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春節符號中的藝術美學

2016-06-21 15:27單桃雷張玉
大觀 2016年5期
關鍵詞:象征

單桃雷++張玉

摘要:藝術美學是從“藝術世界”中凝練和升華出來的源初美學形態。[1]談到藝術美學,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是無處不在的,例如在中國民間眾多的傳統節日中,一系列的習俗可以說就充分體現了藝術美學各種不同的形式。春節作為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則更是將藝術美學體現的淋漓盡致。每年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一些其他的少數民族都會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2]這些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無形中就成為了春節的象征符號。

關鍵詞:藝術美學;春節符號;象征

春節特指在漢字文化圈傳統中的陰歷新年,傳統上被稱作新年、新歲、大年等,但在口頭上又常被稱為賀新歲、過年等。提起春節就想到貼春聯、放鞭炮、舞龍燈、耍獅子、扭秧歌等這些充滿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動,為我們的新年增添了無限的樂趣,也在無形之中成為了象征春節的符號。下面就讓我們來真正的走進春節,深入的了解一下與藝術美學息息相關的春節符號。

一、春聯之中蘊含的藝術美學

提到春節,則不得不提極具中國特色的春聯了。春聯,最早起源于桃符而且一直延續到宋代。中國老百姓對貼春聯是一直情有獨鐘的,俗話說的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敝袊嗣褡怨啪陀袠酚^的心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里過的如何,總是會希望未來的一年會生活得更好,因為有這樣美好的愿望所以在新春將要到來的時候,貼春聯恰好就成為表達這種目的的方式。中國人過春節是很講究吉利、喜慶、熱鬧的,于是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便都成為喜慶心理的反映,而此時貼春聯的民俗恰恰強化了人們的喜慶心理同時又渲染了熱鬧的氣氛。

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春聯由上聯、下聯、橫批構成:上聲、去聲及入聲字為上聯;平聲則為下聯,當然也會有例外。紅色的春聯表達出了老百姓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并且烘托出熱鬧喜慶的節日氛圍,也是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民間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春聯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藝術審美。

二、年畫之中蘊含的藝術美學

如果說春聯已經將民間藝術的形式展現的令人驚嘆,那么春節符號中年畫的藝術則更值得一提了。年畫起源于“門神”,也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如今的年畫已經是中國民間美術中較大的一個藝術門類,貼年畫這一活動從早期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神祗的信仰逐漸發展為祈福禳災、驅邪納祥和表達歡樂喜慶、美化裝飾環境的重要節日風俗。年畫不但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而且也是一種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

中國著名的四大“年畫之鄉”分別是:蘇州桃花塢,綿竹年畫村,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無論是題材的內容形式、刻印的技術方式,還是表現的藝術風格,各地年畫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年畫不僅對民間美術的其他門類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與其他繪畫形成相互融合成為一種成熟的畫種,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年畫的畫面普遍呈現為單純的線條、鮮明的色彩、熱烈愉快的氛圍,例如春牛圖、歲朝圖、看花燈,胖娃娃等,并經常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等作為創作題材。其中很多作為春節門畫張貼在門上,寓意著“神祇護宅”的觀念。年畫藝術,可以說是開辟了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等的反映。

三、剪紙之中蘊含的藝術美學

剪紙在中國老百姓眼中大概是春節期間最普及的民間的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剪紙的主要材料是紙,由于紙材料易得、且成本低廉適應面廣而受到大眾的普遍歡迎;其次因為最適合農村女性閑暇時制作,不但可以作為實用物,而且還可以美化生活環境。在我國各地都能見到各種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多種形式的風格流派。剪紙不僅體現出了群眾的愛好及審美,并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層的社會心理特征,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早期的剪紙據考證跟道家的招魂祭靈有著密切關系,杜甫詩中也曾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記載。苗族在當今仍有年節剪出鬼神之形的剪紙貼于門上或牛欄的巫術習俗。早在漢、唐時代,民間婦女即有使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勝、花鳥貼上鬢角為飾的風尚。后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故事,貼在窗戶上、門楣上作為裝飾。

剪紙由于材料比較薄,于是在表達上多用滿幅鋪排勻稱且主體事物相互串連的平面構圖方法,形象多富裝飾性,并且避免大塊留白,反而用精致花紋點綴裝飾主體人物。剪紙的這種表現手法不僅體現出了濃烈的民族氣息,而且擴大了畫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紙的藝術表現力。絕大多數的剪紙都并不追求逼真的表現某一事物,而是將群眾心目中的意象表現出來即可。例如陜西剪紙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極度夸張而成為牛身上的裝飾花紋,既增添了視覺的動感變化,又加強了形式美感。剪紙藝術不但在中國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由于它風格獨特,有較強的審美價值也深受國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四、總結

春節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文化智慧的濃縮,凝聚著華夏各民族對生命的追求和對情感的寄托。春聯、年畫、剪紙等等這些具有較強象征意義的春節符號,都不同角度的體現出了藝術美學的含義,不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民間優秀的藝術類型還有很多很多,然而讓優秀的藝術形式能有更加長遠的發展,則需要我們這代人以及我們的后代共同努力來完成。

【參考文獻】

[1]張澤鴻.藝術美學的當代詮釋[M].湖北:美學論壇,2006.6.

[2]霍建瀛.春節歷史的吉慶記憶[J].今日中國(中文版),2012.1.

[3]吳戈.“學”的位置與“藝”的歸宿[J].北京:藝術教育,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歡
象征
芻議影片《斗?!分械幕恼Q審美
被隱匿的象征
安托瓦內特的悲壯宿命:《茫茫藻?!分屑t色的象征意義
《憤怒的葡萄》:主題與人物形象的探析
電視廣告中象征的運用
《黃色墻紙》的女性主義解讀
從真實影像系統的角度淺析電影《歸來》的審美意蘊
從古典到西洋
泰山神崇拜的民俗學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