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路徑研究

2016-06-17 21:21劉靜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3期
關鍵詞:創新驅動轉型

劉靜

摘要:本文著眼于東莞市中小企業實際的發展現狀,通過尋求互聯網+時代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方向、以互聯網+時代為契機,探索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路徑。

關鍵詞:創新驅動;轉型;路徑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1

東莞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多年承擔“世界加工廠”的角色,截至2013年末,東莞上市企業已達21家,上市后備企業有90家。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有8家(數量居全省第一),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企業達122家。目前東莞已形成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四板和上市后備企業的梯次結構。到2016年5月截止在東莞市工商局注冊登記的企業已達到63000個,其中中小企業占據98%,在當前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企業傳統經營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互聯網式發展需求,東莞市中小企業需要自主研發品牌技術,形成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適應當代發展需求。

一、創新驅動轉型內涵

創新驅動轉型不同于以往傳統轉型方式,強調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活動推動企業資源高效合理配置的一種轉型發展方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應對起企業外部環境中來自其他同類型企業發展的競爭力,為尋求突破發展瓶頸,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創新意識,形成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從而最終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對外界的科技進步、多變的市場需求體系、同行業的競爭壓力、政府政策。

二、東莞市中小企業轉型前發展現狀

根據數據東莞統計,目前在東莞市的中小企業大多以粗放型加工發展為主要發展模式。

(一)處于行業鏈條最低端,從事貼牌生產,產品附加值不高,資源經營發展為主,技術含量低[1]。東莞市中小企業以原料加工制造業為主,在經營過程中生產技術簡單。

(二)企業人員流動率高。東莞是一個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城市,外來人員的集聚,既為企業的人員聘用帶來某種契機,使得人力資源成本可浮動性增強,同時也使員工比較心理增強,提高了員工流失率,不利于企業穩定長遠發展。

(三)產業布局不合理。在東莞市產業規劃缺乏整體性,未形成大規模的產業集群效應,失去了集群式發展的優勢。

(四)企業對外依存度高。企業傳統經營方式以訂單型生產和配套型生產為主,進行來料加工式生產。

三、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驅動轉型路徑

(一)堅持自主創新戰略。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戰略,避免傳統化的模仿其他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和生產技術,機械地模仿只會暫時性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從長遠角度來說,自主創新戰略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企業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對產品結構、性能和生產工藝技術方面進行改造,從而擁有核心技術,擁有對市場的控制權、掌握利潤的控制權和收益權,進而創立自主品牌,培育創新自主技術。目前東莞的中小企業主要以貼牌生產為主,市場份額小,收益少,利潤獲取受限,企業應該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打造自己的品牌,增大產品附加值,走一條企業專屬的品牌發展之路。

(二)建立人才引進激勵機制。東莞市是一個外來人口居多的城市,同時也帶來了企業人員流動率過大的問題,同時由于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很多工廠外遷至東南亞國家,利用當地的廉價勞動力以及資源。對于企業來說面臨嚴峻的人力資源問題,企業應該如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的問題。以中小企業的經營實力,相較于大企業,由于其經營規模及成本限制,很難在薪資福利上與大中型企業比較。在這種條件下,需要中小企業借助于東莞市人才引進政策,建立企業文化創新和人才培養機制,以文化留人,通過企業文化的學習使員工對企業,認同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進而產生歸屬感,使命感。同時,配合東莞市政府出臺的人才引進政策,幫助企業員工通過培訓申請補貼,提升員工工作技能,根據其工作表現和經營業績予以升職獎勵,培養企業所需的各類人才。從而提高企業效率,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三)積極重新規劃產業布局。產業布局并非單憑個別企業努力就可完成,需要政府、同行業企業,互補型企業共同合力完成。在規劃中,可以以某些行業為契機或是政府分派為先導,企業配合完成。目前由于環境污染嚴重,大量工廠外遷至遠郊甚至東南亞國家,利用當前的布局調整機會,重新規劃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產業鏈的延伸和優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并產生強大的吸附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經營環境,加速企業良性擴張,糾正產業結構的偏差[2]。以制度創新為起始,培育民族企業和自主創新技術,發揮東莞市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根據東莞市的優勢方向定位產業鏈的延伸方向,扶持缺失的產業鏈條,掌握缺失的產業鏈條的主要環節和狀態,提高加工深度以及集約化程度,發揮產業優勢。合理利用資源環境優勢,避免浪費,擺脫低端產業鏈條[3]。

(四)從企業經營系統上實現產品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等多種創新相結合,增強企業對市場的反應靈活度,搭建企業創新驅動網絡。從整體上實現最大程度發揮驅動創新在制造業中所起的作用。一可以改變以往的落后的生產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使企業多渠道多角度增強對市場的反應能力。二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制度創新是保障,管理創新是基礎,產品創新是表現形式。

綜上,對于東莞市中小企業來說,應該積極認清當前發展形勢及環境變化,結合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求技術領先戰略,重視自主創新,建立人才引進機制,配合同類型或者相關行業及政府機構重新規劃產業布局,拓寬產業鏈條,實現產品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相配套的創新驅動型發展模式,為東莞市中小企業未來的轉型發展提供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1]任煉.東莞市中小企業的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8.

[2]李英偉,鐘國柱,熊毅,許毓坤.泉州制造業轉型與創新———基于機遇與挑戰的分析[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1,1.

[3]孫泗泉,葉琪.創新驅動制造業轉型的作用機理與戰略選擇[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2.

猜你喜歡
創新驅動轉型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安凱轉型生意經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轉型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灃芝轉型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