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例產婦臨床護理研究分析

2016-07-09 01:41郭席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產科護理臨床

郭席貞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的效果。方法:將入住我院的538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269例。對照組行常規基礎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娩過程中采用心理護理措施。觀察兩組產婦產后并發癥及滿意率情況。結果:實驗組產后并發癥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有重要作用,通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心理變化的分析,根據產婦不同的心理狀態及分娩的不同時期,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使產婦緊張的心理狀態得到放松,使她們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順利分娩,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產科;臨床;護理

分娩是人類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分娩對于產婦確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也可以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精神心理因素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和健康。重視產婦的心理因素,準確把握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各個階段不同的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使她們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順利分娩,以減少難產、手術產。本文探討在分娩前后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措施,以減少手術過程中病人出現的心理及軀體應激反應,效果良好。

一般資料

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共收治產婦538例。年齡20-43歲,平均28.5歲?;橐鰻顩r:已婚430例,未婚108例。產婦人院后行常規理化檢查,并根據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69例,兩組在年齡和營養狀況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

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的基礎性護理,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正確的心理護理,向病人解釋整個分娩操作的程序,并注意手術過程的配合等,讓病人情緒穩定,對醫護人員信任。分娩結束后對比分析各項護理效果。

心理護理措施

第一產程心理護理根據產婦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適時恰當的心理護理。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親切交談,了解產婦對妊娠、分娩生理常識的掌握情況,以便在分娩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通俗易懂地講述妊娠、分娩、育兒等知識,及時解決產婦提出的問題和需要,這樣可以加深雙方的感情,使產婦感到親切信賴,精神愉快,情緒穩定,消除對分娩的恐懼緊張情緒。對吵鬧不安者,除更加熱情,細心、耐心地照顧與安慰外,還應采取暗示、松弛、音樂等心理學方法做好心理護理,指導產婦作深呼吸,并幫助按摩下腹部及腰腹部,以減輕癥狀,避免過多地消耗體力。動員產婦離床下地活動,以分散其注重力,促進產程。鼓勵產婦利用宮縮的間歇時間,少量多次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供給足夠的飲水,以保證分娩時有充沛的精力和體力。

第二產程心理護理。這一過程很短,但宮縮時間長、間歇時間短。隨著產程的進展,頻繁的子宮收縮和胎兒先露下降,會給產婦帶來疼痛和不適,使產婦產生緊張不安以及恐懼焦慮。這時護士要主動靠近產婦,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通過與其交談,盡量轉移她們注意力,使其放松精神,穩定情緒。另外,由于產婦對分娩過程中的出血等情況評估不足,因此對分娩過程中胎兒的安全十分擔心。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對產婦加以安慰,鼓勵產婦相信自己,樹立信心,并向產婦解釋過度的緊張情緒可能會給分娩帶來不良影響,加大分娩的難度,從而促進產婦的自我調節。

第三產程護理。胎兒娩出后,可引起情緒激動,表現為沮喪或興奮,這兩種情況可直接通過大腦皮層,影響其對子宮收縮的調節,導致宮縮乏力而大出血。此期,一方面給予子宮收縮劑加強宮縮,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另一方面對產婦進行安慰,囑其不要過分激動,從而避免因情緒波動而導致產后出血。

產后心理干預

產后產婦一般處于放松和疲憊狀態,由于分娩的成功,不良情緒大都已經緩解。但此時由于還不能很快適應母親的角色,因此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迷茫和緊張。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幫產婦處理好善后事宜,并向產婦講授一些哺乳和育嬰經驗,產后注意事項等,使產婦盡快進入和適應母親角色。對一部分由于種種原因而無人陪伴的產婦,要給予更多的幫助,使其感受到關愛和尊重。

效果觀察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2組產婦分娩時分娩方式、產后出血,陰道撕裂及新生兒窒息情況。

統計學方法應用 結果試驗組自然分娩255例(95%),助產9例(3%),剖腹產5例(2%);對照組自然分娩215例(80%),助產40例(15%),剖腹產5例(5%)。結果顯示試驗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試驗組產后出血2例(1%),陰道撕裂5例(2%);對照組產后出血32例(12%),陰道撕裂27例(10%),新生兒窒息8例(9%),見表2??梢娫囼灲M產婦產后出血率、陰道撕裂率、新生兒窒息率均明顯降低,2組比較差異亦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討論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 絕大部分孕產婦是道聽途說獲得的有關分娩過程的信息,使她們害怕分娩和疼痛擔心發生難產,從而導致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有一種恐懼心理。分娩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但對初產婦而言確實是又陌生又恐懼的環境,也確實時一種強烈而持久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又可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初產婦的精神、心理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能力和健康。目前,心身醫學正在日益受到廣泛重視,不但要重視生理因素對分娩的影響,更應關注社會及心理因素對分娩過程的影響。這樣,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一個沒有異常產科情況的產婦三產程是否順利進行,與產婦的精神狀態和能否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有很大關系。

結果也顯示,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實施心理干預能減輕產婦的痛苦,提高產婦的舒適度,促進分娩過程的順利進行,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謝曉紅.分娩期產婦的心理護理.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7)

[2]徐秀蓮.產婦分娩前后的心理護理.職業與健康,2012(3)

[3]溫春霞.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護理.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6)

猜你喜歡
產科護理臨床
普外急腹癥臨床治療的初步探討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母畜妊娠期常見產科病及診治
元胡止痛膏治療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觀察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當歸四逆湯治療虛寒型痛經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