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氬離子凝固術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及胃息肉的臨床價值

2016-07-05 03:39王圣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3期
關鍵詞:胃鏡

【摘要】 目的 探討胃鏡下氬離子凝固術(APC)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及胃息肉的臨床價值。方法 32例隆起糜爛性胃炎及胃息肉患者進行APC治療, 觀察療效。結果 患者手術均獲成功, 6例患者出現上腹痛或燒心感, 大多癥狀輕微, 均能耐受。結論 APC是隆起糜爛性胃炎和胃息肉的一種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治療方法?;颊咄纯嗌?, 不良反應少, 療效確切, 使用安全且經濟實用, 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胃鏡;氬離子凝固術;隆起糜爛性胃炎;胃息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051

隆起糜爛性胃炎和胃息肉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 隨著內鏡下治療技術的不斷進步, APC已被廣泛應用于消化道多種疾病的內鏡下治療, 使許多疾病的治療免于外科手術。自2013年以來, 本科應用YHA300氬氣刀系統, 在胃鏡下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和胃息肉, 均取得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2015年收治32例隆起糜爛性胃炎及胃息肉患者, 男15例, 女17例, 年齡40~82歲, 平均年齡58.2歲。隆起糜爛性胃炎18例, 病灶數目為1~9個16例, ≥

10個2例。胃息肉14例, 共有息肉56枚, 均為扁平息肉, 直徑0.2~1.0 cm, 平均直徑0.5 cm。術前均行胃鏡及病理活組織檢查明確診斷。

1. 2 儀器設備 采用日本Olympus V70型電子胃鏡和山東玉華生產的YHA300氬氣刀系統, APC探頭直徑2.3 mm, 長度2.2 m, 利用此管可插入胃鏡活檢孔道對病變組織產生凝固效應。其高頻電能的產生是因氬氣通過離子化傳導經過鎢絲電極所致。

1. 3 治療方法

1. 3. 1 術前準備 術前常規行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 對年齡較大患者行心電圖檢查, 排除胃鏡檢查禁忌證。術前準備按胃鏡檢查的常規要求, 予以空腹8 h, 患者均未口服藥物。所有患者胃鏡下治療前均口服達克羅寧膠漿, 該藥具有喉頭麻醉和潤滑作用, 同時能祛除胃腔內黏膜表面泡沫, 使視野清晰。對難以配合或不能耐受胃鏡下檢查治療者, 給予靜脈麻醉, 行無痛胃鏡下治療?;颊呔M行醫患溝通, 簽定內鏡下治療知情同意書。

儀器及無痛胃鏡下麻醉準備:接通電源, 檢查線路, 術前打開氬氣鋼瓶的閥門, 注滿氬氣, 氬氣流量設定為2 L/min, 功率設定為50 W, 常用電凝指數為A50, 在患者治療前調試氬氣刀效果, 使用濕肥皂接觸導管前端, 踩藍色標記電凝板, 在導管的前端出現藍紅色火光, 并可看到少量無味煙霧。15例

行無痛胃鏡下治療患者, 給予心電監護, 吸氧, 建立靜脈通道。由經驗豐富的麻醉醫生予以靜脈麻醉, 采用異丙酚聯合地佐辛均效果良好。

1. 3. 2 操作方法 胃鏡下治療使用設備為山東玉華生產的YHA300型氬氣刀系統, 功率為20~40 W, 氬氣流量為2 L/min,

通過胃鏡檢查直達病灶部位, 經胃鏡活檢孔插入氬離子凝固導管對病灶進行凝固治療, 使氬離子凝固導管的頭端距離隆起糜爛性病灶及胃息肉上方3~5 mm處, 腳踏開關, 凝固間隔1~3 s/次, 反復進行, 直至病灶表面發白、泛黃, 有時可出現黝黑樣改變。根據病灶大小、數目和部位確定凝固次數, 最終使隆起糜爛性胃炎、胃息肉病灶完全灼除為止。在氬離子凝固治療過程中, 對部分患者因息肉偏大或病灶數目過多, 導致操作時間過長, 應抽吸胃腔內煙霧, 確保視野清晰, 避免引起胃脹氣。

1. 4 術后處理 治療結束后應細致對胃腔進行觀察, 以防病灶遺漏, 注意黏膜下有無氣泡及滲血等情況發生。應反復抽氣使氣體抽完后退鏡。所有患者均住院留觀, 臥床休息, 禁食24 h, 給予補液、質子泵抑制劑及黏膜保護劑等處理, 住院1~3 d, 有明顯不適者適當延長住院時間。禁止劇烈運動1周, 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及硬性食物, 并控制進食量, 囑患者大便時不宜過度用力, 保持大便通暢, 以防腹內壓增加, 造成氬離子凝固術后形成的焦痂過早脫落而引起出血, 并建議所有患者進行臨床隨訪, 6個月內復查胃鏡。

2 結果

2. 1 胃鏡下APC治療效果 患者進鏡均滿意, 都能順利發現糜爛性胃炎或胃息肉病灶。對所有病灶使用氬離子凝固治療, 治療過程中胃蠕動消失, 胃擴張良好。32例患者治療均獲成功, 隆起糜爛性胃炎病灶及胃息肉病灶凝固均徹底, 病灶表面發白或變為深黃色, 甚至出現黝黑樣改變。

2. 2 術后并發癥 32例患者均無穿孔、出血等并發癥發生。

6例患者出現上腹痛或燒心感, 大多癥狀輕微, 均能耐受, 1~2 d后癥狀緩解, 2例患者通過應用抑酸劑及胃黏膜保護劑, 2 d后癥狀完全消失;3例患者訴有腹脹, 數小時至1 d后癥狀均消失, 無需特殊處理。

3 討論

APC具有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觸性電凝技術, 同時具備激光和高頻電的特點, 從而成為隆起糜爛性胃炎及消化道息肉內鏡下治療的有效方法。利用高頻電流, 通過氬氣離子化, 將能量由探頭導向靶組織, 使病灶組織產生凝固, 蛋白變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優點是不與組織接觸, 凝固深度具有自限性, 一般在3 mm內, 從而減少了穿孔和出血等并發癥發生, 同時也避免了探頭與組織粘連導致組織撕拉傷。另外氬離子束能自動進入到需治療的病灶組織表面, 并且能有效地處理病灶。氬氣幾乎可到達病灶的各個部位, 并且對組織不產生碳化作用, 有利于組織修復[1], 氬離子凝固治療過程中產生的煙霧較少, 不致于影響視野的觀察, 從而縮短了操作時間, 減輕了患者痛苦, 患者普遍容易接受。

隆起糜爛性胃炎是一種特殊類別的胃炎, 多出現于胃竇, 胃體次之[2]。該病臨床治療目前仍是一個難題,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其可能的病因與HP感染、自身免疫、膽汁反流、過敏等因素相關[3]。易發生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有導致癌變傾向。目前隆起糜爛性胃炎被廣泛認為是胃癌的癌前病變之一, 其治療方法多采用內鏡下灼除[4]。對隆起糜爛性胃炎的內鏡下治療, 采用微波、激光、熱凝電極等。隆起糜爛性胃炎單純采用藥物治療, 僅能消除HP, 或使糜爛愈合, 但病灶并不能達到消除[5]。本研究顯示APC取得滿意療效。因氬離子凝固術為非接觸性技術, 治療時不必接觸組織, 從而避免粘連及穿孔等現象發生, 同時氬氣流所具有的散發性特點, 使治療速度加快, 與微波、激光和熱凝相比, 治療時間明顯縮短。

隨著內鏡技術的普及與分辨率的提高, 微小胃息肉的檢

出率也明顯提高。胃息肉是一個描述性的診斷, 通常是指來源于上皮的胃腫瘤, 其隆起物自胃黏膜表面突向胃腔。胃息肉可伴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其癌變率因病理類型不同而有差異, 在1.6%~20.0%[6]。胃腺瘤性息肉癌變率較高, 在治療前均應行活組織檢查, 將符合適應證的患者納入胃鏡下APC治療范圍。本組14例胃息肉均為炎性或增生性, 呈扁平狀, 基底較寬, 均≤1 cm, 均在胃鏡下完整灼除。治療過程中, 不宜長時間在同一部位連續凝固, 避免造成組織損傷, 增加穿孔幾率。通常將氬離子凝固器導管伸出內鏡頭端至少2~3 cm, 不應與病灶組織直接接觸, 氬離子凝固器導管一般位于病灶上方3~5 mm處, 以防與治療組織產生黏連, 加大出血風險。

對有恐懼心理或不能耐受胃鏡下治療的患者, 無痛胃鏡下治療可達到理想效果。無痛胃鏡靜脈麻醉由經驗豐富的專人麻醉師完成。15例難以配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使用異丙酚聯合地佐辛靜脈麻醉, 均使患者順利完成胃鏡下治療。異丙酚為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藥物, 易于蘇醒, 由于異丙酚鎮痛效果較弱, 故需較大劑量才能發揮作用, 從而增加了循環功能抑制, 甚至呼吸抑制的風險。地佐辛主要激動κ受體發揮鎮痛作用, 且對μ受體有部分拮抗作用, 因此很少發生呼吸抑制, 兩者聯合應用減少了異丙酚的用量, 從而降低了副反應的發生[7]。

APC于20世紀80年代被應用于臨床[8], 在外科手術止血中應用了該技術方法, 后來由于出現了特殊的導管, 自90年代開始, 在胃腸道內鏡介入治療中達到廣泛應用。本科自2013年以來, 應用該技術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和胃息肉取得滿意效果, 均獲成功, 無出血、穿孔等并發癥發生, 部分患者術后出現輕微腹痛、燒心和腹脹等癥狀, 可能與APC術后造成胃黏膜下神經叢受到刺激有關, 通過抑酸劑及胃黏膜保護劑的使用, 均能使這些癥狀得到緩解。大部分患者不需要特別處理, 其癥狀會很快消失, 通常緩解時間為1~2 d。

綜上所述, APC對隆起糜爛性胃炎及胃息肉的治療效果滿意, 無任何并發癥發生, 簡便易行, 使用安生, 療效可靠, 患者痛苦少, 不良反應少且經濟適用。因此, 在臨床上APC對隆起糜爛性胃炎和胃息肉的治療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業祥, 周漢新, 余小舫, 等. 接觸法經內鏡氬離子凝固術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的研究. 中國醫師雜志, 2005, 11(8):1043-1045.

[2] 夏揚潮, 韋天靈. 氬離子凝固術聯合藥物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 微創醫學, 2009, 4(3):238-239.

[3] 張林, 侯艷紅, 吳凱, 等. 氬離子凝固術與單純藥物治療疣狀胃療效比較的薈萃分析. 臨床軍醫雜志, 2010, 38(5):737-739.

[4] 馮莉, 吳云林, 付極, 等. 雷貝拉唑在成熟型疣狀胃炎氬離子凝固術后的療效觀察. 中華消化雜志, 2004(2), 24:116-117.

[5] 王圣華. 內鏡微波聯合抗幽門螺桿菌治療隆起糜爛性胃炎研究. 中國內鏡雜志, 2006, 12(2):185-190.

[6] 徐世琴, 王小明, 黃林, 等. 內鏡下治療胃息肉的療效觀察. 四川醫學, 2012, 33(8):1416-1418.

[7] 李查兵. 地佐辛復合異丙酚用于無痛胃鏡術的臨床觀察. 中國當代醫藥, 2010, 17(35):75.

[8] 程艷秋, 楊昌霞, 張春彥. 氬離子凝固術治療消化道息肉的應用價值.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7, 27(3):187-189.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歡
胃鏡
結核病患者治療期間胃鏡檢查結果的分析
為什么要做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該做別拒絕
胃鏡檢查前要做好這些準備
做胃鏡 普通、無痛如何選
解決無痛胃鏡的“盲區”
胃鏡檢查ABC
明明白白做胃鏡(上)
明天,將接受胃鏡檢查
我也做了胃鏡檢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