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樂教學之歌唱著力支點

2016-06-30 11:27劉飛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頭腔胸腔

劉飛

【摘 要】聲樂教學中胸腔和頭腔的問題比較常見,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歌唱的關鍵,找到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的兩個支點對初學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重點從頭腔共鳴的支點與胸腔共鳴的支點,以及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來論述,找到聲樂演唱時聲音更好的結合點。 【關鍵詞】胸腔;頭腔;支點中圖分類號:J6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68-02每一位聲樂初學者,對歌唱時的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概念很模糊,無法理解,找不到這二者的發力點在哪里,更不用說支點的問題。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地讓初學聲樂者理解頭腔和胸腔的問題,如何用上頭腔和胸腔的發力點即本文所說的支點問題,是我們聲樂教學者值得認真探討的一個問題。一、頭腔共鳴的支點“頭腔共鳴”是歌唱訓練中經常用到的一個專用術語?!邦^腔共鳴”指頭部在打開時會有一個腔體,歌唱時可以產生共鳴?!扒弧边@個詞指的是頭部里面想象的中空部分,頭腔主要包括鼻腔、蝶竇、額竇等。如何運用這些腔體,調節這些肌肉,找到頭腔的著力點即聲音的支點,是聲樂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聲樂教學中,我們經常說要把頭腔打開,把面罩唱響,唱到眉心上等等。這些話我們聽得不厭其煩,學生也是聽得云里霧里,不知該怎么做,像天書一樣讓人難以理解。這里大家要問怎么打開頭腔?怎么把面罩唱響?聲音怎么唱到眉心上?這里作者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如何打開頭腔和如何找到頭腔的用力點即聲音的支點。沈湘教授說過,“唱歌就是唱呼吸,唱共鳴”。所以,在唱歌的過程中,共鳴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歌唱時頭腔共鳴太少很難唱得好聽。有的人音高音調上去了,但缺乏頭腔共鳴,聲音很細、很直,還是提著著嗓子唱,因此聲音也不好聽。頭腔的打開是一個人精神狀態的一種表現,如生活中我們被一件事情刺激到,會發出“呀”一聲,這是我們的頭部里面是往四面擴張,重心是往頭頂而上,這種狀態在歌唱中是我們所需要,關鍵是這種狀態要保持住。主要找到哈欠狀態,口自然閉上,牙齒微微松開,上腭使勁往上抬,眼睛睜大,整個頭部呈擴張狀態。保持這種狀態的練習,頭腔打開也就做到了。如何找到頭腔的用力點即聲音的支點,是我們發聲的關鍵。只有頭腔的打開,而不知從何發力是沒有辦法歌唱的,更談不上有好的聲音。最常見的一種練習方法就是擤鼻涕,或者是用力說一個“哼”字,但是要強調一點,“哼”一定要把聲母和韻母稍微分開一點念,重心是在韻母上,用力發出“哼”字,這是我們鼻子里會感覺一個著力點即歌唱要的支點。歌唱時要求每一個字都要從這點去發力咬字,這樣聲音的位置也必然是統一的??偠灾?,頭腔的打開狀態和聲音的著力點統一起來,這樣會得到一種不錯的聲音。這種狀態下的聲音是把頭腔打開的狀態,咬字的著力點充分地結合起來,這樣下顎也自然解放出來,就如有的教師說的那樣,下巴就像掉了一樣。這就是咬字的支點高,下巴只是我們咬字的輔助部分,聲音也自然是美妙的。二、胸腔共鳴的支點胸腔共鳴是聲樂演唱的另外一個腔體,如何運用胸腔是我們學習聲樂又一難題,不同個體的人胸腔大小不同,性別的不同,胸腔運用也會不同,但他們都離不開胸腔的著力點即聲音的另外一個支點。那么,什么是胸腔共鳴以及如何找到胸腔共鳴的支點是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這主要從胸腔如何打開,如何找到胸腔的著力點這兩個方面來說明。胸腔共鳴是我們學習聲樂另一種專用的音樂術語。打開胸腔有很多辦法,如果把胸腔比作一個氣球,我們如何把一個籃球放進去保持這種空間的感覺,力量是從我們胸腔的內部向外擴張,其實主要還是靠我們的胸腔的內肌橫向作用而來。如果把手伸開放在胸口上,會感覺到胸腔是橫向擴展的。當然運用胸腔時,首先要張開口腔,打哈欠狀態使咽部緊張起來,呈一種下咽東西的狀態,盡可能地使喉頭下降,下巴要自然張開、放松,氣息在通過喉部、咽部、胸部這些器官時,引起胸腔的震動,其音色宏厚、洪亮、堅實。在聲樂演唱中,不論是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胸腔共鳴都要不同程度地運用到,其區別在于胸腔比例的調節上。胸腔的著力點就是我們在打開胸腔時,胸腔會有一個向外的擴張力,這時氣息是下沉的。但隨著音高旋律的變化,氣息也會變化。這就需要有一個氣息的對抗點,這個對抗點就在胸腔里面即氣息和胸腔的對抗形成了一個支點。這個支點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化可以微微向下調,微調只是心里上的向下,稍微放松一點胸腔,氣息往下調一點。歌唱時找到力量的支點后,胸腔,喉腔是向四周擴張。但是,這還要注意一個度的把握,假如音高較低胸腔可以放松點,氣息的支點容易控制,力量也可以稍微放松點;假如在高聲區,胸腔要提前為高音作準備,即胸腔的支點往下調一點,擴張的力度也自然大一些。這些在我們聲樂教學中,必須要多加練習,控制住胸腔的支點,聲音也就美妙了。三、兩個支點的辯證關系任何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頭腔共鳴的支點與胸腔共鳴的支點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把二者隔離開的觀點是錯誤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聲樂訓練中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頭腔共鳴的支點是我們發聲的源泉,胸腔共鳴的支點是我們發聲的基礎,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我們學習聲樂的關鍵。如何處理好頭腔共鳴的支點與胸腔共鳴的支點的關系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只注意到胸腔共鳴的支點,而忘記頭腔共鳴的支點,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聲音音高較低,胸腔力度過大,歌唱時自然就比較吃力,無法完成歌曲的演唱。如果我們過分強調腔共鳴的支點,沒有處理好胸腔共鳴的支點,這樣造成的結果也就是聲音比較虛,氣息的位置比較淺,隨著高音較多的時候就無法再繼續歌唱,所以說把二者關系處理好使我們學習聲樂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在聲樂訓練中,首先要頭腔打開,穩定頭腔共鳴的支點,要求歌唱的每一個字都確保在鼻腔哼鳴處咬字,充分把假聲和鼻腔哼鳴處咬字點結合起來,不能用純假聲去咬字,這樣會丟掉鼻腔共鳴的支點,真假聲也不能更合理地轉化,混聲也就不夠合理。其次,胸腔要打開,把握住胸腔和氣息的對抗支點,控制胸腔的力度。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但是,要強調的問題是:第一,頭腔共鳴的支點要有一定的獨立性,不能把頭腔共鳴的支點和胸腔共鳴的支點同時發出,確保頭腔共鳴的支點的獨立性。如果沒有處理好這個關系,聲音的頭腔共鳴的支點就不存在了,聲音就會掉進口腔,音高自然會低很多;第二,胸腔共鳴的支點也同樣要有相對的獨立性。胸腔要打開,要求把握胸腔腔體的穩定性是關鍵。胸腔共鳴的支點形成是聲音和氣息的對抗,這個支點在胸腔之中,支點可以隨著音高的變化而調節。四、兩個支點要彼此聯系又相互獨立演唱時,首先胸腔先保持住,然后頭腔的支點即發聲點用力發聲咬字,中間的口腔與喉腔只是作為連接體。隨著音樂音高的變化,胸腔的支點隨之調節??傊?,在聲樂教學訓練中處理好頭腔共鳴的支點與胸腔共鳴的支點的關系是必要的。參考文獻:[1]李晉瑋,李晉瑗.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2]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3]石惟正.聲樂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4]李凌.歌唱藝術漫談[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作者簡介:劉 飛(1980-),男,六盤水師范學院藝術系講師。

猜你喜歡
頭腔胸腔
頭腔共鳴芻議
胸腔巨大孤立性纖維瘤伴多發轉移1例
胸外科術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進展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頭腔共鳴
頭腔共鳴在聲樂演唱技能中的意義探討
化療聯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
尿激酶聯合抗結核藥胸腔內注入對結核性包裹性胸腔積液治療及其預后的影響
同型半胱氨酸在良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乳腺癌肺轉移胸腔積液的治療(附36例報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