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慶元林改鼓勵建立股份制家庭林場

2016-07-05 06:39周華
浙江林業 2016年6期
關鍵詞:慶元縣股份制林農

慶元林改鼓勵建立股份制家庭林場

◇撰文/周華

葉傳盛家庭林場、范良貴家庭林場、楊傳宗家庭林場……近年來,慶元縣不斷涌現出一批有規模、合規范的家庭林場。這得益于慶元縣堅持深入開展以林權抵押貸款、林權信息化、林權流轉、森林保險以及林業產業發展為重點的林權改革工作,尤其是在推進林業合作組織建設當中,因勢利導,大力培育和發展一批以“林權入股,親情鏈接,統一經營,按股分紅”為主要經營模式的股份制家庭林場。慶元縣委、縣政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及時出臺政策,一方面鼓勵外出和無經營能力的林農將山林以租賃、入股等方式流轉給有經營能力的大戶;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留守林農和林業經營大戶以聯戶經營、林地入股等方式組建股份制家庭林場,走林業規?;?、現代化經營發展道路,增加林地產出效益和林農收入。

規范發展典型引路

在培育股份制家庭林場的過程中,慶元縣堅持發展、規范、提升并舉,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家庭林場“正規軍”。針對用材林、毛竹林、水干果林等不同發展類型的家庭林場,分別制定了相應的建設標準,推行目標管理,即林場建設要“有規模、有標牌、有場所、有配套”,經營管理要實施“生產組織化、管理科學化、技術標準化、產品品牌化”,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同步,促進家庭林場規范化發展。并且,對一批發展規范、示范作用強的家庭林場給予“龍頭企業”待遇,加大基礎設施、裝備投入等方面扶持力度。通過規范管理,一批先進典型脫穎而出,為全縣家庭林場發展樹立了榜樣。

其中,于1989年成立的志東雜柑試驗場,經過幾年的發展,經營規模已經擴展到近2000畝,年產值達1200多萬元。注冊的“志東牌”甜橘柚先后榮獲中國特色農業博覽會金獎、中國(浙江)柑橘博覽會金獎、浙江省農業博覽會金獎等。不僅如此,該林場每年為當地群眾創造100多個就業機會,年支付工資達300多萬元。同時,輻射帶動全縣發展甜橘柚基地6000多畝。林場每年還為全縣的甜橘柚種植戶按成本價提供苗木5萬株,按市場批發價提供農藥、肥料、套袋等生產資料,為種植戶每年節約成本10多萬元,并無償提供技術指導,促進了甜橘柚產業的發展,成為慶元縣股份制家庭林場的致富典型。

此外,不得不提在2015年10月剛被認定為首批“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場”之一的葉傳盛家庭林場。該林場主要從事黃精、白芨等藥材種植加工和銷售,在慶元縣屏都街道和竹口鎮流轉錐栗林1300畝,建成林下多花黃精、林下華重樓、林下鐵皮石斛等林藥復合經營基地600畝,培育林下珍稀藥材種苗24.8萬株,其中多花黃精20萬株。近年來,葉傳盛家庭林場與麗水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等高校院所合作,開展林下中藥材、食用菌種植、技術示范推廣和產品開發等項目。林場屏都街道余村村“橫山岙”錐栗基地被評為2014年省級現代林業園區錐栗精品園,2014—2015年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創新突破百花齊放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服務、規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慶元縣共培育股份制家庭林場170多家,經營面積5萬多畝,平均每個經營規模300畝,最大的達2000多畝,形成了家庭內部股份制、合作造林股份制、聯戶經營股份制、集資型股份制等類型的股份制家庭林場。

家庭內部股份制是指把家庭內部(包括獨立門戶的子女)的所有山林集中起來開發經營,有的還向其他林農承包部分林地,收益按人口和投工投勞折股分配。在具體經營上,實行“小而全”的方針,從造林、育林和林木銷售,主要由家庭成員承擔。如隆宮鄉連湖村何俊旺家庭林場,一家四口人分得200畝的荒山,在政府部門的大力鼓勵和扶持下,舉家上山開荒造林,并組建了慶元縣首個家庭林場,成為綠化荒山、勤勞致富的典型代表,吳月蓮獲全省“三八綠色工程”綠化造林女能手和全國三八綠色獎章等榮譽稱號,何俊旺也被評為縣級勞動模范。如今,50畝杉木林已獲利24萬元,120畝毛竹林每年收入也達到了8萬多元,外出打工的子女每年都能分到紅利。目前,全縣已發展這種類型的家庭林場30余家,經營林地面積0.6萬畝。

還有一種是由國有林業企事業單位出資,由村集體或林農出山,共同開荒造林,探索出跨所有制合作的造林方式——國鄉合作造林,這種類型被稱為合作造林股份制。除了國鄉合作造林基地外,仍然有不少分布零散、面積小、立地條件相對差的林地,單家獨戶無法造林。為此,慶元縣積極引導農村頭腦相對靈活、經營能力強的農戶參照國鄉合作造林模式,將零碎閑置的林地集中起來發展杉、松用材林基地,并給予每畝60—105元的造林和撫育補助,再加上木材市場的放開,木材價格的攀升,許多林農造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紛紛承包荒山組建股份制家庭林場。竹口鎮新窯村吳仁斌、吳仁方、吳仁存三兄弟連續四年與該村11個生產隊300多林農簽訂了1100多畝合作造林協議,林農以林地入股,約定收益按6∶4分成,組建了黃新股份制家庭林場。通過精心管護,昔日的荒山變成了郁郁蔥蔥的森林,在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也為當地300多戶林農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目前,該家庭林場已采伐杉木3400立方米,純收入高達270多萬元,其中300多戶林農共分得109萬元,戶均3600元。同時,山上還有3500立方米的木材,價值280多萬元。目前,全縣已發展合作造林股份制家庭林場50多家,速生用材林基地達1.5萬畝,與國鄉合作造林一起撐起了全縣用材林基地。

目前,發展最為迅速的類型當屬聯戶經營股份制,全縣已發展甜橘柚、錐栗、香榧、油茶、毛竹等聯戶股份制家庭林場110多家,經營面積近3.8萬畝,帶動1500多個林農實現共同致富。聯戶經營股份制是指以一個家庭為主,以親情、友情為紐帶,聯合多個林農,形成了以一個家庭為核心的相對獨立的經營方式。屏都街道洋背村吳建明、楊傳宗兩人合伙將村集體一片面積207畝的荒蕪橘園以年租金每畝16元的價格承包下來,開發種植錐栗,縣里給予該場錐栗產業政策扶持,促進了該場的標準化建設。該林場的經營模式是由吳建明全家負責錐栗林的撫育、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收等經營管理,楊傳宗則負責產品銷售。該場從2008年開始產出,2015年產量達到了3萬多公斤,收入約48萬元,扣除肥料、農藥、雇工等成本,純收入近39萬元,收入足夠兩個家庭的支出。

另外,在四種類型中,集資型股份制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家庭林場類型,是在特定條件下發展而來的。以黃泥弄自然村家庭林場為例,該村是個20世紀70年代的水庫移民村,有38 戶154人,人均農田和山林面積都不足1畝,且無其他經濟來源,日子過得十分拮據。2009年在村民余早來的牽頭下,組織全村村民按每人2000元的標準入股,承包了鄰村600多畝山林,組建了股份制家庭林場。全村村民都是“股東”,都參與經營管理,都可以在林場里勞作,并按股投工投勞,按股分紅。如今,600多畝山地都已種上了毛竹,并培育出100多畝的高效毛竹林,2015年約有12萬元的收益,農民們回家過年時就能分到紅利。

股份制家庭林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時代產物,是統籌城鄉發展、有效增加林農收入的客觀載體。通過政府的推動和市場的運作,股份制家庭林場必將成為繼家庭承包責任制后一種新型的農村經濟發展機制,為新形勢下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甜橘柚

猜你喜歡
慶元縣股份制林農
慶元縣舉行《靈韻菇鄉》一書首發儀式
慶元縣舉行《蕈山客》專著首發式
河北省平原地區林農技術培訓供需分析及發展對策*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慶元縣美術教師作品選登
沙洋停征林業“兩金”減輕林農負擔
員工持股計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建立財務治理機制 推進地方中小型國企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企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林農的林下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