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郵件系統的虛擬網絡社會管理的研究

2016-07-09 02:45王鑫東黃蕊
現代交際 2016年12期
關鍵詞:信息交互電信詐騙

王鑫東++黃蕊

[摘要]在虛擬網絡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由于虛擬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社會信息交互不穩定、不及時,引發了各種電信詐騙案件。本文詳細論述了利用一種網絡技術平臺打擊該類犯罪行為的方法,并通過該系統為其他刑事案件的偵辦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虛擬網絡 信息交互 電信詐騙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2-0132-02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創建了越來越龐大且就目前而言處于很難精準管控的虛擬網絡社會。在對虛擬網絡社會安全管控的過程中,各級公安機關都面臨信息交流不穩定、不及時的難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虛擬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社會治安管理脫節的問題,其中不法分子利用虛擬網絡社會中身份隱匿的特點進行電信詐騙活動對現實生活社會威脅巨大,[1]給虛擬網絡社會和現實生活社會的綜合治理工作帶來了諸多隱患?;诖?,本文提出由公安機關建立一個公民個人智能郵件系統應用平臺,利用技術手段在虛擬網絡社會和現實生活社會之間形成精準關聯,解決公安機關在虛擬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社會綜合治理的難題。

二、虛擬社會發展的現狀及問題研究

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底,我國網民達6.68億,手機網民達5.94億,微博注冊賬戶達8個多億。虛擬網絡社會已經建立并飛速發展,各種因虛擬網絡社會身份隱匿帶來的社會和治安問題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其中,電信詐騙等利用虛擬網絡進行犯罪的刑事案件對人們日常生活傷害最深。[2]怎樣對虛擬網絡這把雙刃劍進行高效、可靠、精準利用,是擺在公安機關面前的一道難題。從社會治安管理層面來看,虛擬網絡社會的有效治理能夠為公安機關預防、制止犯罪和案件偵破提供契機,為現實生活社會的高速發展和穩定帶來福音。

三、創建智能郵件系統的意義及建設方案

具體來講就是在公民出生伊始,公安機關在登記公民戶籍信息的同時給每個公民頒發一個唯一的公民個人電子郵箱,同時把該電子郵箱與公民個人特征信息如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紋信息等進行綁定,如圖1,從而打通虛擬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社會之間信息傳遞的通道,消除公安機關在虛擬網絡社會公共安全治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隱患。該郵件系統包括虛擬身份備案模塊、及郵件發送模塊,如圖2。虛擬身份備案模塊包括公民身份證號、公民郵件地址、公民父母郵件地址及重要親友郵件地址、郵件注冊地信息等。郵件發送模塊主要對失蹤選項進行判定,一旦失蹤選項為假,錄入失蹤信息公安機關的公眾郵箱便會給失蹤人口的郵箱發送一封包含其“電子郵件家譜”如圖3的電子郵件。

四、在電信詐騙案件偵辦中的應用建模

當前電信詐騙案頻發并不斷高速變種,其過程可歸納成三步:購買公民信息辦理銀行卡或直接購買匿名的銀行卡用來接收、轉移詐騙所得;通過各種手段實施詐騙,使受害人給其辦理的非法銀行賬戶轉賬;快速轉移詐騙所得,并處理使用過的銀行賬戶,給公安機關辦案造成障礙。在破獲此類案件中,最大困難就是虛擬網絡社會的身份與現實生活社會身份不統一、無法快速落地,和電子銀行業務的高速跨地域、跨國界性。案件偵破的關鍵步驟是切斷其資金轉移的非法鏈條,有效方式是阻止犯罪嫌疑人利用別人身份信息辦理銀行卡。難點在于由于現實生活社會與虛擬網絡社會缺少一個穩定的信息紐帶,[3]擁有合法身份信息的公民在案件中對整個犯罪活動現金流轉過程毫不知情,使得公安機關在辦理此類案件時很難快速從虛擬網絡社會落地現實生活社會的犯罪嫌疑人。打擊電信詐騙案件的具體方法是:依照現行公民知情權的法律法規,要求所有銀行在辦理新卡業務時都必須將辦理銀行卡的注冊信息和使用公民身份所關聯的郵件進行綁定,銀行卡一旦辦理成功便自動給公民的身份郵箱里發送一封電子郵件,告知其在某家銀行成功辦理銀行卡這一事件,及時、精準、便捷地聯系虛擬網絡社會與現實生活社會。就算有人冒用別人的身份信息辦理銀行卡業務,真正的主人也能及時知道,并及時注銷或報案凍結,徹底切斷犯罪分子冒用別人信息辦卡并進行犯罪活動的渠道,有效阻止電信詐騙犯罪的發生。

五、拐賣人口案件偵辦中的應用建模

加快建立公民個人郵件系統,能夠有效打擊拐賣人口這一犯罪行為。具體方式如下:每個新生兒童從出生到去公安機關上戶后,便獲得一個公民身份證號和一個電子郵件賬號,這兩個號均與該公民的DNA信息、身份信息、指紋信息進行綁定,并伴隨該公民的一生。假如某天這名小孩不幸被拐賣,作為一種極端情況,跨省拐賣且被賣到信息閉塞的小村莊,經過很多年后,其直系親屬也搬離了原住址甚至出國移居。如果按照目前的辦案條件,這個小孩可能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也永遠見不到自己的親人。即使未來的某天該小孩知道自己是被拐人口,其親人當年也在公安機關報過案,由于時間太長,小孩想要和其親人取得聯系的幾率非常小,成本也很大。如果公安機關建立了該智能郵件系統,一旦小孩親人報案稱其失蹤,郵件系統就會自動記錄拐賣信息并給小孩的郵箱里發送一條其親人的郵件“家譜地址”,可以涵蓋其家族幾代人的聯系方式。不管現實世界如何改變,其父母只要沒有撤案,系統將一直智能地搜索、等待小孩的虛擬身份上線。一旦小孩上線,便能很快自動獲得其親人的聯系方式,即使其父母搬遷、電話換號,也能快速實現家庭團聚。另一方面,目前拐賣兒童案頻發是由于其購買市場的存在,而大多購買兒童的行為人是由于某種原因自己沒有小孩,但受到現實生活環境中“買兒防老”的有害思想所左右,其核心就是在小孩沒有辨別能力之前切斷其與親生父母的聯系。一旦該郵件系統建立并應用,就算小孩在不記得自己出生信息的情況下被拐賣,只要被拐小孩在未來的某天主動或被動(公安機關對人口身份信息核實調查工作)地登錄該系統,該小孩就能很快知道其真實的出生信息,并很快和親人建立聯系,打破“買兒防老”這一思想毒瘤,讓拐賣者沒有市場。

六、虛擬社會中的“固定資產”被盜及侵權案件偵辦中的應用建模

目前很多虛擬網絡社會的無形資產(QQ號、微博號、游戲裝備、虛擬貨幣、專有網站的使用權限等)存在管理難、管理亂等問題,在面對此類案件或事件時,普通民眾由于在虛擬網絡社會缺少穩定、可信的身份識別方式和交流工具,遇到侵害時信息閉塞,喪失了報案的黃金期,在挽回損失時處于被動局面。這些虛擬網絡社會中的“固定資產”一旦被別人盜走,將給現實生活社會中公民個體造成精神和物質生活損失。如果將這些虛擬網絡社會中的“固定資產”綁定到該智能郵件系統,一旦公民虛擬網絡社會中的“固定資產”被盜,[4]公民就能及時收到通知,并在申訴階段占據優勢,最大限度地減少公民的個人損失?,F實生活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信息越發達,現實生活社會中的公民就越離不開信息交流。目前公民個體之間的信息交互只能依靠虛擬網絡社會中不穩定的身份識別信息(如手機號、座機號、QQ號)進行,而這些虛擬網絡世界產物的擁有權,隸屬于各個電信運營商,公民個體由于長時間使用這些虛擬身份,在現實生活中構筑的虛擬信息網絡要求公民不得不連續使用這些交流工具進行信息交流,一旦發生運營商侵權事件,公民將處在被動局面。該智能郵件系統可以為現實世界生活的公民個體之間提供一個穩定、可信、高效的信息交流工具,打破商業壟斷和其他非人為因素破壞造成的公民個體信息交流網絡丟失給公民個體帶來的時間、精神及金錢損失。

七、盜竊案件偵辦中的應用建模

目前在個人財產丟失案件中,臟物找回后如何及時、精準地歸還給失主,是盜竊案件后續工作的一個難題。由于信息的閉塞,造成時間和社會資源的浪費。建立該智能郵件系統平臺后,公安機關只用把某被盜物品的部分特征信息輸入該智能郵件系統,該系統便會自動與報案失主所提供的特征信息進行匹配,再通過公安機關的鑒別后,能夠很快給失主發送該物品所在的公安機關聯系方式?,F實社會生活中的物品和合法擁有該物品的公民通過該郵件系統及時、有效地建立聯系,可以降低公安機關的辦案成本,完善盜竊案件偵破的后續工作。

八、結束語

總之,虛擬網絡社會對現實生活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治理好虛擬網絡社會對現實生活社會的治理有著巨大的意義,遏制電信詐騙犯罪活動的最佳方式就是利用新型網絡技術切斷其資金鏈條,讓犯罪分子無利可圖,從根源上消除此類案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童文星.虛擬社會實效管控機制建設淺探[J].公安研究,2010(09).

[2]張永進.傳統與超越——公安機關對虛擬社會管理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學報,2011(03).

[3]陳潮,靳慧云.網絡虛擬社會治安問題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09(11).

[4]馮斌元.網絡虛擬社會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0(03).

責任編輯:張麗

猜你喜歡
信息交互電信詐騙
信息交互背景下新媒體廣告的用戶體驗設計
新一代智能變電站層次化保護控制系統及可靠性評估
電信詐騙犯罪的形勢與對策
如何補齊當前愛國主義輿論引導中的短板
互聯網世界如何實現隱私權的保護
現代法律之殤——電信詐騙
電信詐騙的社會化治理:體系構建與實踐推進
基于云追溯明晰食品安全責任主體的市場化認定
無孔不入的“電信詐騙”
眼科醫院手術信息交互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