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經濟時代下的會計創新化

2016-06-17 10:00吳亞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3期
關鍵詞:傳統會計知識經濟

摘要:當下的世界經濟增長中,知識,科學,技術的參與程度越來越大,它們也愈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知識經濟必將成為主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我們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作為管理科學的一門,其賴以依托和生存的社會經濟環境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會計的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職能,會計核算內容以及會計報告等方面受到沖擊和影響,現代會計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響。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會計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本文對這種新的經濟形態的基本特征進行了介紹。從知識經濟的特點出發討論經濟環境的變化給中國的傳統會計帶來的各方面的沖擊以及給出會計創新研究建議,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知識經濟;傳統會計;會計創新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這一概念最初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初,OECD明確地把知識經濟定義為“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經濟”,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持續發展的經濟,它的指導思想是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資源來取代已經耗盡的稀缺資源,體現了我們對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科學新的認識。這種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投入快于有形資產的投資,在企業的發展中起著近乎決定性的影響。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會計遭到巨大沖擊:會計要素被賦予新的內容,會計職能由核算為主轉向經濟預測,管理決策為主,并且日益規范化,國際化,法制化;會計研究范圍拓寬,模式得到改進;財報體系更趨完善;

不同于往日會計提供以便相關經濟主體使用,以便做出有效的經濟決策的數量信息后就基本滿足了需求的情況,在知識經濟時代,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企業資本,財務資源,技術管理,人力資源方面的要求擴大,并且對知識資本擁有量和知識創新實力的信息也提出相應的要求。但這與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必須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的初衷是不違背的。

知識經濟擴展了會計主體的范圍。在知識經濟深入發展的情況下,會計主體的區分將變得不明顯。特別是在不同交易自由組合經營主體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主體在完成某項交易活動之后,在下一交易事中根據其資金,技術和知識的要求重新組合為一個新的主體進行經濟活動,加上互聯網影響下,企業可能是虛擬的,模糊的這會使會計主體的認定產生困難。

知識經濟給會計持續經營的時間假設帶來了挑戰。新背景下,供應商,零售商,電子信息技術與產品營銷的廣泛聯合,“管理外包”等策略和“借殼經營”等投機行為行為讓一個企業是否在持續經營難以界定。如此,會計計量,如成本的發生,費用的分攤和收益的確定,要求更高的企業財會管理水平。由于會計期間假設是對會計持續經營假設的進一步補充,在持續經營假設面臨挑戰的同時,會計核算時間有效性的界定和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問題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知識經濟外部環境作用下,及時提供較為準確的信息成為決策制勝的關鍵因素,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如果未來各個企業的原始數據能夠實現網上提供和下載,那么會計期間假設就失去了其意義所在。

知識經濟給貨幣計量假設帶來了挑戰。知識經濟環境中,產品的附加值高,升級速度快,價值變動空間大且頻繁,一種產品極易被另一種性能更佳,質量更好,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所取代,加上國際貿易壁壘進一步被打破和國際金融一體化的促進作用,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受到影響。隨著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轉賬功能,騰訊旗下微信支付功能等電子商務不斷開拓市場,傳統意義上的貨幣計量延伸為電子貨幣計量,貨幣無紙化在線交易成為一種趨勢,通過實務貨幣,電子貨幣所反映的價值遠遠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會計計量手段有望朝著知識產權,人力資源,高級技術管理等多元化方向發展。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自創無形資產和外購的無形資產項目將被詳細地納入會計系統進行核算,歷史成本計價原則不符合發展趨勢,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決策,

面臨這些挑戰,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迎接這些挑戰,努力研究財會學科的科學框架,積極進行會計創新,從而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相關信息使用者的新要求。對此,我們要進行會計目標的創新,會計模式的創新,會計計量手段的創新和財務會計報告的創新:

把管理會計的目標納入會計目標。傳統的決策有用觀主要針對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情況下的企業財務會計目標,但管理活動需要許多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以此其不能滿足現實需要,會計是方法,管理是本質,管理會計把會計方法和科學管理有機結合,為不同信息使用者和企業內部決策者提供有效信息,這樣才能更加客觀地貼近現實。

構建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會計模式。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知識密集型企業會逐步成為主導產業,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因素逐步由有形資產轉變為無形資產,其中以知識資本為主。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及相關信息使用者尤為關心無形資產的變動量及盈利能力。因此,會計模式應全面準確地反映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的形成,變動比例情況,反映市場經濟對企業的需求。

完善無形資產計量手段。會計計量重心應由貨幣計量,財務資源轉化為無形資產計量,主要表現為知識資源。由于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無形資產占據企業總資產很大的比重,那么必須引入價值計量的理念,完善計量體系,根據不同交易事項的內容和性質擇優選擇計量方式,并在計量企業資產的過程中,強化技術管理和人力資源。

創新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金融工具的發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現,以及目前股市的不穩定性,要求在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的基礎上,完善信息披露,增強及時性,以滿足相關使用者減少決策風險的需要。會計人員要提供綜合數據,披露財務以外的諸如未來經濟預測的信息。會計人員需借助現代科技信息手段實時完成報告,以便企業管理層能夠高校獲取經營,理財所需數據,減少被動性和風險性。

知識經濟給會計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又帶來了相應的挑戰。我們要深化改革,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創造出知識經濟時代下會計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趙德武.會計學.

[2]常天麗.基于知識經濟時代會計創新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5(1).

作者簡介:吳亞芳(1996-),女,侗族,湖南邵陽人,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歡
傳統會計知識經濟
評價新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知識經濟環境下企業會計改革的策略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知識經濟供給側改革五大著力點論析
衍生金融工具對會計的影響
知識經濟背景下的大學體育無形資產研究
淺議綠色會計
知識經濟時代獨立學院軟實力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