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內涵能源及轉移排放分析

2016-07-04 15:08郭建成
2016年20期
關鍵詞:排放轉移分析

郭建成

摘 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上各個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范圍逐漸增加??萍疾粩喟l展,國際之間的貿易范圍不斷加大,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支持。在中國,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應用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經濟貿易實現大發展的背后是能源資源消耗的嚴峻形勢。為了分析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內涵能源,以及能源的轉移排放,可以采用投入產出模型計算方法。

關鍵詞:中國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轉移;排放;分析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耗總量的高速增長,已經引起了中央政府部門和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在進出口貿易快速發展的背后,中國進出口貿易在規模與結構等多方面都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加速社會經濟增長的同時,對貿易產品的生產選擇問題難以把控,導致進口產品多以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以及高頻技術含量的產品為主。而出口產品多以高能源投入,低附加值為主。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粗放的形勢下,造成我國能源供給的巨大壓力。

二、進出口貿易中的內涵能源

(一)內涵能源概述

內涵能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具有不同的含義。分析內涵能源需要明確其前提,對于一個產品的內涵能源來說,是指其從原材料生產、加工、成型、運輸等全過程所消耗的總能量。對于出口產品的內涵能源來說,是指在特定的國家內,出口產品在本國生產、研發以及運輸的過程中消耗的總能量。對于進口產品的內涵能源來說,指國家或者是地區為了滿足本國國內消費需求,在國外生產、運輸等諸多過程所消耗的能源。進口產品內涵能源與出口產品的內涵能源差值就是國家凈出口內涵能源[1]。

(二)能源的轉移排放

以加工貿易為例進行分析,進口而來的材料進行加工,在加工之后又重新出口,產品不在國內消費,那么該材料的內涵能源不能算為進口產品的內涵能源;同時材料的自身的能源也沒有的消耗國內資源,也不能視為中國出口產品的內涵能源。在對二氧化碳的專業排放進行研究,當中國在進行出口產品生產環節中,導致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產品不在中國消費,進口國將消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轉移在了出口國中。換言之,中國出口產品處于產業價值鏈的底端,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發達國家的二氧化碳轉移[2]。

三、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內涵能源預算

(一)中國各部門單邊貿易內涵能源預算

對中國各部門單邊貿易內涵能源進行預算的環節中,設中國單邊貿易是中國從國外進口商品,并在本國生產產品,不出口商品。進行單邊貿易內涵能源進行計算,其能源量等于本國各個部門的完全能耗系數矩陣與對應的出口額和進口額的乘積。在對工業生產能源的排放上進行研究,當中國在進行出口產品生產環節中,導致了能源的排放,但是產品不在中國消費,進口國將消費所產生的能源轉移在了出口國中。為了避免出現貿易誤差,采用WIOD的投入產出表進行加工貿易誤差分析,在該表中,能夠將的一國家自身生產和進口的產品進行區分,制定出本國的直接消耗系數,該系數能夠將本國的生產技術水平體現出來[3]。

(二)中國進出口內涵能源區間凈值預算

事實上,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并不是單一單邊貿易形式,而是多邊貿易并存,中國進出口樓的國家和地區比較多,進出口的商品種類比較雜。在國際上各國的生產技術不同前提下,中國又存在國內的加工貿易,在進行進出口內涵能源的計算環節中,不能精確的計算出的準確的數值,采用區間凈值的計算方法能夠估計出進出口產品的內涵能源量。該區間內的數值能夠體現出中國內涵能源的現狀。在中國的進出口內涵能源上限凈值測算中,需要對中國進口方面的技術水平和能耗強度進行綜合考慮與分析,由于不同國家的產品生產技術不同,因此,在對于資源的利用程度上存在著不同。在國際上不同國家的能耗系數對比中,日本在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產品上內涵能源管理效果比較顯著。日本具有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節能技術,能源能耗的系數遠低于歐美國家。在計算內涵能源值,可以直接利用日本的能耗系數,以及能耗強度,預算出中國進口內涵能源量的最小值[4]。

四、中國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發展建議

(一)強化部門能源利用

對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進行控制,需要在相關部門的監督下進行。對于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需要政府部門強化高能耗的材料應用監管,并對各部門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進行控制。同時還需要將生產技術水平提升,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提升能源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在各個部門中,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能源的使用量,促進高能耗部門的能源消耗能夠向低能耗部門中的轉換,促進產品生產能源優化。對中國進出口貿易量以及加工量進行控制,盡最大可能降低內涵能源消耗量[5]。

(二)合理控制貿易往來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發展多元化的國際貿易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主要流向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在進口貿易量逐漸增加的背景下,能耗產品大部分需要在進口到中國后進行二次加工,在這樣的過程中將內涵能源消耗轉移到了中國。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需要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在中國與各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環節中,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積極調整對外貿易結構,同時對中國進口貿易量進行控制,減少能源的轉移排放。

(三)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消耗的安全提升

能源利用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在能源需求量逐漸增加的當今社會中,保障能源的安全以及能源排放的安全,是國際貿易利用能源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提升我國能源的安全,優化中國進出口貿易,是擺在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中重點問題。在實現進出口貿易能源安全的條件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進行政策的調整,目前,中國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能源威脅論,進出口能源消耗量與實際能源的主體之間存在著較為明顯矛盾。同時在進行能源優化的環節中,需要與中國基本的國情相互結合,制定有針對性的能源管理政策[6]。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間進出口貿易走向繁盛。中國是進出口貿易大國,在能源的利用上比較多。在產品生產技術低、能源利用率不高的情況下,導致中國內涵能源量基數增大。在本文中對中國對外進出口貿易內涵能源以及能源的轉移排放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能源管理建議。希望相關的研究能夠促進中國進出口貿易能源管理,提升能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王磊.中國對外貿易內涵能源的規模測度及驅動因素研究[D].遼寧大學,2013.

[2] 方芳,徐化愚.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內涵CO_2排放——基于多區域投入產出法的測算及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3,09:82-91.

[3] 方修琦,王媛,魏本勇,王文琴.中國進出口貿易碳轉移排放測算方法分析與評價[J].地球科學進展,2011,10:1101-1108.

[4] 楊會民.中國進出口貿易隱含碳的計算與影響因素結構分析研究[D].天津大學,2009.

[5] 陳迎,潘家華,謝來輝.中國外貿進出口商品中的內涵能源及其政策含義[J].經濟研究,2008,07:11-25.

[6] 王文琴.中國碳排放部門關聯度測算及基于隱含碳的貿易結構優化政策建議[D].天津大學,2012.

猜你喜歡
排放轉移分析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勞動力轉移的法治保障
磨合對生產一致性車輛排放結果的影響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怠速/停止”技術的發展淺析
歐美發達國家人力資本轉移變化研究與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