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元”滲透下電影的審美趨勢

2016-06-30 10:48陳露露胡鐵強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二次元亞文化電影

陳露露,胡鐵強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二次元”滲透下電影的審美趨勢

陳露露,胡鐵強

(湖南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當下“二次元”文化滲透進電影中,使得電影創作的主題、角色、視角以及放映行為都有所改變,形成了有別于傳統電影的獨特審美特征。

【關鍵詞】電影;二次元;亞文化;審美

二次元即“二維世界”,是相對于現實世界而言的,在文化內容上主要指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游戲(Game),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ACG。二次元文化正對影視產業進行全面滲透。

一、翻拍與改編——電影內容邊緣化

在電影《匆匆那年》中,學生時代的陳尋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賽。這場戲和動漫《灌籃高手》中櫻木花道比賽的場景交叉播出,并伴隨《灌籃高手》的經典主題曲,勾起很多80、90后的童年回憶。而這只是二次元在電影中一次最直觀的呈現。二次元的涵蓋面極廣,包括動畫、漫畫、游戲、輕小說以及一些衍生內容。被二次元文化浸染過的年輕一代參與到電影的創作中,不再是簡單地添加一些元素進去,而是將跟二次元有關的亞文化氣質帶入電影創作當中。

就2015年的動畫電影而言,《喜羊羊》《熊出沒》票房過億的前提是其擁有穩定的品牌受眾,然而這類低幼向的作品要想有好的表現,必須達到全民級別。低幼向的國產動漫接受群體有限,市場逐漸認識到兒童并非觀影的主要群體,反觀青少年、成人向的國產動漫卻激流勇上,票房和口碑皆創新高?!洞笫w來》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將古典神魔故事與網絡影像技術相融合,成功形成全年齡段的口碑傳播,開啟了中國二次元偶像的先河?!蹲窖洝窇{借真人+CG的電影模式,收獲了極高的人氣和票房,保持了六個月的華語票房冠軍成績?!度f萬沒想到:西游篇》 則被看作是90后二次元動漫的3D視覺化呈現。

電影領域出現很多翻拍或改編自二次元的作品,根本原因是國內電影行業優秀IP緊缺,也顯示了對原創內容的迫切需求。中國電影的“互聯網+”模式已經滲透進了全產業鏈,得益于與互聯網的天然聯系,二次元自然而然成為IP改編的一大金礦。

二、“萌屬性”添加——角色設定標簽化

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有多種“萌屬性”,它們集合了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比如“蘿莉”“女王”“軟妹子”等,與當下日益增多的網絡新詞“傻白甜”“女漢子”“男閨蜜”等相契合,而后者正廣泛應用于都市電影和青春電影中。比如《致青春》鄭微——女神經;《何以笙簫默》何以琛——高富帥;《滾蛋吧,腫瘤君》熊頓——女漢子;《我的少女時代》林真心——傻白甜。

動漫創作之初,就是靠添加一些固有的“萌屬性”來完成人物設定,以滿足觀眾的期待視界。二次元的世界里有一種行為,叫做“控”,比如有些漫迷“控”蘿莉、“控”正太等,這類似于有些影迷只喜歡看某一特定類型的影片,表現的同樣是一種觀賞傾向。電影漸漸開始主打“概念化”的風格,像白百合接連出演的幾部影片《失戀33天》《分手合約》《滾蛋吧,腫瘤君》等,被稱為“小妞兒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開創了“大叔電影”。

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諾認為:大眾文化呈現出商品化的趨勢,流行文化要通過大量生產和復制作品以擴大其影響。二次元的“萌屬性”和影視作品的“概念化”說到底都是一種標簽。標簽化人物通俗易懂、接受性強,最重要的是具有可復制性。雖然法蘭克福學派對這種屬性持批判態度,斥其為“千篇一律的復制”,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化產業的發展就是依托于這種復制。

來源于網絡的各種人物標簽大多擁有被普遍認可的定義,電影編劇創作時選取其性格特質,加工成的角色就具有了鮮明個性,并且兼備定位清晰的優勢,可為電影吸引既定的觀影群體。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電影逐漸步入商業軌道,標簽化歸根到底還是商業化。

三、“自我中心”敘事——講述視角主觀化

二次元滲透下的電影較之傳統電影有所不同,這些影片放棄了全景式、客觀的——即上帝的全知視角,代之以主人公主觀化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生活。這種模式的自主帶入空間更大,并且往往伴隨二次元視域下的“自我中心”敘事。從近幾年的趨勢來看,更多電影選取的是小人物、中產階級以及學生的視角。二次元文化往往與這些詞相互融合——“網生代”“青春電影”“新都市電影”,其根本指向是同一個群體。

青少年亞文化總是以反叛和解構的方式存在,任何一個時代的青年人都要完成對既定文化的顛覆。西方國家的青年亞文化往往有具體的凝結對象,例如“朋克”、搖滾樂、嬉皮士等種種物化表征,反觀當代中國,青少年只能以狂歡化的文化消費來抵制成年人文化。二次元歸根到底是一個虛擬的、充滿幻想色彩的世界,反過來說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沒有那么多沉重的東西,其基調是自由、放松和歡樂。

不少觀眾能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找到共鳴、治愈和愛。銀幕前的我們可以穿梭于兩個次元當中,但在現實社會中還是逃脫不了升學、就業之苦,虛擬的世界里雖然也有法度與規則、正義與邪惡,但仍是一個逃離現實束縛的“理想王國”。像《滾蛋吧,腫瘤君》《我的少女時代》這樣處處透漏著二次元氣息的電影,總會因為過分的主觀化令人懷疑其真實程度,但對二次元忠實影迷來說,這類電影

的形式是夸張的,情節是劇情化的,唯有感情的逼真令虛構也顯得真實。

四、彈幕“吐槽”——影視審美雙向化

“吐槽”一詞源于日本,是指從對方的語言或行為中找到一個漏洞或關鍵詞作為切入點,發出帶有調侃意味的感慨或疑問,是ACG次文化常用的詞匯之一,而懸浮于視頻上方、能發“吐槽”的實時評論功能則被稱為“彈幕”。彈幕文化本與二次元文化同根同源,但現在似乎成為了各個視頻網站的標配,邊看視頻邊發彈幕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畫面往往被應接不暇的彈幕所覆蓋。電影《萬萬沒想到:西游篇》中語速極快且信息量極大的對話,正是對彈幕吐槽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大陸,最著名的彈幕視頻網站是AcFun和Bilibili,后者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年輕人潮流文化交流社區。近幾年A站和B站經過多輪融資,先后都成立了自己的影業公司,這意味著內地最具影響力的兩大二次元視頻網站已經在電影行業集合,原本只是亞文化向潮流文化的一次華麗轉身,現在更兼裹挾資本強勢來襲。

動畫電影《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都市電影《小時代3》、武俠電影《繡春刀》等,都曾開設過彈幕專場。彈幕電影與影院銀幕上的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介質,銀幕電影已經完結,而彈幕的存在打破了這種圓滿封閉。比起單向傳播的銀幕電影,彈幕用戶明顯已具有了參與性,頻繁發送彈幕使他們有了強烈的介入感。彈幕的出現外化了其他觀眾的存在,也有一定儀式性的意義。

大眾傳媒,尤其是網絡媒體的興盛,必將會把人類帶入一個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國,即“電子烏托邦”時代,這個時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對“他者”的關注。正如姚斯所說,藝術的接受不是被動地消費,而是顯示贊同與拒絕的審美活動。二次元觀眾一直致力于打破次元壁,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中構架起溝通的橋梁,彈幕的存在滿足了觀眾之間的對話、觀眾與影片中人物的對話。

五、結語

二次元是相對于現實世界即三次元而言的。從命名之初,仿佛二者不相融合,但在影視領域,二次元審美已經強勢入侵三次元,對電影的創作、發行和放映等做出了一定的改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二次元不會根本改變電影業,但是電影一定會二次元化。

參考文獻:

[1][德]阿多諾.美學原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德]姚斯,[美]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3]彭吉象.影視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陳露露(1992-),女,山西臨汾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視傳播;

胡鐵強(1974-),湖南寧鄉人,副教授,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文藝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J90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91-02

作者簡介:

猜你喜歡
二次元亞文化電影
玩具變“潮” 已成為一種亞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亞文化
品味例題走進“二次元”世界
當電影遇上“二次元”
小區域內亞文化區劃分路徑研究——以重慶市區域內亞文化分區研究為例
“腐敗亞文化”何以揮之難去
資本浪潮中的“二次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