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樂課堂引入流行音樂的研究

2016-06-18 17:34胡麗娜
成才之路 2016年14期
關鍵詞:思想性高中音樂教學創新

胡麗娜

摘 要: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利用流行音樂的魅力促進中學音樂教學質量將是一項教學創新,值得推廣。從流行音樂引入高中課堂的必要性、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的策略兩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音樂;流行音樂;教學創新;必要性;思想性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4-0023-01

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與教材中的音樂內容有機結合,通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一、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課堂的必要性

對流行音樂的喜愛當屬中學生,這是不爭的事實。新的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也指出,課堂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作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終生熱愛音樂的重要保證。要盡量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盡情地學習、體驗、理解、尊重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共享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作為一線音樂教師,應該正確面對學生追捧流行音樂這一現象,充分認識到流行音樂給課堂教學帶來的益處,進而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去喜愛流行音樂,利用流行音樂助力課堂教學。流行音樂具有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用。學生往往對教材中的音樂知識和歌曲缺乏學習興趣,而流行音樂卻是學生的最愛,若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會得到大幅改善。動聽的流行音樂可以調節人的心情,讓學生遠離流行音樂,莫不如積極引導他們去主動學習。教師可以精心選擇藝術性較高、思想性向上的適合高中生的歌曲,讓學生在欣賞課上輔助教材學習。既可以促進課內知識的學習,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流行音樂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音樂鑒賞課上,可以把流行音樂與教材規定的鑒賞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廣泛的鑒賞達到全面提升音樂素質的目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精選幾首當下較流行且適合高中學生的音樂,用三到四堂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鑒賞。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教師也要參與其中,把流行歌曲的美與教材中的歌曲進行對比,查找音樂知識的共同點,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二、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的策略

流行音樂良莠不齊,能夠在課堂上作為教學輔助素材的流行歌曲必須經過教師精心篩選。符合學生實際、藝術性較強、積極向上、富有思想性的流行歌曲應是教師的首選。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到學生中去調研,看一看學生們最喜歡哪方面的流行音樂,或注意觀察,同學們都在哼唱哪些歌曲。征求學生的意見后,教師把好關,讓高中音樂課堂也“流行”起來。選擇流行音樂要符合學生年齡且具有思想性。流行音樂大多是成年人表達感情的歌曲,創作的初衷就是為了商業利益。為了迎合大眾,更多注重的是娛樂性,高中生正處在長身體、靜心學習的階段,過多的情、愛的表達,會擾亂他們的學習。因此,高中課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須教師嚴格把關。首先,要符合高中生的年齡特點。如《同桌的你》《媽媽的吻》《水手》等。其次,要具有思想性,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如《父親》《風雨彩虹鏗鏘玫瑰》《永遠是朋友》等。通過符合學生特點的流行音樂熏陶,會促進學生更加熱愛生活,珍惜同學和朋友間的友誼,教學有效性也會大幅提高。選擇流行音樂應該按照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進行。選擇流行音樂作為輔助教學,要選擇適合學生演唱能力的歌曲。中學生正處于變聲期,對歌曲難度的選擇要適度,選擇音域不寬、音調不高、作品難度不大、較容易演唱的歌曲。同時,由于中學生對音樂的感知正處在逐漸成熟階段,他們之所以追捧流行音樂,說明他們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同時,他們的認知水平已達到或超出成人的認知水平。因此,中學生內心深處向善、向美的本質應該被激發出來,通過具有較高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流行音樂的熏陶,會極大地提升他們的道德情操。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母親》《朋友》《月牙泉》等藝術性和思想性強的歌曲。選擇流行音樂要與教材內容相適應。教材內容應該是教師始終堅持的核心,無論運用怎樣的教學手段都必須以教材為綱。具有較高藝術性和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與教材有機結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從流行音樂中享受到了藝術的熏染,也從藝術中領悟了真音樂的奧秘,進而受到啟發。例如,《從頭再來》是劉歡深情演唱的一首反映工人下崗后重新振作起來的勵志歌曲。教師可借此分析當前的就業問題,社會需要以知識、技能和創新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教育學生把握現在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結束語

總之,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是高中音樂教學的必然趨勢,同時,也較好地貫徹了國家提出的“藝術要百花爭鳴、百家齊放”的方針。運用得好,可以拓寬教學資源,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和藝術審美能力。新課標為教師在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指明了方向。以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實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學習音樂、喜愛音樂、選擇音樂、享受音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莽克榮.流行音樂與國民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教育,2013(05).

猜你喜歡
思想性高中音樂教學創新
找準“德性” 灌啟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如何凸顯思想性
中職美術創新教學實施的方法探究
讀寫結合探尋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新路徑
中職 《電機與拖動》 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優質高效的高中音樂鑒賞課
追求初三數學中考復習課引入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以《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復習》一課為例
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