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阮演奏中的意境表達

2016-06-21 09:52屈瀟萌
大觀 2016年5期
關鍵詞:民族性聽眾樂器

屈瀟萌

摘要:阮是我國的傳統樂器,具有獨特的韻律和文化。阮的演奏除了傳達出悅耳的音樂和曲調之外,還能表達出豐富的意境,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本文結合阮的發展和特點,分析阮在演奏過程中表達了怎樣的意境。

關鍵詞:阮;演奏;意境

一、引言

阮是漢族的傳統樂器,屬于彈撥樂器的一種。阮音色渾厚圓潤,蘊含民族風味,具有獨特的表現力。中國古詩詞中常見阮的身影,詩人往往通過阮的直接描述或者是對阮所發出的聲樂的描寫來表達詩人當時的感受和情感。阮的發展從古至今不斷變化,演變到今天,除了保留了古色古韻之外,還和現代的音樂風格所結合,演奏過程中的意境表達也更加寬廣。

二、阮的發展和特點

(一)時代性

阮最早是由秦琵琶演變而來,到了唐代才正式的命名為“阮”。后來,經過了晉、宋、元、明、清等一直發展到了現在。所以阮的特點之一是時代性,不同朝代的阮都會在前朝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文化特色、音樂素養以及當時阮的地位和影響加以調整改變,包括阮的結構構成、彈撥方法等方面。

唐朝,阮發展鼎盛,尤其受到皇室貴族和文人墨客的喜愛,因此阮的表現形式多是高雅的。因為受眾的素質決定了阮的內涵。而到了宋朝,阮的結構形式更加的多樣,出現了大阮和小阮。小阮開始在民間瓦舍中流行開來,其表現形式也隨之多樣化,更加的通俗。到了元朝,隨著戲曲的發展,阮開始在地方戲曲、民間藝人中推廣起來,更是衍生出了月琴、雙清等樂器。到了今天,已經發展出小、中、大、低四類阮。所以說阮的發展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演變。這也是為什么阮的形式更加的豐富、多樣的重要原因。

(二)民族性

阮的特點之二是民族性。盡管阮是漢族樂器,但是隨著中國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阮也被其他民族所使用、改變,最終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阮樂器,在演奏過程中,其意境的表達也明顯區別于漢族,具有自己民族的風格。

阮的民族性特點豐富了自身的音樂元素。阮的漢族音樂元素,以阮曲《玉樓月》為例,該曲目的風格特點在于典雅和古樸,其意境是展現了玉樓映月的唐宮夜景,具有典型的漢族歷史和文化特色。再如阮曲《松風寒》,其風格特點是悠遠,再加上特殊的按弦、滑弦技巧的運用,模擬陣陣寒風吹過松林的聲音,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和漢族音樂元素不同,阮的維吾爾族音樂元素獨具特色。新疆的很多樂器都是在琵琶和阮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用阮來演奏維吾爾族的歌曲,也別具風味。比如說《葡萄架下》,其風格特點是歡快,演奏的意境是新疆的自然風光,葡萄成熟,勞動人民翩翩起舞,慶祝豐收。除此以外,阮中的蒙古族音樂元素、侗族音樂元素等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最終豐富了阮的音樂性。

(三)文化性

阮以及阮所發出來的聲音具有自己的文化定位。就目前大眾的普遍認知來看,阮代表的是傳統文化,高雅同時又雅俗共賞。這和吉他、嗩吶等樂器不一樣。尤其是中國的古代,阮一直為文人騷客所鐘意,往往代表了中國音樂的古典美學。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寫道:“掩抑復凄清,非琴不是箏。還彈樂府曲,別占阮家名。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卑拙右桩敃r聽見的阮樂是凄清的,可見阮是能夠傳達奏者情感,影響聞者的情緒的。

而且阮在演奏技法上,除了能夠呈現古典音樂美感之外,還能夠體現中國美學思想中的虛實相生、以和為美、氣韻生動等特點。

阮的發展歷程及其時代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點影響了阮在演奏過程中的意境表達。其所傳達出來的意境和這三個特點息息相關。

三、阮演奏中的意境表達

阮在演奏過程中所發出的美妙的聲樂能夠給人帶來一種奇妙的意境,讓聽眾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而阮所傳達出來的意境主要有四點,分別是個人情感的抒發、時代大環境的慨嘆、民族風格的表現和美麗風光的刻畫。

(一)人情抒發

現代的阮主要用于獨奏和樂團演奏。其中獨奏是表現和抒發演奏者或者是作曲者個人情感的主要方法。聽眾的情感常常會跟著聲樂的變化而起伏,動情時會潸然淚下;激動時會拍手較好;高興時展眉一笑。

阮表達個人情感意境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劉星的《孤芳自賞》。該曲目表現了一個才華橫溢但是懷才不遇的才子的苦悶心情。其中雙彈、打音與摭弦技巧的巧妙運用,增添了音樂的空間感,將人帶入空曠、飄渺的意境中,讓聽眾有種獨愴然而涕下的失意感。而到了后面,彈奏速度的突然加快,表現了才子被壓抑的心情快要爆發的狀態。

(二)時代嘆歌

阮本身就是傳統樂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和演變,阮能夠完美的表達當時當世的時代狀況。一些古曲和現代曲目都會描繪古代的人物、社會、政治以及大的時代背景環境等。

阮曲《滿江紅》根據古曲《滿江紅》創作而來。其所表達的意境就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抗金的故事。全曲可分為引子、慢板、快板、中板、華彩、尾聲幾個部分。既有對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的描繪,也有對岳飛內心情感的刻畫。所以演奏的曲風較為激昂,讓人聽完覺得充滿了斗志。彈奏的過程中講究力度和速度,傳達出的意境更加的直觀。

(三)民族風格

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文化韻味是阮表達的意境之一。演奏者通過阮的演奏將聽眾帶入遙遠的新疆、西藏、蒙古、云南等地,讓聽眾仿佛正置身其中,感受當地民族的文化和風格。

《云南回憶》是一首展現了云南風光,傳達了對云南的懷念的情感的阮曲?!对颇匣貞洝返墓澴喔泻吐蓜痈休^強,曲調十分歡快,展現出云南迷人風光的意境,讓人覺得自己正在參加當地的一場潑水盛會,十分歡樂。而且左手滑音類﹑發音類與表情類技巧巧妙地穿插在右手彈﹑下靠等技巧中,體現了音樂的虛實變化之美,表現了云南回憶和現實的轉換。

《臥室聽風》具有濃郁的新疆維吾爾族風格,表達了新疆美好風格和人民的意境。

(四)美麗風光

阮在演奏過程中表達的意境之一就是美麗的田園風光、山水景色。比如說《天山之春》,其所傳達的意境就是春天來臨時,天山上一片生機勃勃、秀麗旖旎的自然風光。所以演奏者在演奏時,節奏盡量輕快歡樂,其肢體語言也要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起伏,這樣才能完美的傳達出這首阮曲所有表達的內容。

再如《風搖竹》,其所表達的意境就是風吹過竹林,搖動竹林,竹枝和竹葉在風中颯颯作響的畫面。當然其更深層次的意境是以竹喻人,表現竹林七賢如竹一般堅韌不拔的品格。但是這需要聽眾結合相關歷史和背景加以聯想,需要一定的文化素養。就一般聽眾而言,其直觀的感受就是風吹過竹林的景象。

四、結語

阮在演奏過程中的意境表達實際上是和其自身的文化性、民族性、時代性等特點分不開的。而且有些曲目需要聽眾具備一定的音樂涵養和文化素質,才能充分領略和感受其中的意境。

【參考文獻】

[1]劉亞.論民族音樂發展進程中的阮及阮樂[D].四川師范大學,2013.

[2]白玉.阮作品演奏與中國音樂美學的理性思辨[J].藝術教育,2011,(07):91.

[3]孫志鴻.獨立人格文化自覺音響意境——從秦文琛阮組曲的藝術特質說開去[J].音樂創作,2014,(12):16.

猜你喜歡
民族性聽眾樂器
樂器
聽眾
怎樣讓競職演說“挾持”聽眾
樂器也瘋狂
表達心情
休閑一刻
奇妙樂器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藥
奇妙樂器
狗年說“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