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酉之變”與坐等出事的官員

2016-06-17 01:51夏野
齊魯周刊 2016年21期
關鍵詞:嘉慶帝教徒紫禁城

夏野

“國家設立王公、文武大臣以及侍衛、章京不下千員,八旗步營將弁、兵士幾及十余萬人,竟無一人出首。嗚呼痛哉!若云實不知覺,是欺天矣??傆尚鬼吵娠L,茍且從事。悠忽度日,怠玩居心。視國事漠不相關,積陋習牢不可破……”——嘉慶御制《欽定平定教匪紀略》。

1813年的“癸酉之變”之后,清王朝開始逐步走向衰落。以此事件為界限,嘉慶在經歷了即位之初鏟除和珅的“勤政圖治”之后,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以及吏治的敗壞,不得不承認王朝走向沒落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盛世”下的危機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慶皇帝就感到窩囊:他差一點兒就當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級官員早就知道要出事,卻都像請客一樣,把問題迎進了紫禁城。

1813年7月,嘉慶帝一行前往承德木蘭圍場進行“木蘭秋彌”,當時正值酷暑,皇帝入住避暑山莊,一面處理政務,一面等待天氣涼爽的秋天到來。然而令嘉慶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起義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實施,大清朝將面臨一場千年未遇、聞所未聞的危機。

根據《靖逆記》記載,自嘉慶啟程前往承德之時,北方天理教徒秘密開會決定九月十五日起義,并約定在這一天在山東、河南、直隸、山西等地同時舉事,一舉推翻清政府。其中北京天理教首領林清負責攻打紫禁城,里應外合,接應各地大軍進京。

對于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計劃,清政府并非一無所知,由于天理教組成社員身份復雜,也缺乏嚴密的組織管理,所以他們的計劃也很難保密。

其實早在林清剛剛嶄露頭角之時,在家中經常大宴賓客,來往人員絡繹不絕,就連住在他附近的鄰居都知道他是天理教首領,地方官早已接到了報告。但是地方官感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況林清平時與很多當地的官員保持了不錯的關系,所以一直采取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政策”。

1813年初夏,豫親王裕豐的管家?,F有事請假,?,F的堂弟祝富慶偷偷來訪,舉報自己的堂兄謀反。

豫親王思來想去后感覺此事“查無實據”,再加上事關自己的管家,又害怕舉報后自己授人以柄,所以便將此事不了了之。

在各級官員的“保護”與“錯過”后,天理教徒在當年九月正式發動對紫禁城的“總攻”,由于參加起義的人員數量不多,再加上人員素質較低,使得起義很快便被鎮壓下去。

即便是這樣,面對本應該是戒備森嚴的紫禁城,天理教徒在發動進攻之初,還是能夠如入無人之境般攻入了大內,使得像綿寧這樣的皇子都要親自提槍上陣,才能勉強鎮壓。

人人麻木不仁,個個“炸雷都打不醒”

癸酉事件令“秋彌”在外的嘉慶皇帝十分狼狽,在交通信息極為不便的時代,嘉慶帝接到了天理教徒已經起兵攻入大內的消息后,一連兩天都沒有消息傳來,這令歸途中的君臣惶惶不安,有人甚至有了“退居關外”的想法,直到確定叛亂平息后,嘉慶帝才得以回京。

事后,他一面下達《罪己詔》,一面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在經過追查之后,更是驚起了嘉慶皇帝的一身冷汗。

除了多年以來地方官員對于天理教不斷發展壯大的漠視,在事發當晚,早有巡城參將將天理教徒聚眾一事稟報給了京城衛戍的守將。

當時守將接到報告說嘉慶帝將要回京的消息,正準備前往迎駕,聽到這個消息后守將大為惱火:“我大清正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天下歸心,你竟敢造謠惑眾,等我辦完大事再來收拾你!”說罷,一腳踢翻可憐的參謀,便動身前往薊縣迎駕。在守將眼中,接駕才是他的頭等大事。

而當天理教徒在太監內應的協助下攻入大內之后,職守太監常永貴卻以怕皇帝追究外人入內廷的責任,拒絕前來援救的清軍入內廷。

清朝的吏治腐敗很有特點:官員們除了“貪”,還特別“懶”,沒人想做事,討厭擔責任,整天無精打采,敷衍了事。人人麻木不仁,個個“炸雷都打不醒”,根子在于官員追求狹隘的人生目標:升官發財!目標明確了,辦法就有了。

魏源曾這樣概括大清官場風氣:“不擔責任是成熟穩重,會踢皮球是聰明智慧,得過且過是辦事得體!至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價值觀,誰信誰弱智?!彼倪@句評價在癸酉之變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軍隊只有4000人,根本沒打算贏;太平軍成氣候,源于地方官幫忙;大清的海軍噸位號稱亞洲第一,卻迎來甲午慘??;北京守城正規軍達15萬之眾,被不到二萬人的八國聯軍輕松拿下;甚至連辛亥革命槍響,僅是士兵無意中走火……

這些令清政府焦頭爛額的事件在癸酉之變后一個接著一個發生,但是統治者卻絲毫找不到扭轉王朝命運的方向,最終還是美國人費正清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癸酉之變只是第一步,“官員們都在坐等出事!”

猜你喜歡
嘉慶帝教徒紫禁城
紫禁城365
紫禁城600年
嘉慶愛看言情劇
嘉慶愛看言情劇
嘉慶帝對滿清宗室科舉成制的貢獻
紫禁城中嵌字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