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科學討論類課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016-06-23 23:14滕青林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小車科學探究

滕青林

小學科學教學不僅可以使小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獲得自信,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而且使他們識別什么是科學,什么不是科學。引導學生通過一定的過程與方法對客觀事物和現象進行探究、質疑和研究。要讓他們經歷一個個探究活動,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增長探究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這就需要在科學教學中有效地開展探究性討論學習,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討論、去發現,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探究式學習,而不是形式化的。美國著名的蘭本達教授提出了“探究-研討”教學法,這一新的教學理論已經逐步成為小學科學教學的主要教學思想,使科學教學在改革的一開始就走在了其它各科的前面。本人通過《小學科學討論類課型的教學策略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基本懂得了要成功引導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親歷科學、感悟科學、體驗科學”,主要取決于教師采取怎樣的策略對課堂進行合理調控,充分利用課堂中的各種有效資源,把握和調節學生的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處于最佳狀態。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組,為討論式學習準備

實驗課上的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也是要講究科學合理的安排的,做到以下兩點,才能將討論式學習落地實處,否則討論活動只能流于形式。

討論小組同時也是科學實驗小組,分組要做到嚴格控制人數,一般采用4人一小組,目的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事做,避免個別學生游離于小組之外,要讓他們感受自己在小組中的重要性,使學生產生合作的意識,培養合作的精神,初步形成小組的凝聚力。在組建小組的時候先讓學生自由的組合,體現民主,一般情況他們會選擇平時比較要好的同學組成一組,這無疑給小組順利合作埋下伏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教師的策略。討論學習的習慣非一天兩天養成,是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在一次次的討論探究中逐漸形成的。

二、營造合作探究氛圍,將討論式學習落到實處

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無拘無束地展開討論,必須轉變師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諧、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過程中要因人而異,通過巧妙的誘導,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學生一旦具有這種強烈的欲望,便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組討論中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比如,在上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用橡皮筋作動力》一課時,給每組學生準備了小車一輛、橡皮筋兩根等器材來安裝小車,讓小車運動起來。其中第二組有兩位同學搶先繞了起來,但不管怎樣繞,小車就是運動不起來。于是其他組員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小車動不起來的原因:(1)橡皮筋被車輪的軸卡住了;(2)繞的圈數太多,車輪打滑等等。接著反復討論、調整、操作、實驗,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相互間得到啟發。既體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趣味性,又充分發揮了小組人員各自的才能,形成學習的互補性。

三、給予充足的交流時間,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

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及聆聽別人的意見,通過充分的討論,獲得對問題的共識。同時鼓勵組與組之間提出質疑。通過交流、質疑,讓學生感受到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獲得的,意識到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實驗課不能把討論式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在實驗課上,一個個小組是各干各的,不討論,不交流,甚至有些學生不做聲,只顧自己做事毫不理會老師和同學是怎么去研究的,并沒有參與到活動中來,覺得自己是觀眾;有的小組顯得很熱鬧,可是走過去發現他們不會討論,不知道討論什么。

如在教學《種子發芽》這一課時,教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種子并把觀察記錄寫下來。學生小組間的討論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究其原因,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差,還沒有形成合作、討論的意識和能力,教師要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這樣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參與度就高,有利于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在學生通過討論獲取了有關信息后,要注意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

如在教學《電路出故障了》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一上課就出示了帶底電池和燈泡,讓學生用電線接亮小燈泡,一開始,老師以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活動,卻還是難住了學生,學生上臺演示時,接來接去都搞不明白這線該接在何處,后來請同學們共同探討,終于得出了結果,原來只要把底座的彈簧壓倒,把電線插進去就行了。雖然花去不少的時間,卻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留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合作探究。

四、合理進行課堂評價,提高討論式學習的效益

教師的評價對每個學生、每個小組來說都很重要,有時你的一個肯定會對一個學生產生終身的影響。好的學生我們在課堂上總是不吝給以肯定和表揚,比如“你說的真好!你們這個小組討論得真不錯”等等。但往往忽略了那些“弱勢”的學生,因而冷落了另一些不善于表達的“沉默”生。其實這些“沉默”生在小組中有的是功不可沒的,只是他們不善于表達,怕拋頭露面。如果多給予小組整體評價,他會感到自己也是小組中的一員,感受到一種自豪,想到自己也有為自己小組贏得“榮譽”的責任。

討論學習后,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包括對自己的評價與對他人的評價。通過這樣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調動起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的積極性,提高討論式學習的效益。討論式學習的評價要重視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要重視實驗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中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從而促進討論式學習的高效率,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猜你喜歡
小車科學探究
追車
設問引導探究
積木小車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去修理廠
科學拔牙
智能小車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