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節能:循環經濟發展的驅動因素分析

2016-06-22 01:50董鎖成于會錄李宇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6年6期
關鍵詞:科技進步

董鎖成 于會錄 李宇

摘要

工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領域,工業節能則是衡量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不同的工業行業的能耗效率是不一樣的,優化工業結構即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業的比重而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業的比重會產生一定的節能效果;提高工業行業的能耗效率能夠產生明顯的節能效果,而科技進步則是提高能耗效率的主要途徑。循環經濟的外部性原理說明,具有正外部性的經濟活動因為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經濟活動主體缺乏投資熱情,這類經濟活動會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的現象。工業節能如果是存在正外部性的經濟活動,則也會存在發展動力不足現象。工業節能的正外部性會表現在工業節能和工業的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上,即工業節能并不能促進工業利潤總額的增長,兩者甚至會有負相關關系。在上述論斷的基礎上,本研究分析中國工業結構變動的節能效果以及工業節能和工業利潤總額的關系。方便起見,將工業節能的途徑區分為結構調整節能和循環經濟節能兩類,分別探討兩類途徑對中國工業節能的作用。依據循環經濟與科技變革之間的關系,將工業行業分為A類循環經濟行業和B類循環經濟行業,并推斷A類行業的節能量同利潤總額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B類則呈負相關,進而運用面板數據分析技術驗證上述論斷。如果工業節能具有正外部性,則B類循環經濟行業應該明顯多于A類。研究結果表明:從2006年至2013年,中國工業結構調整的節能效果非常微弱,中國工業節能主要是通過發展循環經濟而取得的;循環經濟具有正外部性,大多數行業的節能量與利潤總額呈負相關關系;A類和B類工業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和發展動力存在明顯差異;科技進步在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建議,政府在推進工業節能工作的時候,應實施有差別的產業政策,相比于A類循環經濟行業,對B類循環經濟行業應給予更多政策優惠;提供循環經濟補助資金和發展循環經濟公共技術是提高工業節能效果的兩大重要政策工具。

關鍵詞工業節能;工業行業;正外部性;結構節能;循環經濟節能;科技進步

中圖分類號F0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6)06-0027-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6.004

企業、政府、公眾是循環經濟的三大行為主體[1]。對于工業經濟來說,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兩大責任主體則基本只包括企業和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者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受生產成本、效益的約束。由于循環經濟具有正外部性,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邊際私人收益與邊際社會收益不一致,其并沒有獲得自己創造的全部收益,而是向社會無償地轉讓了部分收益,這是一種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現象,會導致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動力不足[2-3]。實踐中,部分發展循環經濟的工業企業出現的“循環不經濟”現象(如貴糖和魯北化工)正是這種規律的典型表現[4]。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增多,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事實表明:發展循環經濟任重道遠。朱方明等認為,我國工業企業循環經濟實踐推進困難,主要是因為工業企業無法在循環經濟開展過程中實現價值循環、成本沒能得到補償、投資不能獲得回報所致[5-6]。但工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動力不足的現象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行業或企業。有大量研究和報道表明,某些工業企業實現了發展循環經濟和經濟增效的雙贏[7-11]。綜上所述,發展循環經濟和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之間并不存在固定的關系,對某些行業來說,兩個目標可能會存在一定的沖突,而對另一些行業來說,兩者則可能會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為促進循環經濟健康發展,政府對這兩類行業應該制定不同的產業政策。

依據外部性原理,對于具有經濟負外部性的經濟行為,通過征收庇古稅,可以將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進而消除負外部性所帶來的影響[12];同理,對于具有經濟正外部性的經濟行為,政府可以制定資金補償和激勵性的財稅政策,消除正外部性所帶來的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動力不足問題,而這也是政府在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應該承擔的責任[13-14]。作為宏觀經濟運行環境的提供者和維護者,從一定程度上說,政府充分發揮經濟管理和調控職能可以影響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趨向和發展水平。

從工業的結構入手,探索不同類型工業行業的節能水平同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和行業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對制定有區別的產業政策,推進循環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研究方法

1.1工業節能途徑辨別

為便于探討循環經濟在工業節能中的作用,將工業節能的主要途徑分為兩類:結構調整節能和循環經濟節能。前者是指在能耗效率(單位能耗所創造的工業產值)不變的條件下,通過增加能耗效率高的行業的產值在整個工業中的比重并降低能耗效率低的行業的產值比重,從而實現節能的目標。后者指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通過貫徹3R原則實現綜合能耗量的下降。

一般認為,工業節能的主要途徑包括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科技創新和提高管理水平[15-16]三種。為方便起見,本研究把科技創新和提高管理水平都納入到廣義的科技進步范疇。這樣,工業節能的主要途徑也變為兩種:調整產業結構和科技進步。這種分類方法與前一種方法的唯一區別體現在循環經濟和科技進步上。

一般而言,經濟學中的科技進步包含兩個不可分割的含義:一是技術本身的變革、發展;二是技術變革對經濟增長產生的作用[17]。也即是說科技進步是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技術變革。但現實經濟中存在能夠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但卻不能提高(甚至降低)企業經濟效益的技術變革,這種現象可以用循環經濟的正外部性來解釋。如果工業節能效果是依靠科技進步取得的,則在增加行業節能量的同時也能夠增加行業利潤;如果工業節能效果是依靠能夠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但不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技術變革而取得的,則行業節能量的增加就會影響行業利潤的增長。

考慮到科技變革的這兩種情況,可以將全部工業行業分為兩類,A類循環經濟行業和B類循環經濟行業。前者是循環經濟和科技進步緊密結合的類型;B類是循環經濟與不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可以提高循環經濟水平的技術變革相結合的類型。對于A類循環經濟行業而言,因為循環經濟和科技進步緊密融合,行業節能是在科技進步的條件下取得的,行業節能量與行業利潤總額應該呈正相關關系,即相互促進的關系;對于B類循環經濟行業,則兩者呈現負相關關系,即此消彼長的關系。

猜你喜歡
科技進步
淺析技術創新助推企業經濟增長
科學技術進步對人力資源開發的影響
科技進步與創新對物流管理的影響研究
基于勢分析的哈爾濱市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
科技進步條件下勞動形式的劃分
科技進步與創新對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推動作用
科技進步在沈陽市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