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

2016-06-23 23:10夏彩云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唱歌多媒體技術利用

夏彩云

音樂是初中課程中用于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具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對初中音樂教學進行優化便成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科技不斷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的現下,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漸開始應用于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為當前的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在這樣的背景下,便可考慮將初中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由此實現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首先,初中音樂是一門對于視覺、聽覺感官沖擊具有較高要求的學科,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實時演播功能可有效實現視覺、聽覺的同步教學,由此可實現學生學習體驗的進一步強化;其次,多媒體技術可賦予授課過程更高的人性化體驗,這是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易操作、直觀性較強、可充分演示的特點,可有效將教學過程中抽象的難點轉化為具體的聽力練習與唱功練習,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具有著重要的強化意義;最后,基于多媒體信息技術信息量較大、智能化功能較強的特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指導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譜曲、寫曲,有利于實現音樂知識的進一步延伸與實踐。

二、將初中音樂教育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的相關策略

1.利用多媒體充分活躍課堂氛圍

從初中生活潑好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特性出發,在音樂教學課堂中,利用有效的措施來使課堂氛圍得以充分活躍,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化激發,便可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針對上述教學需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初中音樂課堂進行活躍便可作為一項可行的途徑進行。在利用多媒體技術活躍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應對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初中生因受年齡等因素的限制,思維能力、接受能力仍處于相對較弱的狀態,但同時也具有對未知事物具有強烈新鮮感的特性,這便要求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播放功能,以免學生在長時間的聽覺疲勞中,失去對多媒體教學的興趣;另一方面,鑒于多媒體技術的多功能性,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使其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如通過多媒體的聲音教學系統來對學生的聽覺感知力進行充分激發,通過圖文系統來對學生的視覺感知力進行充分激發等。

以《彼得與狼》這一交響詩的學習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章節的教學時,可對多媒體技術的視頻功能進行充分利用,為學生播放電影《彼得與狼》的片段,使學生對于這一章節的內容具有更為深入的了解與感知。電影片段中,大灰狼的兇狠、小鳥的快樂等卡通形象均可通過多媒體技術得到完整的呈現。在這種影像呈現的方式的影響下,學生的想象力便可得到充分的激發,由此對于相關的音樂演奏便可具有更為強烈的感知力,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可獲得更為直觀的學習感受。

2.利用多媒體使教學內容豐富多樣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智能性與多樣性,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有效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對于提升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與多樣性具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應對相關問題引起足夠重視。首先,以往錄音式教學在授課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因此,教師應充分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避免以單一的形式進行教學;另外,通過多媒體技術,音樂中的圖文聲像可得到較為全面的展示,這便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音樂知識進行更為全面、客觀的講解,以實現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根本提升;最后,為避免學生對枯燥的音樂知識產生厭倦心理,教師應當對復雜的音樂知識做出適當簡化,以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以《春江花月夜》這一曲目的賞析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一曲目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第一層次為開頭部分,主要以展現夕陽西下、夜色朦朧的情境為主,使學生被該曲目的美感充分吸引;第二層為高潮部分,主要以展現潮水波濤洶涌的畫面為主,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第三層為結尾部分,使學生感受到回歸平靜的美好。在這種賞析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可對曲目中不同層次的美感進行充分領略,對于音樂視野的開拓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3.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唱歌教學

發現、塑造、提高學生的唱歌技巧水平以及唱歌表現能力,是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唱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重視培養學生唱歌的基本技巧,為其唱歌綜合表現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其次,要關注學生對歌曲節奏、音調、內容等方面的理解能力,確保學生在充分的領悟層面上把握歌曲的表現方向;另外,應給予學生唱歌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能在唱歌技巧上達到標準,并且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創新更好地表現歌曲內容。多媒體教學具備直觀性、視聽水平高、互動交流性強等特點,有助于教師發展學生各方面、各層級的唱歌能力。

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唱歌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多媒體輔助的應用階段以及應用方式,避免出現形式主義的教學誤區。首先,教師在完成學生唱歌基本技巧的教學任務過程中,可利用多媒體音頻資料向學生展示技巧效果,使學生通過聲音進行擇優辨別;在完成多媒體“技巧式”音頻的展示環節后,教師可請學生對不同的歌曲部分進行精細化模仿,并利用有趣的表演情境開展課堂競賽。其次,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歌曲部分的教學,例如通過幻燈片展示歌曲的文化背景、曲譜、歌詞、音頻以及其他形式的綜合表現視頻等內容。另外,在唱歌綜合表現能力教學中,教師同樣可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活動;其中,可利用音響、麥克風等多媒體資源,并采取課堂獨唱、小組合唱以及班級合唱等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在不同的平臺上展示自我,從而達到發展其唱歌綜合表現能力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是發展學生人文素質的必要學科,作為藝術類課程,教師應摒除傳統的演講式教學策略,以創新、有趣、實踐性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其中,多媒體信息技術彌補了傳統音樂課堂的不足,實現了音樂教學的可視性、可聽性以及可實踐性,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基本音樂技能,同時在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質方面具有良好的教學成效。

猜你喜歡
唱歌多媒體技術利用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的有效結合
唱歌和本人一樣不靠譜
畫與理
唱歌豬
多媒體技術在高職計算機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不會唱歌的蟬
利用“隱性”圓,巧解一類題
一只大狼想唱歌
廢物巧利用
運用多媒體技術 服務生物課程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