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富課堂教學內涵提升音樂人文素養

2016-06-23 22:44朱曉琴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古箏首歌旋律

朱曉琴

音樂作為一門規范性的感性學科,能夠將人的內在情感表達出來。而當下由于小學生接觸到的事物非常多,思維方式也比較迅速,因此在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時候,就需要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注重審美教育,激發學生興趣,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了解多元化音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來學習音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滲透審美教育,提高理解能力

審美教育與認知教育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是通過感知來抓住形式,然后再對其深層次的含義進行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將單一的音樂教學逐漸向審美教學進行滲透,尤其是對音樂中所蘊含的民族意識和時代精神進行體會。在進行中西方音樂比較分析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對西方音樂的矛盾性、交響性和東方音樂旋律性、平和性進行比較,在審美教育中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以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九冊《外婆的澎湖灣》的教學為例。

師:每個人都有最親的人,也會有回憶的事,回憶起這些人和場景的時候就會覺得十分的開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外婆的澎湖灣》,這是歌唱家潘安邦家唱給外婆的一首歌,同學們你們對這首歌有多少了解呢?

生1:這首歌描繪了臺灣澎湖灣的美麗風景。

生2:也表現了作者和外婆之間那種濃厚的感覺。

生3:我聽這首歌的時候,仿佛就回到了小時候,小的時候無憂無慮,只有快樂,我覺得非常的開心。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首歌還是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唱這首歌,在學習的過程來感受澎湖灣的美。

(然后在輕快的旋律聲中,教師帶領學生開始這首歌的學習。)

師:這首歌中將澎湖灣的種種美景體現了出來,那么是通過哪些地方來進行體現的呢?

生1:我覺得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就非常的美,“晚風輕拂澎湖灣,海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墻上”,這些場景雖然很簡單,但是卻能夠讓人安靜下來,我也想去澎湖灣看一看那里的美景。

生2:我覺得歌詞中“一遍遍懷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弊屛矣X得很溫馨,這種和親人在一起的感覺是最美好的,小時候我也喜歡和外婆一起去河邊玩。

生3:我很喜歡這首歌的旋律,輕快溫馨,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忘掉煩惱。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那么還有人知道關于這首歌的背景故事嗎?

生1:我知道,我在課前預習的時候對這首歌背景查找了資料,演唱者潘安邦在1990年演唱會的時候,突然受到外婆去世的噩耗,此時潘安邦就非常地傷心,在臺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的時候,一度情緒失控,三次都無法跟上旋律,可見演唱者和他的外婆之間存在著多么深厚的情感。

師:沒錯,我們在對一首歌進行欣賞的時候,不僅要學習表面的旋律,還需要對整首歌的背景和內涵進行了解和學習,發現歌曲中所蘊含的美。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家喻戶曉,旋律優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積極參與到其中,因此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對這首歌的旋律和歌詞進行學習,同時讓學生對歌曲的背景進行學習,這樣對這首歌的理解就會更加透徹,對演唱者和外婆之間的情感的把握也會更加準確。

二、學會鑒賞音樂,提升藝術修養

藝術修養是人在進行藝術感知、理解、想象以及創造的時候所具有的審美心理特征。而藝術修養對學生人格和生存質量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更容易理解生活的本質,也能夠更好地理解人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重學生的藝術修養的提升,將音樂教學和藝術修養的提升結合起來,讓學生站在較高的角度來欣賞音樂,這樣才能夠體會音樂的內涵。以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九冊《漁舟唱晚》的教學為例。

師:今天呢,我們來學習一種中國傳統的樂器——古箏。

(然后教師將古箏呈現給學生看。)

師:同學們,你們對古箏有多少了解呢?喜歡古箏的音色嗎?聽過哪些古箏的曲子呢?

(同學們表現出為難的神情。)

師:沒關系,以前對古箏不了解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古箏,現在老師先給同學們彈一段古箏的曲子,同學們來欣賞一下古箏所帶來的美感。

(然后教師給學生彈奏了一曲《漁舟唱晚》。)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古箏演奏出來曲調如何,對《漁舟唱晚》這首古箏曲又有多少了解呢?

生1:《漁舟唱晚》是由婁樹華、曹正共同來譜曲的。

生2:《漁舟唱晚》是一曲河南古箏曲,在樂曲中將碧波萬頃的湖面、漁民悠然自得的景象表現了出來。

生2:這首歌還被用在了以前用在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漁舟唱晚》這首古箏獨奏曲是對古曲《歸去來辭》進行改編以后形成的一首傳統古箏曲。曲名是出自于王勃《滕王閣序》中的“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p>

生1:在聽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夕陽下的湖面,豐收的漁民,揚起的白帆,在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讓人久久不愿離開。

師:那么下面老師對這首古箏曲再進行彈奏,同學們來進行分段,看看各個部分的旋律都是怎樣的?

(然后教師對《漁舟唱晚》又重新彈奏了起來。)

生1:這首古箏曲應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抒情的部分,因此旋律比較慢,描繪的夕陽下萬頃碧波的場景;第二部分音樂的旋律就加快,表現的很熱情,將漁民們歸來、相互問候、乘風破浪的喜悅之情表現了出來;而第三部分是通過快板的方式來對陰雨而進行呈現,在旋律的變換中,運用了音型模進和變奏手法,將蕩槳聲、搖櫓聲以及浪花飛濺的場景表現了出來。而且隨著音樂不斷向前推進,力度也在不斷增大。

古箏曲對小學生來說難度往往較大,但是音樂的學習不僅是進行快餐式音樂的學習,還需要讓學生學習一些藝術造詣比較高的音樂,古箏曲就是的很好的教學素材,學生通過對古箏曲的內容和旋律進行分析,就會了解如何來進行樂曲鑒賞,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總之,我們要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內涵,激活學生對音樂的喜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朱慧.巧用新方法激活小學音樂課堂[J].基礎教育研究. 2015(24)

[2]劉艷波.真實讓音樂課堂如此美麗[J].中小學音樂教育. 2015(11)

[3]趙冬.多樣化教學,構建全新的小學音樂課堂[J].新課程導學. 2016(01)

猜你喜歡
古箏首歌旋律
不為我們而作的歌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給你的信
鮮紅的紅旗是首歌
如果還有明天
7月,盛夏的旋律
第一次彈古箏
大地的旋律
我愛古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