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2016-07-04 08:39羅蘭芬陳穎
廣西教育·C版 2016年5期
關鍵詞:廣西高校創新改革

羅蘭芬 陳穎

【摘 要】從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現狀為切入點,通過學習、總結部分高校先進的育人管理實例,探索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廣西高校 資助模式 改革 創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C-0006-02

隨著高校學生資助資金額度的逐年增加,學生本人和社會對高校資助的育人功能的多方面需求也在不斷調整和增加。以經濟資助為主的傳統的、單一的資助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本文針對廣西區內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的現狀,結合部分高校的先進經驗,探索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

一、廣西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模式的現狀

(一)資助工作理念較為單一。部分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仍然以“按照國家要求‘公平、公正、公開的開展各種評選,按時、足額的發放資助金,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主要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受到工作任務、崗位職責、職數配置等原因,對充分、有效發揮資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重視程度和措施不夠。

(二)資助工作內容較為單一。目前不少高校仍然是經濟幫扶為主、相對簡單的資助育人工作為輔。部分高校忽略了或者是忙于日常的經濟幫扶工作而忽略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育人成才理念和措施,更多是注重或者停留在經濟上的資助,對貧困學生在心理、學業、技能、人格、人際溝通和交往等方面的幫扶相對不足。

(三)資助無償化較為普遍。目前,部分高校只重視無償資助模式,而輕視有償資助途徑,給受助學生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少,不再組織受資助學生進行義務勞動或志愿服務等,使得部分學生在長期接受無償資助時,逐漸產生了“等、靠、要”的思想,無法真正地自強自立。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發現有的學生甚至無法說出自己獲得資助的具體項目名稱、申請條件和資助金額,只知道填表、申請,等著資助金發放,不勞而獲的思想和現狀在學生中較為嚴重。

(四)能力開發資助模式正在得到嘗試。隨著國家對貧困生資助力度的不斷加強,社會及學生對資助育人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近年來,不少高校也在逐步嘗試著轉變現有的資助工作模式,即從以經濟資助為主轉向經濟資助與能力資助并舉的模式,不斷嘗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育人成才理念。

二、廣西部分高校貧困生能力開發的資助新模式

2013年,為了總結廣西高校資助育人的經驗,全面提升資助育人水平,廣西教育廳面向全區高校開展了首屆廣西高等學校資助育人優秀項目評選活動,部分高校在探索貧困生資助新模式中取得的先進經驗得到充分展示?,F以部分高校為例進行介紹。

(一)廣西師范大學——金鳳計劃?!敖瘌P計劃”,全稱“女大學生職業發展能力提升計劃”,是2007年由廣西師范大學關心家庭經濟困難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青年教師發起的公益項目,目的在于幫助校內的女大學生成為健康、獨立、優雅、幸福的女性。該項目由“女大學生素養”系列課程、“金鳳巢 夢想中心”、“金鳳主題游學”三個核心公益品牌組成。參加“金鳳計劃”的女大學生可以參與到大型的公益事業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在經歷中成長,開闊眼界,不斷提升自我,增強自信心。同時,“金鳳計劃”也是社會企業與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充分融合的有力體現,資助資金的來源渠道得到有效拓寬?,F在該項目已經成為廣西關心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知名公益品牌,先后被30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其先進事跡。該項目開展至今已經有超過300名女大學生從中受益,走向個人成長成才之路。

(二)桂林理工大學——勤工助學服務公司。桂林理工大學勤工助學服務公司屬于市場運營,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是在校學生,公司從經營、管理等各環節都是由學生自主管理。該公司開設有書店、文印店、咖啡屋、服務超市等,讓學生獨立經營,鍛煉自我,同時開設如收銀員技能競賽等各種技能比拼大賽,讓學生以賽促學,提升自我,這個項目主要針對家庭經濟困難且需要參加勤工儉學的學生或需要能力提升的學生群體,項目始終堅持“授人以漁”的工作理念,強化勤工助學在資助育人工作中的造血和育人功能,利用勤工助學平臺服務同學,提高自我,不斷完善勤工助學體系建設。

(三)廣西大學——自強服務與學習中心。廣西大學自強服務與學習中心是廣西大學專門為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免費學習的培訓基地,從成立至今已經成功培訓一萬多名學生。該中心通過開設計算機、藝術、禮儀、普通話與口才、應用文寫作、就業技能等多種培訓班,對學生進行培訓。上課時間均為周末,利用學院的研究生給在校生上課。培訓結束后,組織結課儀式,讓各個培訓班級通過不同形式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好地把資助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實現從“保障性”資助到“發展性”資助的轉變。

(四)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銀雁計劃。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銀雁計劃”將貧困生比喻成雛雁,以“引導—孵化—高飛—反哺”為項目理念,以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為主線,以免費開展各種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培訓為核心,將創業意識貫穿于整個項目中,從而實現“職業能力+創業能力”雙提升,最終讓這只雛雁展翅高飛,受惠學生,反哺學校,感恩社會。該項目組織受資助的學生組建“校園文明監督崗”,主動勸阻校園內各種不文明行為凈化校園環境,組織他們到社區、敬老院、博物館進行志愿服務活動;在貧困生中開展商務禮儀、辦公設備維護、辦公自動化、茶文化、古樂器文化、東盟文化等職業素養提升培訓班;與培訓機構和企業密切合作,定期開展會計從業資格考證培訓班、微軟高級商務課程培訓班、中級茶藝師培訓班、點鈔真假幣識別培訓班;邀請創業明星、勵志明星、優秀企業家到校開展講座或沙龍活動;向考證成功的貧困生發放考證補貼。項目實施至今,學員已經超過1000人次,逐步實現經濟資助和能力資助全覆蓋。

三、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途徑

從以上幾所學校的注重以能力開發的資助模式來看,大多是圍繞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通識技能等方面著手,通過強化或者專門化的教育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偏重對學生“發展性”的資助工作??梢?,新形勢下,高校應建立起以經濟幫扶為基礎、以意志磨礪為支撐、以提升能力為核心的立體式資助新模式,使扶困、勵志和強能實現功能互補的有機結合。

(一)開展專業能力提升幫扶活動。專業能力是學生在學校所學的一項專門性的知識和技能,是不同專業學生之間擁有最大區別度的地方。因此,高校在資助育人活動中應體現專業特色,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通過教學系部、專業帶頭人對專業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分析,擬訂有針對性的學習和訓練計劃,讓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多學、多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尤其對學業困難的學生而言,幫助他們逐漸掌握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就業,意義更為重大。

(二)開展職業能力提升幫扶活動。各高校在開展能力幫扶工作的同時,需注意圍繞學校自身辦學特色和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注重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職業能力尤其是職業通識能力的提升和幫扶工作,在完成專業課程的同時,開展諸如辦公自動化、社交禮儀、精神心理、舞蹈修身、演講口才、普通話等通用職業素養的培訓,以及職業資格認證、行業認證、專業技巧等職業技能的培訓,幫助貧困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職業通識能力,以便能更好、更快地適應職場需求。

(三)加強就業創業的實踐能力。在國家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工作理念下,國家給予高校畢業生非常豐富的就業尤其是創新創業的資源。高校資助工作者應在這種背景下,充分挖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提供更多鍛煉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通過參與式的活動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創業機遇的敏感性。同時,加強對貧困學生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提升,如開辦專門的創業培訓班、創業學院等,在貧困生中選拔一批有創造力、有主見的、管理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短期或長期的有針對性、循序漸進的集中培訓,提升學生就業創業的熱情,在有條件且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也可扶持一批學生進行創業實踐。

(四)強化人文素質養成工程。人文素質是一個人氣質、修養和綜合素質的綜合,高校通過開展系列人文素質教育,可以將優秀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素養及人文綜合素質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受教育和實踐使這些優秀的品質內化成為自身的氣質、性格、修養及處世風格,并通過這些內在的品質轉化成職場所需的良好的職業素養。新形勢下,高校資助工作人員應加強如語言文字修養、文學藝術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文明禮儀修養、政治理論修養、歷史和哲學修養等人文素質修身教育,把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和培養,朝著專業技能扎實、道德情操高尚的社會人這個方向培養。

(五)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中滲透著社會人所需的真善美,資助工作應重視并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資助育人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注重把資助育人工作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緊密聯系,充分利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通過展示、體驗等方式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掀起自覺學習、感受和體驗中華傳統節慶文化的熱潮,增強民族自豪感,不斷提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真善美的修為。

此外,高校應不斷拓寬勤工助學崗位,堅持讓受資助學生從事義務勞動,讓學生感覺到獲得資助是需要付出的,淡化無償資助的理念。同時,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充分利用社會企業或校友基金會的影響力,既可以擴大資助金的來源渠道,增加受助面,又可以通過校企合作、推送人才的模式,讓資助與回報的形式更加靈活和豐富??傊?,廣西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改革與創新工作,還需和各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還需要各學校不斷地嘗試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孫巍.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高校勤工助學育人工作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2015(2)

[2]岑道權.新時期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7)

[3]季楓.高校貧困生資助模式創新探析[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廣西學生資助研究專項重點課題“以‘能力開發為導向的廣西高校貧困生立體化資助模式構建研究”(2013ZZ004)

猜你喜歡
廣西高校創新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廣西高校圖書館網上資源薦購服務調查與分析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