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與思考

2016-07-07 11:28陳樺
戲劇之家 2016年13期
關鍵詞:黃自音樂欣賞藝術歌曲

陳樺

【摘 要】筆者擔任《中外音樂簡史及名作賞析》課程的教學工作已有4年時間,該門課程講授時間為3個學期,教材《中外音樂簡史及名作賞析》的使用對象是高等師范??茖W校(三年制)中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下面,筆者選擇學生們熟悉的經典音樂名作(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為例子)作為切入點,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及從音樂欣賞課程的角度出發,揣摩如何讓學生從該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與音樂本體等不同角度對音樂作品進行學習掌握。

【關鍵詞】音樂欣賞;黃自;藝術歌曲;《玫瑰三愿》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79-02

教材《中外音樂簡史及名作賞析》主要綜合了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欣賞三大部分。筆者以時間為線索,以音樂作品欣賞與分析為主體,在作品欣賞與分析的同時,把該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與人文內涵相聯系,使得學生的感性體驗與理性思考相融合。下面,就以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為例,談談我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與思考。

一、明確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中國近代抗日戰爭時期的音樂文化,以及提升學生對中國近代藝術歌曲的賞析水平。通過該課的學習,激發學生對中國近代抗日戰爭時期音樂的興趣;

(二)明確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導入,介紹中國近代抗日戰爭時期的音樂概況,讓學生了解黃自先生的成就與貢獻以及賞析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

(三)明確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通過該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近代抗日戰爭時期的音樂概況,著重掌握黃自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了解黃自的成就。

二、明確教學對象

《中外音樂簡史及名作賞析》該門課程的教學對象是高等師范??茖W校(三年制)中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生都具備了一定樂理、視唱、和聲等音樂基礎知識,所以在引導學生欣賞與分析音樂作品時,可以從所欣賞與分析作品的時代概況和音樂本體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對作品進行聆聽欣賞、演唱、分析和學習。課堂的學習是一種引導,關鍵是要通過課堂的學習,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課外及探索、了解、學習的欲望。

三、了解中國近代抗日救亡時期的音樂概況

中國近代抗日救亡時期的音樂概況主要分為國統區,解放區,淪陷區的音樂。國統區的音樂家主要分為兩個群體,一個是“以上海國立音?!睘橹行牡膶W院音樂家,代表音樂家有黃自、青主、賀綠汀、馬思聰、劉雪庵、陳田鶴等;另外一個音樂家群體20世紀30年代左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左翼音樂運動,代表音樂家有聶耳、呂驥、任光、麥新、張曙、張寒暉等。解放區與淪陷區的音樂家代表分別是冼星海與江文也。

四、黃自的成就及貢獻

黃自(1904—1938),江蘇川沙縣人,1929年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音樂系,是近代有重大影響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在音樂創作方面,黃自先生的音樂創作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聲樂作品:

(一)藝術歌曲:例如《玫瑰三愿》《春思曲》《點絳唇》;

(二)兒童歌曲:例如《踏雪尋梅》《西風的話》;

(三)清唱?。豪纭堕L恨歌》(是黃自唯一的一部大型聲樂套曲);

(四)反映抗日救亡的歌曲:例如《抗敵歌》《旗正飄飄》。第二類是器樂作品,例如:《懷舊》,該作品是管弦樂作品,是我國近代音樂創作最早的一部交響樂。在專業音樂教育方面,黃自先生對音樂理論作曲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作出了貢獻,并且培養出了四大弟子,分別是劉雪庵、陳田鶴、賀綠汀、江定仙。在音樂理論研究方面,黃自先生以音樂史、音樂欣賞、和聲學為主。

五、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的聆聽、欣賞與分析

(一)讓學生聆聽歌曲,并讓學生辨別歌曲的聲樂體裁、唱法及樂曲結構?!睹倒迦浮穼儆谒囆g歌曲、采用了美聲唱法、樂曲結構為二段體。

(二)了解20世紀早期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簡要概況。19世紀起源于德國的藝術歌曲,其結構短小精悍,旋律優美,經常采用詩歌為歌詞,并注重與鋼琴伴奏的互相配合。中國的藝術歌曲起始于20世紀20年代,隨著當時國人逐步接受西方文化的步伐,藝術歌曲也和其他音樂體裁,逐漸走進國人的審美視野。早期近代的藝術歌曲有:蕭友梅《問》、趙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青主《我住長江頭》、黃自《玫瑰三愿》等等。從創作來看,20世紀早期中國藝術歌曲主要是借鑒西方的作曲技法;從演唱來看,中國歌唱家通過使用美聲唱法,演繹中國藝術歌曲。

(三)進一步從“音樂本體”分析《玫瑰三愿》。歌詞:《玫瑰三愿》歌詞以擬人化的手法,通過玫瑰花的自述,借玫瑰花的三個愿望,表達了當時知識分子對國破家亡的憂傷,對社會中邪惡勢力的不滿,以及對弱者的同情。歌詞帶有女性性格特征。旋律、力度、速度:《玫瑰三愿》第一樂段(A樂段)是一個方整樂段,由2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有4小節,兩個樂句曲調平穩,A樂段的旋律圍繞在中音區、速度為“行板”(Andante)開始,力度處理是:p—mp—rit漸慢漸弱—atempo,整一個(A樂段)給人以抒情性濃的感覺。B樂段比A樂段情感有所加強,從譜面上看B樂段一開始就可以看到音樂表情術語pocoagitato的標記,意思是比A段“激動一點的”,力度的處理在這里是中強(mf),B樂段的音區與A樂段相比是向低音曲和高音區兩端拉寬的,同時B樂段在旋律方面主要運用“音程的跳進”來表現情緒的變化,在“紅顏”到達全曲的高潮最高音,在這里的力度處理是全曲最強f,演唱者情緒以及音樂也得到最淋漓盡致地發揮,而緊接著的最后一句是以漸慢rit—回原速(atempo)到漸弱(pp)的處理,給聽眾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調性:整首曲子以E大調為主調,在B樂段(也即是23-25小節)從E大調離調到它的關系小調#c小調,而在全曲的結束句,和聲“主—屬—主”的結構支持了主調E大調的調性回歸,最后的鋼琴伴奏的落音是在E大調的主和弦上,從而結束全曲。節拍節奏:整首曲子是6/8與9/8相結合,節奏以附點節奏為主(例如:引子的前兩小節鋼琴伴奏節奏型以及A樂段一開始的旋律,節奏型也是附點節奏)??楏w:整首曲子的鋼琴伴奏織體大多是采用了柱式和弦伴奏音型,還有少量的和弦分解伴奏音型(樂曲進入B樂段后,左手的伴奏織體為“和弦分解”)。

通過以上從“音樂本體”7個方面對《玫瑰三愿》的大致分析,我們也感受到了20世紀早期中國藝術歌曲從創作來看,主要是借鑒西方的作曲技法;從演唱來看,中國歌唱家通過使用美聲唱法,演繹中國藝術歌曲。

六、結語

之所以選擇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是因為該作品在高等師范??茖W校中學生的熟悉度還是比較高的,通過選擇學生熟悉的經典音樂名作作為切入點,更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從而在聆聽學習的過程中引起學生們的共鳴。并且,在課堂上,筆者靈活地利用了學生的技能資源,邀請鋼琴專業的學生與聲樂專業的學生互相配合,一起演唱、演奏,合作演繹該首經典的藝術歌曲。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以黃自先生的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為課堂教學范例,從而展開對音樂欣賞課的認識與思考。通過聆聽、演唱、分析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藝術歌曲《玫瑰三愿》的創作時代與創作背景,以及從音樂本體的角度對該該藝術歌曲的了解、學習顯得更加立體化。

參考文獻:

[1]陶月蘭.音樂欣賞課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科教導刊,2011(9).

[2]楊忠.淺談音樂欣賞課中的情感體驗[J].教學研究,2006(5).

[3]孫繼南,周柱銓.中國音樂通史簡編[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5).

作者簡介:

陳 樺(1988-),女,廣東潮州人,文學學士,2012年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專業,韓山師范學院潮州師范分院音樂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黃自音樂欣賞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望終南山》的演唱分析
“撥亂反正”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黃自藝術歌曲的創作分析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
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方法
談藝術歌曲《憶秦娥·婁山關》的鋼琴伴奏
淺談黃自藝術歌曲的民族性
千古文章未盡才——黃自對音樂創作與音樂教育的貢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