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改增”全面推開對中小外貿企業影響的探析

2016-06-17 16:36唐瑞玨
企業導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外貿企業營改增對策

唐瑞玨

摘 要:營改增已經全面推開,中小外貿企業的經營活動所涉及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已納入增值稅納稅范圍,外貿企業應利用這次改革的契機,加強內部核算,延伸企業的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獲得為企業發展先機。

關鍵詞:營改增;外貿企業;影響;對策

自2012年1月1日正式啟動營改增以來,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改革成果逐步顯現。已納入試點納稅人中絕大多數納稅人享受到了營改增政策改革的紅利,增值稅抵扣的范圍擴大,減負面廣,累計減稅多。在營改增試點以往成果有目共睹的情況下。國務院批準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納稅人,繳納增值稅,不繳納營業稅。此次擴圍,是營改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最徹底也是最全面的一次,它實現了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的全覆蓋,進一步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從制度上消除了重復征稅,將有力支持我國服務業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我國以出口貨物為主中小外貿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的全面推開會帶來的企業經營策略、會計核算、資金管理、稅務籌劃等方面的變化呢?

按照《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出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為零(國務院另有規定除外);為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國家對出口實行退稅政策,退還出口貨物在國內生產和流通各環節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稅款,因此中小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是增值稅零稅率和出口退稅的受益者,實踐中外貿企業并不是營改增所涉及應稅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外貿企業是本次營改增應稅服務的接受者,給外貿企業提供各項服務的企業成為增值稅的納稅人,外貿企業就接受的服務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得更多的進項稅,這些進項稅的取得是否會影響外貿企業的經營業績,又如何影響,還須從外貿企業接受不同類型的服務進行梳理。

一、全面營改增對中小外貿企業的主要影響

首先,外貿企業接受的直接服務于貨物出口環節的應稅服務:外貿企業出口貨物的最終目的地在境外,但是在貨物的生產和流轉過程中接受境內多行業的應稅服務,如交通運輸服務(包括陸、水、空、管道)、郵政服務(如信函包裹)、保險服務(出口貨物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和物流輔助服務(如港雜費、裝卸費、倉儲費、快件)、鑒證服務(如質量檢測、成分檢測)、商務輔助服務(貨運代理、報關代理)等。2013年8月1日,“營改增”在交通運輸業及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始試點,外貿企業遭遇到了船公司貨代的集體漲價,大部分船公司及貨代將出口運雜費營改增后繳納的6%的增值稅及附加轉嫁給了外貿企業,部分外貿企業成本被增加了6%-7%,此次全面推開“營改增”,財稅【2016】36號文附件4對跨境應稅行為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作出了明確規定,國際運輸費用適用零稅率,為出口貨物提供法人郵政服務、收派服務、保險服務、以無運輸工具承運方式提供的國際運輸服務,免征增值稅,使出口產品的直接成本和直接費用均不含國內段增值稅稅,協調了外貿企業與船公司貨代之間的關系,解決了出口貨物直接費用被漲價的問題。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在出口貨物生產和流轉的過程中,還有一些費用并不像國際運輸費用那樣可以清楚地劃分為“跨境應稅服務”,如國內段從生產廠家到港口、機場的運輸費、過路費、汽油費,貨物出口必須取得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費,物流公司的制單費、報關費、貨站費、衛檢費、機場操作費、貨物入倉費,與貨物生產企業的樣品、文件來往的收派費,電信費等等,這些費用并不在“跨境應稅行為”執行零稅率或免征增值稅之列,營改增的全面推開這類費用可能會被漲價,外貿企業收到此類服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又能否作為進項稅抵扣而減輕被漲價的負擔或者因抵扣增值稅而降低出口費用呢?這些費用屬性是為了出口貨物的流通而發生的,出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為零(國務院另有規定除外),執行出口退稅,這些應稅服務在國內所繳納的增值稅應該退還給外貿企業,才能體現出口貨物增值稅零稅率的意義,但是這些費用的范圍廣泛,內容復雜,退稅憑據的收集、配比、上報、監督、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難度,不易操作,稅務部門也尚未出臺明確的退稅方案,那外貿企業能否將其直接列入增值稅進項稅抵扣呢?作為一家既有出口業務又有進口銷售或內銷的外貿企業來說,這些進項稅可以在增值稅銷項稅中消化,但是很多中小外貿企業出口業務占的比重很大,進口或內銷業務很少,而且很多內銷業務也是為了控制出口商品質量自行采購的原輔材料,以平價銷售給加工廠,不產生增值,也就不需要繳納增值稅,這些應稅費用的進項稅就無法消化,如果將其列入進項稅抵扣,那就是一項長期掛賬無法收回的應抵稅額,這部分進項稅稅金毫無意義地沉淀在企業資金流外,虛增外貿企業利潤。在出口退稅政策尚未覆蓋這些國內流通環節費用時,外貿企業只有采取兩種方法:一擴大進口銷售或國內銷售貨物或勞務,在銷項稅中抵扣,二是在當期損益中及時消化,避免讓這部分稅金成為長期包袱。

其次,外貿企業接受的間接服務于出口貨物的應稅服務:

外貿企業日常管理中所接受的其他服務項目,也將列入全面推開營改增的范圍,繳納增值稅,如建筑服務(如辦公房修繕改造)、金融服務(如貸款服務、國內保險服務)、現代服務(如軟件服務、網站維護、服裝設計、審計、物流服務、人才招聘等)、生活服務(職業培訓、醫療檢查、出差住宿、餐飲)等,這些服務既用于出口業務,也用于進口業務和內銷業務,還用于公司職工福利,外貿企業取得的這部分增值稅專項發票能否作為進項稅抵扣,必須加以區分,剔除財稅【2016】36號文附件1第二十七條所規定的“不得從銷項稅中抵扣”的項目,如用于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各種非正常損失的進項稅直接在成本費用中列支外,其余的還需在出口、進口、內銷等貿易中區分,間接用于出口項下的進項稅,與直接服務于出口的進項稅同理應該退稅,但是實際中操作難度更大,建議與用于進口內銷業務的服務同理進入進項稅抵扣,需要有足夠多的銷項稅來消化。再次營改增全面推開后,企業購入的無形資產、不動產均可抵扣進項稅,而且按照36號文附件2有關事項的規定,對營改增后購入的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和在建工程,其進項稅應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從銷項稅中抵扣,這一步減輕了企業稅負。

二、全面營改增背景下中小外貿企業的應對策略

全面推開營改增,外貿企業涉及的范圍是廣泛的,企業要有效利用營改增帶來的有利影響,消除或減少可能的不利因素,降低稅負提高企業的效益,促進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其主要對策有:

(一)強化內部核算:企業內部核算要更加精細化,外貿企業是一個兼營不同稅率政策的經濟體,全面推開營改增后這一特色更加明顯,對不同的貨物和服務銷售額的計算不僅要設置不同的銷售類一級科目或二級科目,分別核算零稅率出口銷售和其他不同稅率的商品或服務的銷售,而且其對應的銷項稅也要分科目或子目分開核算,這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基礎;對增值稅進項稅設置明細的二級三級子目,分別核算轉入應收出口退稅、納入進項稅抵扣或不能抵扣轉入成本費用的稅金,避免混合入賬而產生稅務風險,正確核算企業成本費用。

(二)積極調結構,推動轉型升級:中小外貿企業在立足出口業務的基礎上,主動擴大業務范圍,開拓新的經營模式,增加進口產品的銷售,開拓國內市場,涉足現代服務項目,延伸企業的產業鏈條和價值鏈條,促使企業在全面推開營改增后的稅收抵扣上享受更多利好,從而促進中小外貿企業有效發揮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和活力。

總之,這次“營改增”的全面推開,對中小外貿企業來說是一次變革,具有劃時代意義,中小外貿企業應即刻分析,掌握新規,全面考慮,密切關注稅改動向,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新規,在營改增中為企業獲得發展先機。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

[2] 朱麗莉 《“營改增“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國際商務財會》2015年12期

猜你喜歡
外貿企業營改增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外貿企業收支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