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研究綜述

2016-06-17 21:40顏林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3期
關鍵詞: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配置

顏林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縣域經濟的局限性逐步顯現,亟待轉型升級。本文梳理了近年來有關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理論文獻,主要包括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概念內涵、背景意義、目標路徑以及對策舉措等四個方面,并做了簡要總結。

關鍵詞: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配置;都市區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3-000-02

經濟轉型升級是現代化進程始終面臨的課題,也是當今中國面臨的最為緊迫的課題??h域經濟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轉型升級的成功與否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全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縣域經濟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取得十分巨大的成就。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縣域經濟的局限性逐步顯現,轉型升級刻不容緩。近年來,國內關于縣域經濟發展研究的文獻可謂汗牛充棟,但關于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研究文獻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關于什么是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吳金明(2011)從經濟轉型、經濟轉型發展、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層層遞進地進行了概念界定,認為縣域經濟發展一般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有兩次關鍵的轉型發展,一次是由資源依賴型經濟增長轉向資源依賴與技術依附型發展,另一次是由資源依賴與技術依附型增長轉向創新型發展軌道。除此之外,研究者多是將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概念內涵延伸到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研究上。李偉(2014)認為,狹義上的經濟轉型升級主要涉及到經濟結構的優化;廣義上的經濟轉型還涉及到經濟體制的轉軌,從廣義上理解經濟轉型升級,更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曹立(2014)認為,經濟學范疇中的“轉型升級”至少包括企業、產業、區域經濟三個維度。轉型升級的“企業版”是微觀基礎,主要是指企業傳統生產經營方式的實質性突破,面對新的技術環境、市場環境確立新的生產方式與新的經營方式?!爱a業版”是中觀體現,主要是指產業結構(包括行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形成順應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和符合更高級經濟發展階段要求的產業結構?!皡^域版”是宏觀表現,主要是指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形成更具競爭優勢或比較優勢的區域經濟結構和與之相適應的體制。劉志彪(2014)認為轉型升級是兩個詞復合而成的概念,“轉型”有兩層意思:一是經濟體制轉型,即把資源配置由政府主導轉變為由市場決定;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即把粗放發展方式轉變為科學發展和集約化發展?!吧墶敝饕俏⒂^尤其是產業經濟層面的內容,有四個層次的理解:一是產品升級,二是工藝升級、三是功能升級,四是鏈的升級。無論是“轉型”還是“升級”,核心和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二、關于縣域經濟為什么要轉型升級

學界主要從國內外環境變化和縣域經濟自身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探討。殷榮林(2009)認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企業做強做大做優,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是根本途徑。黃勇等(2013)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縣域經濟的先天局限性逐步顯現,主要表現在資源整合能力有限、行政分割造成資源浪費嚴重、公共資源共享性較差等方面,無論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還是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都需要推動縣域經濟轉型。薛維海(2013)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競爭的加劇,縣域經濟由于存在產業發展集聚不夠、創新要素內生供給不足、產業鏈整合與培育能力有限、環境承載壓力較大等局限性,已無法適應創新驅動戰略下資源和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要求。

三、關于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成什么樣

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應該以優化資源配置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理論界對此并無分歧,但不同學者的視角和側重點不同,從而提出了不同的轉型升級的目標路徑。大體上有三個基本視角。(1)轉型升級的系統性視角。吳金明(2011)立足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主張從發展的動力、路徑、平臺、重點任務和機制建設五個方面推進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發展動力,從政府投資及縣域資源性產品供給推動轉向民間投資及縣域加工性產品供給與社會需求拉動上來;發展路徑,從資源依賴、數量型與粗放式增長轉向發揮資源稟賦優勢與技術引進相結合的增長軌道上,推進經濟的集聚、集約與質量效益型增長;發展的區域與平臺,從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式的“散、小、亂”布局向工業園區化、農業片區(或基地)化、城鎮集中化轉變;發展的重點,從完成區域資本原始積累和選定縣域主導產業階段邁向培植主導產業市場勢力,打造縣域自生能力和推進城鄉統籌等;發展的機制,要從“唯GDP論”轉向發展的質量與效益,轉向綠色發展與循環發展。(2)轉型升級的過程視角。戰炤磊(2010)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分類特征與適應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兩條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創新演進的共性路徑:一是基于橫向視角特色化發展道路;二是基于縱向視角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劉志彪(2014)認為,應以”提高生產率”為政策標準和主線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既包含吸引要素流入高端服務業,實現三次產業間資源配置的優化,也包括在制造業內部實現本地化升級、存量調整升級和現有產業的技術改造升級。(3)轉型升級的目標形態視角,這是浙江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研究的特色、亮點與顯著成就。王祖強、應武波(2010)較早研究浙江經濟空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出從強縣經濟到都市圈經濟轉型的路徑思路。與之相類似的是,袁涌波(2013)提出浙江經濟空間布局要從縣域經濟轉向都市圈經濟。柳博雋(2011)提出通過經濟空間集聚發展、現代產業高效發展、科技創新動力支撐、城鄉資源統籌配置,推進縣域向城市經濟轉變。黃勇(2013)則提出“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的意義與構想。

四、關于如何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殷榮林(2009)主張從四個方面長興縣域經濟轉型升級:一是協調好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形成產業升級的良性互動;二是強化產業政策導向,增強產業集聚效應;三是強化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產業層;四是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轉型升級。吳金明(2011)認為要推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須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培育產業自生能力,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下功夫。黃勇(2013)認為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要以都市區形態組織優化國土空間布局、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能力、加快構建便捷交通網絡、著力強化產業分工合作、合理配置公共服務資源,要通過試點先行、規劃先導、改革先為來推進轉型。薛維海(2013)認為要推進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力:一是以產城融合為導向,促進區域經濟科學發展;二是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以新型城市經濟為重點,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四是以人才培養和引進為支撐,促進區域經濟跨越發展。趙紅、賈夫軍(2014)從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創新體制機制等六個方面,提出加快推進新泰市經濟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五、簡要結論與展望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對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內涵、背景意義、目標路徑和對策舉措等四個方面,對豐富縣域經濟理論和推動地方經濟科學發展做出了貢獻。但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研究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首先,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研究需要與時俱進,應當反映經濟發展新階段的特征和要求,在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的地方化方面做出貢獻。其次,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研究需要對實踐中出現的新現象新趨勢作出闡釋和回應。比如,當前縣域經濟中出現的產業融合現象,再比如浙江省正著力打造的融合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等多重功能的特色小鎮。最后,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研究需要理論創新??h域經濟轉型升級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涉及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多個領域的問題,需要在多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上作出探索。此外,在方法論上,需要更多地采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同時也需要更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

參考文獻:

[1]吳金明.湖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戰略芻議[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2]黃勇.“縣域經濟”向“都市區經濟”轉型的意義與構想[J].浙江經濟,2013(10).

作者簡介:顏 林(1978-),男,湖南湘潭人,中共臨安市委黨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鄉與區域發展。

猜你喜歡
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資源配置
我國制造業資源配置概述
把資源配置到貧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升級路徑
刑事偵查資源配置原則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遼寧:衛生資源配置出新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