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當代青年如何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6-06-21 09:52練精輝
大觀 2016年5期
關鍵詞:當代青年實現貢獻

練精輝

摘要:青年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支柱,青年人擁有偉大的理想和報效祖國的熱情。中國夢的實現是中華民族走向富強民主的象征,身為當代青年,應當以知識武裝自己,以能力貢獻社會,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诖?,本文淺談當代青年如何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當代青年;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中國夢是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是實現民族復興最美中國夢,同時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人的共同夙愿。青年人是社會發展的支柱,當代青年實現中國夢,需要具有較為扎實的知識,強大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新思想。實現創新科技強國,需要當代青年不斷的鍛煉自己的意志,提升自我能力素質。

一、當代青年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當代青年實現中國夢,并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需要提升與培養當代青年的社會責任感。當代青年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擁有良好的校園教育以及知識基礎,因此,對于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培養需要與校園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從青年個體出發,培養青年人內心社會責任感,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培養當代青年學會“負責任”。在此階段的社會責任感培養主要著力于對青年人的人生價值觀糾正,使得青年人認識到什么是責任,并將青年人的責任與社會進步、民族富強相結合[1]。

教育者在對青年人進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環節中,一方面通過道德規范來約束其行為,另一方面需要通過道德行為感染青年人,使其深刻的認識到自己身上的歷史使命。而真正激發當代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主要通過兩各階段來實現:第一,社會責任感的內化階段;第二,社會責任感的外化階段;當代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內化是指,幫助青年人明確責任感,理清每一個青年人在社會中、民族中乃至國家中的位置,認清社會責任感與自身的關系。換言之責任感的內化實際上是讓青年人自己扛起責任;而社會責任感的外化是在責任感內化的基礎上,指導青年人付出行動,對社會負責。

二、當代青年應有的奉獻思想

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發展的希望,青年人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青年人在認清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后,需要付諸于行動奉獻社會,服務于國家。奉獻思想是當代青年人實現中國夢的必要因素,那么該種奉獻思想并不是說盲目的為社會發展獻身,而是盡力而為,借力發揮。

當代青年人的盡力而為,是在自己現有的能力基礎上,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一環節中,首先需要當代青年人認識自己,審視自己。青年人要“知己”,然后在“知彼”,在“知己”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學習中將自己的錯誤改正;其次,在社會發展的大潮中,不甘于平庸,拾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以一人之力量,帶動多人之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就是當我們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時,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切期待時,身為中國人,身為當代青年,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我們必須一往無前、再接再厲,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p>

當代青年人的借力發揮,需要借助社會發展的形式,將青年人的想法與青年人的熱情,融入到國家建設進程中,有一份光散一份熱,奉獻于科技建設[2]。

三、當代青年應有的科技創新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與進步的核心要素,創新讓我們不因小利而沾沾自喜,創新讓我們不因窘境而自卑。創新就像一股新鮮的血液,帶來新的希望與明天。作為當代青年人,實現中國夢創新是第一要素,科技發展離不開創新,以科技強國能夠幫助中國提升國際地位。對當代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對其灌輸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使得當代青年人能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使青年人能夠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承者以及時代的開拓者。

創新同時還是一個時代的本質特征,引導青年人敢于思考,與時俱進,勇于研究課題,在新的思路和新方法下,研究出新的科學技術。當代青年的創新力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而是需要在教育中逐漸滲透科技創新理念,引導學生養成創新意識。在高校人才培養中,高校以教育創新為目的,在教育環節中培養實踐創新,知行結合,自覺的將創新人才培養融入到中國夢實現進程[3]。

四、結語

綜上所述,青年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青年人具有靈動的思想,洋溢的熱情,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宏偉愿景,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中國的發展強大不可逆轉的時代強音。青年人需要擔當其社會責任,將知識創新加入到科技研發中,實現科技強國。

【參考文獻】

[1]鄭士鵬.當代中國青年社會責任感及其培養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2]鄧陽.“中國夢”與當代青年歷史使命教育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

[3]胡亞英.“中國夢”與當代青年歷史使命研究[D].中北大學,2015.

猜你喜歡
當代青年實現貢獻
捐書之爭
論網絡環境對當代青年的影響
當代青年社會責任品格的培養研究
“一帶一路”與青年社會責任
辦公室人員尚需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蘇州信息學院教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淺析鐵路通信傳輸的構成及實現方法
5月CPI上漲,煙民有“貢獻”
幽默“三十六計”(中)
貢獻大小不決定于工作崗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