之間的編排靈活,畫面經營自由,主次大小沒有限制。在畫面的結構組織表現上,細紋刻紙既受到龍船燈空間的限制,又力圖打破這種只有矩形的呆板格局,出現了多邊形,方中見圓等多變結構,而這種變化恰恰給細紋刻紙帶來了剛柔并濟的動態造型美。

(二)以“細”“密”為特征的裝飾美

細紋刻紙的裝飾美首先在“細”。細紋刻紙“細”字當頭,所刻線條細如發絲,絲絲相連,堪稱刻紙微雕。有細紋刻紙作品在魯班尺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了五十四根線條,創下了細紋刻紙的最高紀錄。

細紋刻紙的裝飾美其次在“密”。細紋刻紙細紋部分的結體形式非常復雜。藝人們可以在約4寸見方的紙上刻出喜字形、壽字形、單路鎖、葵花形等一二十種甚至六七十種形式各異的圖案,每一小格圖案的線條十分均勻,挖空處干凈利落,毫不含糊。這樣細密的細節處理使得細紋刻紙具備紋樣美、秩序美、規律美。

細紋刻紙的裝飾美還在于對比強烈。細紋刻紙的三個組成部分常形成疏密、規則與自由的對比。細紋部分在民間藝人精心設計和數千刀的雕刻下,甚至給觀眾以強烈的質感,這便在同一張紙上產生了不同的肌理對比之感。細紋刻紙的線條處理常常形成曲直對比,給人以動靜結合之感。

(三)細紋刻紙的功能性

剪紙的發生發展始終和一個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與風俗習慣有關,樂清細紋刻紙不僅具備豐富節日期間人們精神生活的實用性,還能反映地域文化特征。

樂清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海洋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靠海為生的人們祈求大海風平浪靜,但是當自然變化,事與愿違的時候,人們便以為是龍神作怪。因此,這里的人每年都會制作船形龍燈,以示對龍的崇拜,而龍船燈上的龍船花,不論從外在形式還是內在精神上都或隱或現的表現出了海洋漁村人們期盼平安、豐收的樸素愿望。如樂清細紋刻紙中常見的細紋裝飾圖案龜背紋、魚鱗紋、波浪紋、雙魚鱗紋等,都具有這樣的形式語言;作品《一帆風順》(圖4)、《清趣圖》(圖5)、《農村生活——織網》(圖6)更是具有這樣的象征寓意。

早期的龍船燈及龍船花是為了紀念三十六位抗倭勇士和慶??官羷倮龅?,人們希望這些英雄能與民同享勝利的幸福和歡樂,這種希望以后演變成每年春節的游藝活動,并漸成習俗。

四、細紋刻紙的傳承性研究

一種文化遺產它的產生發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時空限制,在它的原生狀態中,總是有與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生態環境”。[5]細紋刻紙之所以珍貴,也正是因為它在樂清這樣的文化土壤里長成,它可以讓當地人銘記昨天、感悟今天、展望明天。

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樂清細紋刻紙的文化生態環境發生了變遷,使得原本高速發展的細紋刻紙驟然減速。但值得慶幸的是,樂清細紋刻紙并非戛然而止。筆者認為原因有三點,第一,民俗文化的支撐。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并沒有完全泯滅樂清人對于細紋刻紙的喜愛,它依然活躍在當地的春節民俗中,它還是當地人欣賞品評的鮮活娛樂對象。第二,審美需要依然存在。雖然現代樂清首飾龍和過去相比從外部形態到內部傳動裝置等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對細紋刻紙的審美文化“消費”并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細紋刻紙依然是首飾龍上不可或缺的裝飾。第三,傳承人和消費市場的維系。經過了大起大落的細紋刻紙,到現在雖然傳承人已經寥寥無幾,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些不多的傳承人都是“業界精英”,他們努力保持細紋刻紙的原貌,維系細紋刻紙發展。

細紋刻紙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備了豐富的文化營養和深厚的保護價值以及挖掘開發潛力。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保護它,除了守住那張紙、那把刻刀外,更應該為它另尋出路,細紋刻紙本身既是一種技藝又是一種文化產品;技藝的傳承需要習得,因此,樂清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很早就在樂清特殊教育學校以及一些中小學開設此類課程,但是筆者認為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教育空間,溫州有很多高等院校,其中有很多也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細紋刻紙是當地民間美術的經典,如果能夠成為當地特色教育的一部分,讓更多的學生去學習它,讓更多的專家學者研究它,不僅可以擴展其理論研究深度,為更高層面的國內外交流贏得機遇,也可以改變現在設計人員匱乏、產品內容陳舊的狀況。

五、結語

歷史悠久的樂清細紋刻紙凝聚了樂清人的智慧和超群的創造力,它反映出樂清人忠厚淳樸的性格特征,體現了樂清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樸素愿望,透過細紋刻紙人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樂清獨特的海洋文化特征,更能體會出古甌越人濃厚的裝飾之風,研究細紋刻紙不僅在于讀懂它的美,筆者更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的讀者關注樂清細紋刻紙,讓這項優秀的民間美術品永續傳承,并創造新的經典。

參考文獻:

[1]陳競.中國民間剪紙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2]張雁洲,南碎開.樂清細紋刻紙[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8.

[3]陸心遠.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樂清首飾龍燈文化解讀[J].藝術評論,2015,140(7): 116.

[4]王建民.《藝術人類史》[M].桂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洪錫徐.再說桃花塢[J].美術與設計,2015,161(5): 138.

李 洋:浙江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茶文化學院講師

楊武?。赫憬r林大學圖書館館員

猜你喜歡
刻紙龍船細紋
刻紙——指尖上的傳奇藝術
溱湖刻紙
“紙上神話”——金壇刻紙
細紋刻紙:方寸之間顯絕技
細紋刻紙
新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