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國家高校的特點及其對中國—東盟高校間交流與合作的啟示

2016-06-20 14:47鄭惠芳李文紅程光平
廣西教育·C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東盟東盟國家合作

鄭惠芳+李文紅+程光平

【摘 要】闡述東盟國家高校辦學水平差異較大、側重點不同、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宗教民族特色顯著等特點,并探討這些特點對中國—東盟高校間交流與合作的啟示,即注意尊重東盟國家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同時要突破語言障礙,因地制宜選擇合作辦學方式。

【關鍵詞】東盟國家 高校 特點 中國—東盟 交流 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C-0026-03

得益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中國近年來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東盟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也隨之蓬勃發展。加強對東盟高校的認識和了解是研究和制定中國—東盟合作辦學和境外辦學策略的基礎。受殖民歷史、以王室為中心的政治文化與傳統、不同宗教文化等因素影響,東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多元特征,其高等教育也因此形成諸多特點。

一、東盟國家高校的特點

(一)辦學水平差異大

東盟國家之間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差異較大。東盟國家包括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新加坡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等在內的部分高校已跨入亞洲乃至世界一流高校行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一些高校實施了高等教育自治,如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新加坡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泰國的科技大學、瓦萊嵐大學、摩訶馬古德佛教大學、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吞武里先皇技術大學和皇太后大學,印度尼西亞的印度尼西亞大學、茂物農業大學、萬隆工學院和日惹加德馬達大學。這些已經開始大學自治并進入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的分布地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其高等教育相對發達,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20%。而在經濟發展落后的老撾、柬埔寨和緬甸等國家,其高等教育則較落后,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0%以下。這些國家本國財政不足以支持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依靠外力援助,如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化學系、哲學系就是在亞洲和歐美許多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支持和援助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二)發展各有側重

東盟高校由于辦學水平不同,各國大學發展的重點也不一樣。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共同特征是重視大學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大學自治。新加坡國立大學主動應對全球變革的需要,國際化程度高;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重視跨國跨學科的教育與人才培養。職業教育方面新加坡根據自身的地理、人文特點,專業設置重點轉向旅游和服務行業,借鑒德國職業教育創建了教學工廠(一種把教學與工廠緊密結合的“雙元制”模式),并逐步建立了一套正規職業教育體系,既有各種理工學院、培訓中心,又包括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院校一體化的大學,培養了一大批從各種短期培訓到頒發文憑證書的??茖W生到本科生、專業性研究生等人才,有效地促進了本國的經濟發展。

馬來亞大學注重學生對馬來亞大學的核心價值觀的認可與學習,包括正直、尊重、虛心、專業主義、學術自由、創造力、團隊合作、英才教育、績效責任和社會責任。職業教育方面馬來西亞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資訊服務和數碼廣播科技等職業教育,力求成為東南亞“多媒體超級走廊”。

高等教育超前的菲律賓重點改革高等教育的財政體制,通過增加學生入學的學費,同時設立更多的獎學金來解決高校的融資問題以及緩解辦學的經費壓力。不僅如此,還從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入手,改變原先落后的重數量輕質量的辦學理念。以及通過減少高等教育機構的數量,將有限的資源重新整合到少數的高校內部,大大提高了資源的使用率。如菲律賓政府計劃今后在菲律賓大學聯盟內保留12-15所大學,其余的大學則作為社區大學。

泰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階段,因此其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與其經濟的發展方向相一致。重點培養經濟方面的人才以增加科技和工程人才的供給。在亞洲開發銀行的幫助下,泰國通過高校與企業在研究生教育與科研方面的合作,在適應經濟發展的相關科技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提高泰國在國際上經濟領域的競爭力。泰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工業水平較低”的國家,根據這樣的國情特點,泰國尤其重視農業職業技術教育,農業職業技術院校多達84所,為本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成為東南亞農技發達的國家。

體制轉型的國家越南,重點推動高等教育向市場化方向進行改革。如通過亞洲開發銀行對河內科技大學的援助項目,越南在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型大學方面進行以下探索:提高高校的內部管理自主性,人事制度設計和薪酬安排更為靈活;開展課程改革,致力于培養創新人才和跨學科人才;探索建立新型的高校財政體制;通過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確保教學質量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進一步增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提供適應市場經濟變化的人力資源。

柬埔寨和老撾都是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國家,其高等教育的基礎建設比較落后,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也比較少。為使更多的國民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政府決定擴大辦學規模、鼓勵辦學主體的多元化,加強相關方面的建設。比如,老撾投入高等教育的資金嚴重不足,2008—2009年度教育方面的預算(包括外來援助)只占財政預算的10%-14%,而投入到高等教育的資金又只占其教育財政預算的10%。在亞洲開發銀行的支持下,老撾通過整合10所高校資源,在首都萬象成立了老撾國立大學,并建立了兩所地區性大學,即位于南部占巴塞省的占巴塞大學和位于北部瑯勃拉邦省的蘇發努馮大學。

(三)注重合作與國際交流

東盟相對發達國家的高校國際化程度比較高且注重東盟內高校間的合作。如新加坡,其高等教育基本為英式教育且注重實用性,注重培養雙語型國際人才。泰國建立了亞洲理工學院、易三倉大學和博仁大學等全英文教學的國際型大學,高校國際化程度較高。泰國高校中的留學生數量僅次于新加坡,處于東南亞地區的第二位。馬來西亞的許多大學采用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的跨國式高校聯合辦學模式。菲律賓的高等教育主要參考美國的辦學模式。在教育全球化的改革浪潮背景之下,東盟以促進成員國之間的教育合作為目標,自1995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成員國之間各級各類教育銜接和溝通的資歷互認架構,即東盟資歷參照框架。1995年成立東盟大學聯盟(ASEAN University Network,簡稱AUN),目前AUN成員包括東盟10國最好的26所高校,聯盟高校之間已經確立學分互認、學生互換、教育質量控制等方面的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的制度。

東盟大學聯盟AUN的對話伙伴包括中國、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2014年我國卓越大學聯盟的9所國內頂尖工科大學和東盟的8所高校成立“中國—東盟工科大學聯盟”,該聯盟17所高校今后將從合作共識、課程開放、獎學金、人員流動、雙學位項目、信息共享6個方面共同努力,通過聯盟內各校開放課程,包括英語及其他體驗多元語種特色的優質課程,為學生交流交換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學分互認、合作研討等形式,促進聯盟內老師、學生的多向流動,并根據學校合作基礎,在工程技術領域開展兩?;蚨嘈ig本科、研究生的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此外,旨在促進東盟工程技術人力資源開發的AUN東南亞工程教育聯盟成立于2001年,來自東盟10國的19所高校和11所日本頂尖高校加入了該聯盟。AUN通過與歐盟大學聯盟的合作,學習構建學分轉換體系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制;AUN還與韓國的10所大學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印度在1995年泰國第五屆東盟峰會后成為AUN對話伙伴。

(四)凸顯宗教和亞洲本土文化特色

東盟10國宗教文化盛行,佛教是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的國教;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奉伊斯蘭教為國教;菲律賓約84%國民信奉天主教。在泰國、緬甸、柬埔寨,不少寺院獨資興建醫院、學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的伊斯蘭清真寺擁有雄厚的資產和左右文化產業的特權。如泰國有摩珂蒙固佛教大學、摩珂朱拉隆功佛教大學2所著名的佛教大學;文萊大學完全地忠誠和服務于伊斯蘭教宗教;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是一所著名的天主教學校。文萊大學和馬來亞大學均設有伊斯蘭研究院,馬來亞大學提供穆斯林教義及習俗研究、伊斯蘭教義解讀及伊斯蘭教管理研究以及伊斯蘭研究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習和研究。朱拉隆功國王是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創立者,朱拉隆功大學的?;罩饕从趪踔炖」Φ幕使?,是粉色的閃耀著光芒的皇冠,充分展現了王權傳統與文化特征。此外,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河內國家大學、馬來亞大學、菲律賓國立大學均設立了“亞洲研究”專業或亞洲研究所;文萊大學、馬來亞大學、朱拉隆功大學也分別成立了文萊、馬來亞、泰國研究院,突出本國文化研究特色。

(五)民族眾多,官方語言繁雜

東盟各國均為多民族國家,因此語言豐富:印度尼西亞使用699種語言,馬來西亞和菲律賓150種,緬甸101種,老撾90種,泰國80種,越南76種。東盟10國除了英語、馬來語等官方和區域語外,各國均有自己的母語。Andy Kirkpatrick將東盟10國分為把英語作為國語和官方語言的英語外圈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文萊4國)和把英語當作第一外語而不是國內通用語的國家(包括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泰國和越南6國);處于中南半島5國的國語分別為泰語、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和緬甸語,這幾個國家英語水平相對較低;馬來群島上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文萊的官方語言,以及菲律賓南部,都是馬來語,這5個國家英語水平相對較高且聯手推廣馬來語為區域語。

二、對中國—東盟高校間交流與合作的啟示

鑒于東盟高校以上的特點,為提高中國和東盟高校合作的績效,我國在與東盟高校開展合作時應注意:

(一)尊重東盟國家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

不論是“請進來”還是“走出去”,都需要注重尊重東盟國家的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充分利用宗教、民族、民俗的相似性開展高等教育合作。因為在中國,學校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學校進行宗教活動,宗教氛圍不濃厚,這對有宗教信仰的東盟留學生是極大的限制,在與東盟高校開展更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中,需要建立更人性化的留學生管理制度。云南民族大學與云南3所省級宗教院?!ッ饕了固m教經學院、云南佛學院、云南基督教神學院在昆明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合作開辦僧伽羅語、阿拉伯語本科、碩士專業,是共同加強宗教院校建設,探索培養宗教人才、提高宗教院校辦學水平的新機制的良好開端。

(二)突破語言障礙,因地制宜選擇合作辦學方式

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且高等教育較發達;泰國雖不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但其高校國際化程度也比較高,高等教育也較發達。我國在與這些國家的高校進行交流時可重點利用其優勢教育資源,“請進來”合作辦學。而與緬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和越南等英語水平較低、高等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的國家合作重點則是輸出。面對語言互達障礙,除加強孔子學院在東盟國家的漢語推廣外,還要發揮我國非通用語或小語種人才優勢,創新面向東盟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具有本地區特色的“專業+外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如建立通曉東盟語的本土師資隊伍和將本土優勢專業課程建設成各種東盟語教材,專業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雙語、全外語、全中文或用原版外文教材配以中文講解等多種授課形式,以提高我國高校在東盟的合作競爭力。條件成熟時可建立“中國—東盟聯合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喜娟,李梟鷹.東盟著名大學辦學特色探析[J].重慶高教研究,2014(1)

[2]袁媛,白景永.東盟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特點及其啟示[J].繼續教育研究,2012(3)

[3]彭文平.亞洲開發銀行對東盟國家的高等教育援助[J].東南亞研究,2014(5)

[4]張偉遠,傅璇卿.搭建教育和培訓的資歷互認框架:東盟十國的實踐[J].中國遠程教育,2014(5)

[5]張成霞.東盟大學聯盟在促進東盟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作用[J].世界教育信息,2011(2)

[6]黃茜.泰國高等教育本土化策略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6)

[7]Andy Kirkpatrick.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SEAN——A Multilingual Model[M].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1

【作者簡介】鄭惠芳(1965— ),女,廣西平南人,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教授,廣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養殖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碩士,研究方向:水產養殖的教學與研究;李文紅(1966— ),女,廣西平果人,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廣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養殖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方向:水產養殖的教學與研究;程光平(1956— ),男,廣西賓陽人,廣西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廣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養殖與營養調控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方向:水產養殖的教學與研究。

(責編 王 一)

猜你喜歡
東盟東盟國家合作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論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保護古沉船——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古沉船為例
中國和東盟經貿關系前景展望
中國—東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綜述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校地合作促進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