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美影視作品中耶穌形象的研究

2016-06-23 02:06賈虹源高鑫涔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影視研究

賈虹源,高鑫涔

(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

英美影視作品中耶穌形象的研究

賈虹源,高鑫涔

(北京師范大學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875)

【摘 要】以耶穌為主人公的英美影視作品通常反映西方人文精神內核,傳播其宗教觀念與普世價值。本文對相關影視作品進行分析,從拍攝原因、拍攝方式、文化影響等方面探索研究英美影視作品中的耶穌形象。筆者多方考量,評價影視作品中耶穌形象的神性程度,探究神性程度與影視作品評分的關系。影視作品中不同耶穌的形象塑造背后有諸多文化原因。理解其中原因,有助于了解英美兩國世俗宗教文化,認識西方國家價值觀與價值體系,為跨文化交流提供便利。

【關鍵詞】耶穌形象;人神二性;影視;研究

一、英美影視作品中耶穌形象的定義與影視作品篩選

(一)耶穌形象定義

影視中的耶穌基督形象分為兩類:基督形象和耶穌形象[1]。描述基督形象的影視通過影片主人公或其他人物類似耶穌的行為傳達其精神?;叫蜗蟪霈F在諸多英美影視作品中,如《黑客帝國》和《阿凡達》中的男主角。描述耶穌形象的影視資料則主要講述耶穌的故事,以耶穌生平為核心,塑造耶穌本身形象。本文即研究耶穌形象。

(二)影視作品篩選標準及結果

參照關鍵詞定義與權威影視網站分類,筆者制定出相關的篩選標準,從網站評分數值、評分人數,電影類型、片長,以及耶穌角色出鏡時長等方面進行篩選,選出如下展現耶穌形象的影片:《耶穌傳》(1999年版)、《耶穌傳》(1979年版)、《萬王之王》、《萬世流芳》、《耶穌受難記》、《基督最后的誘惑》、《拿撒勒的耶穌》、《上帝之子》、《萬世巨星》(1973年版、2000年版、2012年版)。

二、英美耶穌形象影視作品拍攝原因

(一)宗教信仰

部分電影因導演個人的宗教信仰而拍攝,如《拿撒勒的耶穌》和《耶穌受難記》?!赌萌隼盏囊d》導演弗朗哥·澤菲雷利意圖拍出平和的耶穌,他自述這部電影讓他得以實現長久以來的夢想——向世人呈現一個于古于今都不會與他的人民為敵的耶穌形象[2]。導演還稱受到1965年“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的啟發,特別是其中關于對猶太教態度的內容[3]。為此,他盡力依照《圣經》寫作時間,還原耶穌生活的猶太社會與文化環境,且未將耶穌之死歸罪于猶大?!兑d受難記》的導演梅爾·吉布森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其作品有歷史縱橫感、思辨色彩,耶穌形象趨于傳統。

部分講述耶穌形象的影視作品由基督教團體資助拍攝,如1979年的《耶穌傳》源自美國InspirationalFilms的“創世記計劃”。該公司投拍了一系列基于《圣經》的宗教電影,《耶穌傳》是其中之一。

(二)文化傳統中的英雄崇拜

英美文化源自古希臘?!秺W德賽》和《伊利亞特》等希臘神話多以英雄視角記述歷史,表達了對英雄的崇拜。耶穌是宗教圣人、英雄,展現耶穌形象的影視作品契合英美社會英雄史觀。

(三)世俗宗教思辨精神

隨著民族國家的建立及宗教改革,西方社會的宗教逐漸世俗化。宗教逐漸失去了在社會政治、文化等領域的權威地位,轉向獨立,宗教懷疑精神興起。以《萬世巨星》為例,歌詞唱到:“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你認為除卻自己還有誰是上帝的選民?你所在的天界可如佛經記載居有佛陀?穆罕默德是真能移山還是形象公關?你是有意受難死亡還是偶然失誤?”字里行間涉及關于耶穌人神二性的討論,以及對三大宗教的質疑思辨。

三、英美耶穌影視作品拍攝過程

(一)文本選擇

學者普遍認為,《新約》四福音書中以七個神跡為線索的《約翰福音》側重耶穌神性,“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John20:30)?!薄恶R太福音》《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則因記事次序、用字結構、內容觀點等方面頗為相似,合稱為“符類福音”或“對觀福音”?!胺惛R簟敝?,《路加福音》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等世俗問題,是最突出耶穌人性的福音書。

展現耶穌人性的作品主要參考“符類福音”,展現耶穌神性的作品則主要參考《約翰福音》。以《拿撒勒的耶穌》為例,影片參照《約翰福音》拍攝耶穌在猶太教堂讀經、行神跡復活拉撒路等情節,還特別讓耶穌在受審時自證為彌賽亞,展現神性。但影片也參考了“符類福音”,從《路加福音》中選取了諸多情節。如此選取參考文本,巧妙平衡了影片中耶穌形象的神性與人性。

(二)耶穌視覺造型

傳統耶穌形象源自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圣像畫,其中的耶穌是理想化的形象:高大偉岸、臉型瘦長,一身白衣,頭發或卷曲或筆直,頭發長度較短或齊肩,頭部有光環等超自然元素。此類圣像化耶穌造型出現在諸多影視作品中,塑造耶穌的神性。在《耶穌傳》《耶穌受難記》等影片中,耶穌造型與傳統圣像畫基本相同,只在著裝上注意服裝質料,讓演員身著白色或灰白色麻布衣服。近年來,隨宗教學與人類學研究的進展,耶穌形象略有變化。如《上帝之子》劇組根據人類學家對公元1世紀典型猶太人頭骨的研究,挑選了臉頰相對較寬、鼻子更為挺拔的演員飾演耶穌,此行為不失為呈現耶穌形象的新角度。

去圣像化的造型擺脫了耶穌莊嚴神性的一面,弱化了他“非同尋?!钡氖ハ駳赓|[4],突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2000年版的《萬世巨星》部分場景中,耶穌身著白色背心。2012年版的《萬世巨星》中,耶穌穿白襯衫、戴軍用身份識別牌,頗有現代時尚氣息。

(三)鏡頭與光的神性表達

1.鏡頭運用

影視作品常用仰拍鏡頭、特寫鏡頭等來表現耶穌的神性,例如《拿撒勒的耶穌》中,耶穌形象的特寫鏡頭往往是演員微微仰視,鏡頭仰拍,仿佛觀眾在注目人子,人子在仰望上帝一樣。兩重仰望,讓觀眾感受到“冥冥之中自有神明”。

2.光線運用

光與基督教神學密不可分?!秳撌兰o》(Gen1:1)中即有“神說:‘要有光?!陀辛斯??!笔W斯古丁從神學的角度提出了光照論:“真理以光的形式照耀出來,光照是人類獲得真理的途徑?!保?]基督教賦予耶穌神子地位,光與耶穌形象自然密不可分。

用自然光、頂光代替中世紀圣像畫常見的頭后圓形光環,展現耶穌的神性,是影視作品中塑造耶穌形象的常見手法?!兑d受難記》結局,一片寂靜中,墓穴石門打開,陽光逐漸照射到墓穴內部,耶穌緩緩起身,走向光明,寓意神子復活?!赌萌隼盏囊d》在拍攝受鞭刑的耶穌面見羅馬總督彼拉多這一場景中,大膽使用逆光。耶穌飾演者從一片耀眼光芒中走出,容貌憔悴而神色堅毅,給人以極大的震撼。

(四)神性與人性

1.神性與人性表達

影片對耶穌神性的呈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光的運用;對神跡的呈現,如起死回生、盲人能見、瘸子能行等;耶穌形象在母子、親友關系上互動較少,如耶穌說“我的母親在天上”;耶穌與十二門徒師徒情誼淡漠等。

對耶穌人性的塑造主要體現為:耶穌面部表情十分豐富;凸顯肢體沖突;言辭相對直白。耶穌的人性在影片《基督最后的誘惑》中得到顯著體現,片中耶穌情感異常豐富。

2.選擇定位

經歷多次教廷宗教討論,耶穌不只具有上帝意志,而是兼具人神二性的觀點被人們廣泛接受。筆者進行情節和鏡頭分析,并綜合多方觀點,對每部影片中的耶穌形象神性程度進行了評分,將評分定為x軸,分值為0-10分,分數越高,神性程度越高。

3.耶穌形象神性程度與影片評分關系

筆者參照IMDB與豆瓣網站對各影視作品的評分,兩評分相加后取平均值得到影視作品的綜合評分,定為y軸,得到圖1。利用以上數據,筆者對耶穌形象神性程度與影視作品綜合評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繪制圖2。

筆者得出如下結論:在人神二性中盡可能中庸的影視作品最受觀眾歡迎;對耶穌形象的塑造略偏人性或略偏神性的作品評分最低;處于極端的影視作品,即耶穌形象極為人性或極為神性的分數,綜合評分略低于中庸的影視作品。而影視作品中的耶穌形象極度神性化,會令大部分普通觀眾會有陌生感、疏離感,難以引起共鳴。

圖1 影片耶穌形象神性評分與影片綜合評分統計

圖2 耶穌形象神性程度與影片評分關系

四、英美耶穌影視作品的文化影響

(一)影視產業

一方面,電影公司對相關影視作品進行多版本剪輯,在院線上映電影并發售珍藏版、藍光版等多版本光盤以及周邊產品,借助宗教題材影視作品創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影視作品將《圣經》文字具象化,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有利于觀眾對宗教人物形象有直觀的認識。例如1979年版《耶穌傳》已被譯為近千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傳播。我國國內有普通話、粵語等多個配音版本。

(二)流行文化

耶穌形象影視作品塑造了宗教流行文化,與世俗文化互動并相互影響。2012年版的《萬世巨星》中,時尚元素、時代元素隨處可見:影片開場即通過大屏幕播放記錄世界各地街頭暴力示威的新聞視頻;耶穌被捕后身穿橙色囚服,有流行文化象征;劇中多處可見現代電子設備;《希律王之歌》響起時,耶穌坐在嘉賓席上,大屏幕顯示“耶穌是騙子還是彌賽亞”的“觀眾投票結果”;關注“十二門徒”這樣的常用于社交網站話題的字樣出現在大屏幕上等等,這些細節讓觀眾倍感有趣,活躍了現場氣氛,也打造了一個時尚的耶穌形象?!兑d受難記》用影像呈現耶穌受難的血腥場面,給觀眾沖擊影響極大,激發更多人到耶路撒冷苦路十四站,推動了宗教尋根文化的發展。

(三)文化反思

影視作品中各異的耶穌形象,特別是極為人性化的耶穌形象,引發了觀眾的討論,以及對宗教的懷疑與反思。同時,部分影視作品也引起了社會爭議。

一些宗教團體譴責《萬世巨星》及相關影視作品。究其原因,引用詞作者蒂姆·萊斯的話:“這是因為我們不視耶穌為神,而只是將他視為一個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出現的合適的人。我們基本是嘗試在講這個故事時將耶穌視為一個凡人。我認為這種視角更體現他的偉大之處[6]?!币恍┗酵接X得如此言論是在褻瀆神明,并對劇中對猶大的同情表達了不同的觀點,認為劇中一些對于耶穌的批評過于冒犯[7]。一些猶太教徒則認為這部音樂劇將耶穌之死大部分歸咎于該亞法和亞那兩位猶太教祭司,強化了反猶主義。

《耶穌受難記》則引發更大爭議,該片在美國影片分級為R級,片中許多血腥暴力的鏡頭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一些觀眾在觀影時感到身體不適。部分影評人認為,影片弱化彼拉多的暴力形象,丑化猶太人的形象,將猶太人刻畫為喪心病狂的暴民,將殺害耶穌的罪名加到他們頭上,具有反猶傾向。

觀眾對相關影視作品的討論和爭議多集中在耶穌神性與人性的塑造以及反猶問題方面,展現了觀眾透過影視作品對宗教文化以及世俗文化的反思。

(四)英雄新崇高美學

1.耶穌本身形象塑造

相關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對耶穌人神二性的探討建構了基于人性的新崇高觀念,即耶穌“是真上帝又是真人,具神人二性,兩者不相混亂,不相交換,不能分開,不能離散[8]?!边@一觀念看似削弱了耶穌的崇高性,但這種表面上的不完美卻成就了耶穌在觀眾心中的完美形象。

2.對超級英雄電影的影響

超級英雄形象創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耶穌形象的影響。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等電影中,超級英雄不論身份背景、個人能力,都走了“多為善事,自我受難,拯救世界”的道路,契合耶穌形象。借助宗教形象,超級英雄電影創作增強了對超級英雄崇高美的塑造,如《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洪水將難民困在孤島,超人逆光從天而降,伸出援手,儼然天神。同時,以超人為代表的部分超級英雄,還探討了“偽神”問題,走上了宗教反思的道路。

五、結語

耶穌是人?是神?還是兩者兼具?這是英美影視作品在塑造耶穌形象時面臨的核心問題。關于耶穌基督一志論抑或兼具人神二性的爭議自古有之,教廷曾召開如拉特蘭會議等宗教會議討論這一問題[9]。認可耶穌兼具人神二性的基督學逐漸占上風,觀點在西方國家受到廣泛認可。目前,英美影視作品中的耶穌形象基本參照《圣經》,大多數作品選擇在人神二性中側重其一,極少數則或中庸平衡,或劍走偏鋒,取其一極。

毋庸置疑,每種選擇都有其獨特考量。人性耶穌的角度可塑性強,影片類型寬廣,更有利于結合流行文化,探討世俗問題,反映一定社會思想,也更能讓普通觀眾產生共鳴,體現耶穌的偉大之處;神性耶穌的角度體現傳統宗教觀念,有宗教精神指引作用,為部分正統宗教人士所喜愛;人神二性中庸的角度符合梵蒂岡教廷主流天主教思想,易于塑造包容、平和的耶穌形象,不易煽動反猶情緒,又能得到教會、媒體和觀眾多方認可與贊許,可在重要宗教節日播放。綜合多方評價,中庸或偏向人性化的影視作品中耶穌形象更受觀眾歡迎,但是極端偏向人性化則容易引起宗教爭議。

對不同耶穌形象的認同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英美三國部分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特別是對經典英雄形象的認知。這一認同度為我國圣賢或英雄人物傳記電影在英美兩國的海外發行提供了參考,同時該認同度也有助我們了解認知英美兩國世俗宗教文化,增進尊重理解,以便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流中獲得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Malone P.Screen Jesus Portrayals of Christ in Television and Film[M].The Scarecrow Press,Inc.,2012.70.

[2]Zeffirelli F.Franco Zeffirelli's Jesus: A Spiritual Diary[M]. Harper & Row, 1984.3.

[3]Tatum W B.Jesus at the Movies: A Guide to the First Hundred Years[M]. Revised Version ed. Polebridge Press,2004.138.

[4]黃磊.1970年代以來“耶穌電影”的后現代創作[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5]趙敦華.基督教哲學一千五百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Time Magazine.1970.

[7]Church F F P. Some Things To Consider Before You Attend Jesus Christ Superstar[Z].2015.

[8]伯克富.基督教教義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49.

[9]休謨.英國史I:羅馬——不列顛到金雀花王朝[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45-46.

中圖分類號:J9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130-03

作者簡介:

賈虹源(1995-)、高鑫涔(1995-),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在讀。

指導教師:王廣州副教授

猜你喜歡
影視研究
影視展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中國影視如何更好“走出去”
對中國影視獨特的愛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