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研究

2016-06-17 09:59崔炳呈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3期
關鍵詞:疑點部門工作

崔炳呈

摘要:審計全覆蓋不僅是對審計職責范圍的擴大,更是審計理念思路的創新,在國家審計部門每年例行的對預算編制和決算草案執行審計工作中,更能夠反映出審計全覆蓋的優越性和迫切性。本文從運用數字化審計方式、嘗試新的預算執行審計模式、健全與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建立具有大數據分析特點的審計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討大數據環境下的玉素阿森納執行審計全覆蓋。

關鍵詞:預算執行;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中辦、國辦下發的《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配套文件、《北京市審計局關于轉發劉家義審計長有關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框架意見的講話等文件的通知》等文件,都提到了審計全覆蓋這一理念。

“十三五”時期,我們要加快實施審計業務大數據化工作,拓展大數據技術的運用。結合歷年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組織經驗,根據目前所有的數據資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以大數據為核心的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

一、廣泛運用數字化審計方式

利用數字化審計方式,主要可以從采集數據、調查篩選、查找疑點、綜合分析等方面入手,為現場審計指引方向,減少審計現場時間,提高審計的精準度和審計工作有效性。

緊密結合從宏觀層面,從大數據中進行關聯分析,提高對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發展的判斷權威性、加強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的能力。構建模型集中分析,根據審計經驗提出國庫集中支付、非稅收入、結余資金、公務卡支付等各類審計事項,分類整理建立審計事項數據模型,并從中發現審計問題和疑點。

提升數據分析能力,培養一批數據分析骨干。對現有數據進行深入研究,發出需求和解決問題。逐步將數據庫中的所有原始表進行逐一甄別,確定表間的勾稽關系,取得能夠將原始表轉換為能夠滿足審計分析系統識別的標準表的能力。

加強信息化應用,實現預算指標、項目數據、國庫收支等信息的互聯互通。充分借鑒網絡力量,運用政府公開平臺的各項數據,利用現有的網絡上的優質資源。如進行被審計單位的新聞檢索、網絡舉報信息、海量信息檢索等。

二、探索嘗試新的預算執行組織模式

擴大市級部門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監督的覆蓋范圍,推動數據化審計環境下的審計模式創新,需要從組織模式上進行改革。

首先,從組織架構上打破固有模式,從領導層設計、人員構成、職責分工等方面重新構想。成立領導小組,對整個預算執行進行頂層設計,前后貫通,統一部署下達指令。成立專門的數據分析小組,抽調業務骨干進行試審并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各種分析篩選,將系統分析發現的問題和疑點下發各審計組。通過現場審計,調取相關會計信息、會議記錄、業務檔案、經濟合同等原始資料,逐一核對,揭示風險,最后將審計成果進行匯總。在審計線索落實方面,充分發揮審計業務會的作用,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疑點、線索,專家集體“會診”,強化審計力度,提升審計效果。

其次,重新劃分工作階段和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勾畫工作流程圖,預設考核時間點,確定每個工作階段的主要工作和注意事項。制定貫穿審計項目計劃執行全過程的分階段、細化的審計項目計劃監督節點,認真履行審計項目組織和實施責任,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審計項目組織實施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的計劃執行進度節點組織實施審計項目。壓縮現場審計時間,在非現場階段進行集中分析和數據篩查,現場階段進行集中核實。通過統一的疑點核實和表格化方案,最終達到利用更少的人力完成更多的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目的,嘗試全覆蓋的預算執行審計。

第三,充分考慮可獲得的審計數據資源,并進行合理組合,將可用性最大化。通過大數據的橫向比較,整合資源提高效率,將疑點線索進行縱向延伸,實現篩查、核實、取證的快速節奏,并將成功方法固化記錄在案,形成標準化的審計模塊,為以后的同類審計積累經驗。

第四,統籌使用人力資源。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切實轉變觀念,深刻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要統一到全面推進大數據審計,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工作要求上;在組織上要樹立大局意識,加強溝通協調,互相支持配合;在行動上要嚴格落實實施方案,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最后,全覆蓋對多個審計項目集中研討、統籌規劃、把握重點,對報表審計的程序和步驟科學設計,同時在該過程中引入社會力量協助工作,有效發揮了資源合力,進一步提高審計基礎工作質量,降低審計風險。

三、健全與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相適應的工作機制,建立具有大數據分析特點的審計管理制度

經過本次預算執行審計,除了對新方式的嘗試和總結外,在實際執行中還感受到了目前審計部門專業知識的欠缺,需要從長遠角度考慮,建立相應學習研究體系,使審計成果最大化。

(一)對財政部管理體系變化進行定期了解學習

在近期的預算執行審計中發現,審計人員對財政部門的各種管理平臺認知度不足,不能夠熟悉應用管理平臺現有成果和財政現有管理指標體系。如財政的資產管理系統和國庫管理平臺,對于系統內現有數據的情況、報表的情況、可操作內容不了解,在審計中失去了極好的可利用工具。在目前大數據、信息化的審計環境下,對可取得的財政數據有充分深入的認識了解,才能夠緊貼財政管理體系的變革,適應大數據審計的發展要求,從繁冗的數據中找到突破口,提高工作效率和審計質量。

(二)對部門建立長期評價體系

預算執行審計年年在做,單位有些問題屢犯不改,整改問題愈發得到重視。為了督促被審計單位的整改情況、加快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的認識了解、更加科學的確定審計項目和被審單位范圍,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種審計結果,對被審計單位建立“部門小檔案”,對每一家被審計單位的歷年審計情況、整改情況、重大財經管理方法變動、內部審計成果等進行記錄留檔,建立長期評價體系,更有利于作出合理的審計判斷和整改意見。

(三)結合紀委巡視報告、年度考核等外部訊息,建立全覆蓋的監督檢查網絡

與相關檢查部門建立聯系,取得各個預算部門接受的外部檢查相應資料。比如紀委巡視組對各預算部門的檢查報告、財政監督管理部門對預算部門進行的考核和結果、單位聘請的外部審計出具的審計報告等,建立相應渠道及時獲取,全方位的對被審計單位的情況進行了解,以便在確定審計重點和研究審計方向時提供參考。

在信息化、云數據的外界環境下,打破了由來已久的固有模式,是審計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的必然趨勢。在鍛煉審計人員專業全面性、確保審計覆蓋面和審計質量的同時,展現了未來預算執行審計的新趨勢、新面貌,也促使整個預算執行審計體系、管理流程向著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邁進。

猜你喜歡
疑點部門工作
不工作,爽飛了?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應用中的難點與疑點
巧用方法 突破疑點
醫改成功需打破部門藩籬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備防雷措施說法疑點
7部門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