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016-06-21 09:52席東明
大觀 2016年5期
關鍵詞:主體學會師生

席東明

學會學習,是指學習者在把握學習規律的基礎上根據學習內容、學習情境、學習條件、個人特征等因素自覺主動地選擇學習方法,組織調控自己學習活動的能力。在當今的教學活動課改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熱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強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變革傳統教學方式。我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關注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充分感知、理解和記憶,從而牢固掌握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培養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營造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氣氛,解放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核心,是知識的擁有者、道德的裁判者。長期以來形成的“師道尊嚴”,使教師高高在上,缺乏對學生應有的尊重和關愛,隔絕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滿堂灌模式,以氣氛死板、單調的課堂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效果也不佳?,F代的師生觀認為,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雙主體”活動,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自覺主動獲取知識的活生生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內因;教師也不再是知識的權威發布者,去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而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促進者。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平等的、雙向的交流和合作,教師必須學會尊重學生,學會真心傾聽學生說,要“蹲下來與學生交流”,努力為學生學習提供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只是考慮怎樣講好課,而是考慮怎樣才能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怎樣引導學生自我獲得知識、怎樣引導學生把學習作為一種自我需求,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

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源泉是對知識的好奇和需要。滿足這種需要的過程是有目的的認識和掌握知識的過程,“需要”在情緒上的表現是興趣,而興趣則表現在學生不斷探索客觀規律的自我要求。這是學生把自己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使知識形成結構的內在動力。我認為,培養持久學習興趣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在學期初的第一節課開始,就應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充分的了解,以教材本身的豐富內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愿望,不斷地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2、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設問、質疑、釋疑、不停頓的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和集中。如:上課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進行思想的火花;允許學生和老師爭論;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認為?你的看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等”鼓勵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贊揚肯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3、改革評價手段。除傳統的筆試外,還應該采用口試、競賽、小論文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評價方法。例如經常以“很好!”“很有創意”“你真會動腦筋!”等語氣贊揚學生的觀點。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價值判斷,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盡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4、對學生的訓練要嚴格,規定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按時按質,保量完成。5、課堂教學突出一個“新”字,努力采取多樣化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巧妙運用具體的激趣方法。例如:創設情境、巧妙設疑、藝術語言、課前演講辯論等等。

二、注意指導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方法是學習的金鑰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忘記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边@里“所剩下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所指的科學素質中的學習能力?!叭藗冊诩毠澅坏笕匀粦撚洃浀闹R洞察力和技巧”。這種主動學習的求知能力才是我們教師孜孜以求的讓學生受用一輩子的東西。如何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其中最主要是培養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

三、調動多方面積極因素,實現多元互動是培養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構成整個課堂教學系統,只有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有機、和諧的統一整體。知識經濟時代、科技創新越來越來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生存。課堂教學必須充分注意利用多種渠道,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努力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材與社會之間、課堂與課外之間的多元互動。

四、在重視學生“學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決不可忽視教師“教的主體地位”

針對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不少教師忽視了教師自身“教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空間過多的還給學生,使學生在主動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情況無從適從,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大量時間被浪費。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教師“教的主體地位”,我認為,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學生實際以及教學內容而定,對于理論性較強、學生理解上有較大難度的知識,該講的一定要講,并且要講透徹;教師應注重講解知識的重點、難點,對于知識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原理,教師要更清楚地歸納總結。

學習化社會意味著人人、時時、處處都可以學習,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會學習,學會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用嶄新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以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對于正在接受基礎教育的中學生來說,在學習前人留下來的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有學會主動學習,才能去創新,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師生共同的努力,新時代的教師不但要研究如何傳授給學生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培養學生掌握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

猜你喜歡
主體學會師生
論碳審計主體
磨課活動中多元主體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謂“主體間性”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作品展示
學會分享
首屆“接班人”杯廣西中小學師生書法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租賃房地產的多主體貝葉斯博弈研究
麻辣師生
學會分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