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蘇寧收購國米,看到了中國企業的任性

2016-07-01 11:57唐駿
中國經濟周刊 2016年25期
關鍵詞:國米沃爾沃蘇寧

唐駿

在歐洲杯戰火燃燒之計,蘇寧以約2.7億歐元的總對價,通過認購新股及收購老股的方式,獲得國際米蘭俱樂部約70%股份。

許多人不解:收購一個負債累累、正在走下坡路的球隊,究竟能給蘇寧帶來什么?除了表示中國企業擁有一支海外球隊之外,其他的價值現在好像還不能體現。

很多人猜想,是否通過這次收購,可以讓蘇寧球員去國米培訓和比賽?這個猜測并不現實,歐洲足球賽事非常的市場化,如果沒有達到相當的水平,反而會讓球迷失望并且遠離。

從頂層來看,是否會提升蘇寧在全球市場的品牌效應?我覺得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蘇寧接手后把國米振興了,體現出蘇寧的管理能力。但國際球隊的管理并非易事,蘇寧有很大的概率是做不好的,這樣反而會降低蘇寧的品牌影響力。這幾年,我們看到很多中國企業把收購瞄準海外公司。從2013年吉利收購沃爾沃,到2015年中國石化收購倍耐力、中財集團收購飛利浦照明業務,再到最近海爾收購通用電器家電業務、美的收購東芝家電等等,海外并購反而變得不是那么新鮮的事兒了。

而對于這些收購,市場幾乎給予了美好的假定:第一,中國市場大,但是外國經營者做不好,不如我們把它收購然后引入中國市場本土化,再進行市場開拓;第二,外國公司的經營成本太高,我們用中國代工等就可以解決成本問題,從而提高利潤。

這個設想看上去挺符合邏輯,但實際的結果是否令人滿意呢?以吉利收購沃爾沃為例,2012年尚未被收購的沃爾沃的全球銷量為42萬輛。在被吉利收購后的第三個年頭——2015年沃爾沃的銷量僅僅為50萬輛。比較一下我們所熟知的其他汽車知名品牌,寶馬的全球銷量從2012年的154萬輛上漲到2015年194萬輛,奔馳則從132萬輛上漲至187萬輛,奧迪從145萬輛上漲至180萬輛。

吉利只是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案例,其實海外并購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但從市場角度看,企業間的并購已經成為大公司發展布局的未來趨勢,既然要做并購,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并購會帶來1+1大于2的效應呢?

首先,是競爭對手之間的并購。比如滴滴和快滴,攜程和去哪兒。這些競爭對手的聯姻,結果都是可以預想得到的。合并之后,解決了市場“燒錢”打價格戰的必要,降低了整體市場的成本,從而提升品牌銷售利潤。

其次,是關聯領域的并購。比如臉譜收購Whatsapp這樣的案例。臉譜是最大的社交平臺,而Whatsapp是最大的手機即時通訊平臺,兩者相融形成良好的生態閉環。

最后,是那些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的并購。比如醫藥行業領域,人福醫藥耗資約36億元收購兩家海外醫藥研發公司——Epic Pharma 公司和RE Holdco 公司,收購標的的共同點就是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已經獲得核心技術及產品。這樣的收購還能推動國內醫療行業的發展。

并購是一種高效的發展方式,海外并購也是許多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必經之路。但是,海外并購我們仍然要謹慎,理由其實很簡單,外國的公司連外國人自己都無法經營管理得那么好,我們憑什么就能代替他們做好?難道只是有錢嗎?

所以,我想說一句話:中國企業在選擇海外并購的時候,還是不要太任性了!

猜你喜歡
國米沃爾沃蘇寧
沃爾沃C40
蘇寧618你準備好了嗎?
V90 Cross Country4月上市
our children
沃爾沃收購POLESTAR公司打造高性能車
“青年”蘇寧的煩惱
漂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