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對大學生就業的推動作用

2016-06-20 00:08楊鵬羅順意張朝紅
大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就業難校企合作模式推動作用

楊鵬+羅順意+張朝紅

[摘 要]校企合作,就是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為目標導向的高等院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其核心是產學合作、雙向參與,實現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企業人才招錄模式的轉變。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對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熬蜆I雙導師”打破傳統模式新格局,“企業班”、“校企俱樂部”助大學生就業起航。

[關鍵詞]就業難;校企合作模式;新型;推動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5-0046-02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和發展概況

所謂校企合作,就是基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為目標導向的高等院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其核心是產學合作、雙向參與,實現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企業人才招錄模式的轉變。

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這對就業產生了較大影響。就業和經濟增長是高度相關的,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能拉動150萬人就業,經濟下行勢必會影響到就業。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傳統行業面臨困境,第三產業、服務業成為崗位增長的支柱。李克強總理在多種場合提到:就業是一切的基礎;最大的民生就是就業;萬眾創新都要先靠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國家政策從多方面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方便。

除了大環境,社會人為因素也會對就業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本科有一定社會能力的畢業生以及有專業技能的職業院校畢業生較受歡迎,大部分高校畢業生遭遇就業尷尬,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差距依舊存在。目前,校企合作模式在歐美得到了應用和推廣,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在中國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我國高校研究和教學系統比較傳統

據調查,我國高??蒲兄饕空畵芸?,科研團隊沒有經費壓力,整體偏向學術科研,這導致科研成果與實際業界脫節,沒有過多的實用性,使得很多企業與高??蒲泻献鞯姆e極性不強。我國高校教學模式同樣創新性不足,課程設置往往根據課時等客觀壓力確定,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不能隨著當今經濟發展模式相應的調整教學體系結構。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在校學生學習的精力都放在了應付考試上,考試結束后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上大學學什么,怎樣將所學轉化成為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多數大學生都沒思考過這個問題。這就造成畢業生能力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的嚴重脫節。

(二)高校缺乏健全的成果轉化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都是以教師發表論文數量、影響因子大小、獲得課題的多少等來評定一個教師的級別的,缺乏將一個科研成果轉化為業界產品的貢獻能力這一重要評價指標。使得高校唯論文適從,疏遠了與實際企業的聯系,形成了學術完全與實際不相干的局面。

(三)管理制度制約導致校企合作走過場

當前傳統的校企合作往往是以高校與合作企業的互相走訪、參觀等形式展開,高校的嚴格管理和學生很難適應企業安全管理標準的矛盾,讓實質性的實習和實踐很難進行,教學環節往往成為“走過場”。同時,企業也缺乏相關的勞務用人制度來規范提前走入企業的大學生,無法提供更多機遇來保障大學生的權益,這也導致校企合作人才崗位不對口,應聘人員難適應企業環境。

二、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對大學生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內企業和大學的合作模式有了一些明顯改變,新的合作案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一)“就業雙導師”打破傳統模式新格局

校企合作模式要激發和調動企業、高校、畢業生的三方積極性,其發展格局就要不單單局限在以“學校為主”,或是要“企業為主”,而是要在“校企聯合滲透”上大膽創新、大膽突破。

企業與高校應積極轉變教學培養模式,勇于創新企業勞務用人機制。企業可以在高校開設相應的課程,針對有意向的學生提供實習以及提前就業協議等機遇,在解決畢業生實習以及就業難題的同時,使畢業生提前接觸崗位、適應崗位,從而使企業、高校與畢業生需求滿足最大化。

校企緊密結合、優勢互補機制,開啟了企業、學校與人才的三贏效益模式。一些企業、高校率先實行此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譬如,山東泰開集團組織勞資部部長劉真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于8月23日簽訂協議,正式建立了新型就業實習基地,9月份該公司就迎來了此校的四名博士、碩士生導師參觀學習。

據一位專業課講師透露,在結束為期3天的參觀學習后,其將回校提出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建議;而企業也將派遣公司業內精英到學校進行面授、指導。學校教師和企業人員的交叉融合模式使學生擁有了雙導師,這深入解決了就業渠道與招聘需求的問題。同時,學校和企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與風險,但也將獲得更大的效益。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模式還很新穎,在教育界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二)“企業班”、“校企俱樂部”助大學生就業起航

近期,很多高校依托“企業班”或者“校企俱樂部”提升就業指導水平。依托企業班模式,一是開展就業指導。企業班通過召開座談會、舉辦講座和素質拓展等提升畢業生求職技能,內容涉及畢業生實習經驗總結、畢業生就業準備和技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個人就業技能提升等。二是進行就業實習。構建起以企業班培訓實習為主體、暑期職場體驗計劃為補充的職場職業培訓體系,每年爭取合作企業提供多個暑期實習崗位。

一般來說,在企業實習過的實習生或者對企業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畢業生在形勢嚴峻的就業浪潮中往往能如魚得水。例如,創維集團與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成立維生素俱樂部,每年寒暑假其都會提供頂崗實習給維生素俱樂部的成員們,平時也會提供公司第一手資訊給大學生,讓成員們更好地提前了解集團,更為未加入俱樂部的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解創維集團的機會。實習結束后,公司提供預錄取函,等表現優秀的畢業生畢業后可以優先錄取。由于校企合作的設置,參與過“俱樂部”或者“企業班”的大學生基本適應了單位的崗位需求,這充分穩定了高校的一次性就業率,而且還降低了大學生工作后公司的離職率,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束語

近年來,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日趨嚴苛。學生就業難反過來也會對社會的穩定和諧造成較大的影響。就業乃民生之本,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2015年,國務院進一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新型的校企合作是穩定就業的重要方式之一,希望社會各界和高校創新方法,聯合滲透培養,盡早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盡早對2016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給予支持和幫助。

[ 參 考 文 獻 ]

[1] 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完善與深化研究[J].職教論壇,2011(7).

[2] 汪晶.試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8(3).

[3] 顏紅霞.企業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創新戰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

[4] 李書平.職業教育加強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責任編輯:陳 明]

猜你喜歡
就業難校企合作模式推動作用
政工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推動作用
淺析背誦輸入對職高生英語寫作的推動作用
高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現狀研究
淺析計算機職業技能大賽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職汽車營銷教學中的應用
呼和浩特高職財經類專業校企合作模式調研報告
以創新為抓手提高雜技教學質量
關于師范類計算機專業“就業難”問題的原因探析
從就業難看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