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中恰時的“結”與“解”與人物塑造的關系

2016-06-30 11:14黃華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艾琳道德觀米爾

黃華

【摘 要】維多利亞時代,女王對家庭的道德觀念導致了王爾德《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與易卜生《玩偶之家》“娜娜出走”截然不同的結局——大團圓的主婦回歸結局。由此,為了讓觀眾對兩位都曾做出“壞”行為的女性形象報之以認同感,從而達到其對新道德觀的闡釋目的,王爾德在劇中設置了精巧的“結”與“解”。 【關鍵詞】家庭道德觀;“結”與“解”;人物塑造中圖分類號:I562.0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53-01一、恰時的“結”與“解”王爾德精心思量過劇中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以及每一個戲劇事件的起因、安排和過程,由此達到了對懸念的設置的目的。王爾德不僅達到了保持觀眾好奇心,以懸念推動劇情發展的目的,更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觀眾對兩位女主角的認同感,塑造了兩位令人又愛又恨的“良家婦女”形象,從而傳達了自己關于人不是“非好即壞”的道德觀以及維護家庭的重要性的家庭道德觀。在這樣的道德觀的闡釋下,王爾德把亞里斯多德所說的“結”在高潮中以“發現”和“突轉”的方式解開——艾琳娜太太遠走他鄉,全劇終結。二、壓力下的選擇“人物真相只有當一個人在壓力之下做出選擇時才能得到解釋——壓力越大,解釋越深,該選擇便越真實地表達了人物的本性”[1],在《溫》中,王爾德為劇中的兩位女主角各自設置了一個高壓環境讓他們在選擇中暴露出自己的真實面目。從小遵循著清規戒律長大的溫德米爾夫人,在外人看來是一個無可挑剔的“良家婦女”,正在她深信她美滿的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是堅不可摧之時,卻不斷地受到愛慕他的達林頓勛爵的引誘和關于丈夫的流言蜚語的侵擾,最終聽信讒言,決定與達林頓私奔,暴露了她其實毫不堅定的性格特點、對丈夫的不信任以及不堪一擊的無知。由于誤會丈夫的作為,及內心的不信任,一個“好女人”變成了一個“壞女人”。幸好,溫德米爾太太只是因為自身的懦弱而出于報復心理才去投奔達林頓,由此在艾琳太太澄清她與溫德米爾先生的關系以及奮不顧身地拯救之后她便如一只受驚的小老鼠一般回到了丈夫的身邊。作為劇中唯一飽受非議的艾琳太太,一方面受到劇中男男女女的鄙視,另一方面眾人卻又都為她的優雅風度而折腰。在溫德米爾夫人離家出走之前,艾琳太太由于背負著難以向人解釋的秘密而與溫德米爾先生密切往來,導致了人們對她的非議,只有溫德米爾先生知道她的清白。然而,當她為了挽救女兒的婚姻挺身而出之后,唯一信任她的溫德米爾先生也對她的行徑勃然大怒。正是這樣一個時刻被人誤解的“壞女人”,卻在矛盾最尖銳的時刻為了挽救女兒的婚姻不惜冒著可能失去重返上流社會的機會的危險挺身而出。如此,王爾德完成了艾琳夫人立體的形象塑造——她雖然為了一己之欲顯得有些厚顏無恥,但畢竟在女兒的麻煩來臨之時還是能勇敢地站出來承擔一份不屬于自己的恥辱以保全女兒的名聲和婚姻,如此動人的善良,怎么能讓觀眾不喜歡?三、“移情”于“壞女人”的劇作手法羅伯特·麥基在《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中指出,讓觀眾移情于“壞人”的方法,“首先就是給予他許多迷人的塑造,然后環繞著他設置一個既邪惡又宿命論的世界”[2],相形之下,他只是一個好“壞人”,甚至壞得可愛。此劇在公演之初原名為“A Good Woman”,意為“一個好女人的故事”,那么看完此劇,誰是好女人,誰又不是好女人,似乎都發生了顛覆。強烈的反諷意味使此劇別開生面,引人入勝。在這里不得不提的是艾琳娜太太。艾琳娜太太雖然風度翩翩,光彩照人,但始終得不到上流社會的承認。她是個曾犯過錯誤的人,但是我們亦可理解為她曾經為自己的愛情、幸福,以出走、拋夫棄女的方式進行反抗而追求自由。但不可否認,在對待自己原有的家庭和女兒時,她是很不負責任的。二十年來,她一直想回到上流社會,甚至參加女兒的生日聚會。在此層面上說,她也是自私的,她沒有考慮過自己和女婿的關系可能會成為旁人眼中的曖昧,自己的現身會影響到女兒的家庭。但是,當她得知女兒做出了自己 20年前一樣的傻事時,她說道“噢,不,這不可能!生活又一次重復了悲劇,為什么這種可怕的事還要發生?為什么現在要讓我想起我一生當中最想忘記的時刻?”[3]雖然艾琳娜太太是個不負責任的母親,是個背叛家庭的妻子,是個違背了上百個道德條款的女人,但經過這一夜,溫德米爾夫人使“一個原本沒有心的人有了心”。四、結語如果王爾德在戲劇的一開頭就揭露了這對母女關系的秘密,那么觀眾首先會厭惡艾莉夫人曾經拋家棄子的行為,其次會憎恨她此刻還恬不知恥地利用女兒的關系企圖重返上流社會的想法,最后對于壞女人舍身救女的行為也不會產生太多的感動,會認為是理所當然,就更不要說會引起“好與壞只是一念之間”的頗有哲學意味的探討了。參考文獻:[1]維維安·賀蘭.王爾德[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77.[2]亞里斯多德.詩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60.[3]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制作的原理[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10.118.

猜你喜歡
艾琳道德觀米爾
《魔鬼的門徒》的宗教倫理與道德觀照
“西學東漸”與中國傳統女性道德觀的近代命運
傳統文化與大學生道德觀教育研究
從傳統學術道德觀反思當今學術道德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