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臨床護理體會

2016-07-09 01:41吳柳萍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腦梗塞偏癱康復訓練

吳柳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對腦梗塞患者進行偏癱肢體康復訓練的臨床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經統計分析,實驗組患者中明顯好轉31例,好轉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中明顯好轉16例,好轉2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給予腦梗塞患者以科學的偏癱肢體康復訓練可顯著增強臨床有效性,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值得在臨床上作進一步的推廣使用。

【關鍵詞】腦梗塞;偏癱;康復訓練

腦梗塞是缺血性卒中的總稱,包括腦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腦栓塞等,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部病變[1]。好發者為50-60歲以上的人群,常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風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約25%的患者病前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史。起病前多有前驅癥狀,表現為頭痛、頭暈、眩暈、短暫性肢體麻木、無力。腦梗死發病后多數患者意識清醒,少數可有程度不同的意識障礙,一般生命體征無明顯改變[2]。腦梗塞患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與護理,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仡櫺苑治鑫以鹤?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腦梗塞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收治的120例腦梗塞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腦CT檢查均符合腦梗塞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實驗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其中實驗組年齡51-81歲,平均(62.5±2.5)歲;對照組年齡53-83歲,平均(61.2±1.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給予患者的用藥與飲食指導以確保體內含有充足營養物質,避免出現營養不良。還要給予一定心理護理幫助存在焦慮、抑郁心理的患者緩解相應癥狀等。實驗組則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護理,具體包括:

1.2.1 體位變換

因為患者的偏癱肢體肌肉相對較為松弛,靜脈回流不太順暢,故易出現水腫。所以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正確變換體位。翻身時采用側臥位,每隔1小時進行1次翻身,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癱瘓的上肢,不可進行暴力牽引。

1.2.2 患肢肌力訓練

若患者的病情相對穩定,護理人員可給予科學的階段訓練指導。先從患者的手指進行,逐漸增強其肌力。當肌力恢復至Ⅱ級,則可協助患者對患肢進行適當的運動。例如指導患者進行手指屈伸、肘關節屈伸、接物、換衣等。

1.2.3 步行訓練

當患者的肌力恢復到能獨自行走,且可堅持約30 min時,再可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步行訓練。護理人員要注意攙扶患者的患肢,利用自身右側腿帶動患者的患肢進行行走。若在訓練時,患者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則應立即停止訓練,讓患者休息,避免患者跌倒。

1.3 判定標準

明顯好轉:能獨立完成運動且完全克服阻力;好轉:需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完成運動以及克服阻力;無效:患者在護理人員協助下仍舊無法完成運動與克服阻力。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PSS18.0統計學軟件對實驗中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并分析,并用平均數與標準差表示設計到的計量數據,當P<0.05時,說明數據差異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統計分析,實驗組患者中明顯好轉31例,好轉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中明顯好轉16例,好轉2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腦梗塞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腦部病變,腦梗死發生后會導致患者出現肢體偏癱,并損傷機體功能,嚴重影響了運動神經系統。在常規護理中,護理人員多以飲食控制和健康指導等方式來指導腦梗塞肢體偏癱患者,但大多數患者由于難以忍受劇烈疼痛,很少能做到主動參與康復訓練,因此會制約了臨床療效,導致預后不佳。腦梗塞屬于腦血管疾病中的多發病、常見病,好發于老年人[3]。該病具有突然起病,致殘率高等特點,雖然隨著現代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一般患者經過及時搶救,存活率得到了較高的提高,但搶救后患者出現的語言障礙、肢體癱瘓、口角歪斜等生理功能的改變會給患者帶來恐懼、抑郁和焦慮等消極心理,從而導致患者不配合治療,故嚴重影響臨床療效和患者的生活質量[4]。

本文通過給予對照組以常規護理,而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護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后可知:實驗組患者中明顯好轉31例,好轉2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中明顯好轉16例,好轉2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為73.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給予腦梗塞患者以科學的偏癱肢體康復訓練可顯著增強臨床有效性,有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值得在臨床上作進一步的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榮福紅.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現生2014(18)

[2]牟麗丹.康復護理方法對腦梗塞偏癱病人的護理要點[J]大家健康2013(23)

[3]楊晶.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

[4]張肖明.護理干預在腦梗塞偏癱治療及恢復過程中的作用[J]求醫問藥2013(11)

猜你喜歡
腦梗塞偏癱康復訓練
循經往返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的臨床觀察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腦卒中偏癱早期運動康復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腦梗塞的護理體會
神經松動術對腦卒中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
舒適護理在腦梗塞患者并發癥防治中的作用
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塞恢復期患者41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