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血透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

2016-07-09 02:10陳丹陽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

陳丹陽

【摘要】目的:探討個體化護理模式對老年血透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60例老年血透患者,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個體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心律失常的發生率,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心律失常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模式對老年血透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可以減少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老年血透;心率失常

血透即血液透析是一種血液凈化技術,主要用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過擴散、對流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余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電解質移除體外,達到凈化血液的目的,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其中心律失常最為常見[1]。隨著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老年腎功衰竭發生率增多,導致老年血透患者增多。筆者本次研究個性化護理模式對老年血透心律失常的臨床價值。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60例老年血透患者,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70.0±2.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1.5±2.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血液透析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個性化的護理干預,主要方法如下:

1.2.1心理護理

老年血透患者,大多是腎病終末期患者,患者不僅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還花費了大量的錢財,而且透析的過程也使患者非常痛苦,這些因素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帶來了非常大的負擔,所以對老年血透患者予以心理護理非常重要。護理工作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要時常與患者做夠溝通,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對患者的負面情緒予以疏導,并經常對患者予以鼓勵,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1.2.2透析前護理

老年血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病情變化快,并發癥比較多,并發癥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心律失常,所以每次透析前都要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抽血檢查K+、Na+、CI-、血尿素氮、血肌酐、CO2CP、凝血酶元活動度、血紅蛋白等,了解患者的心、肝、肺、腎功能狀態以及貧血、感染、和出血凝血情況,對患者的身體情況做一個綜合評估,預防透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減少不良情況的發生率。同時透析前也要對透析器進行檢查,保證透析器的正常運行。

1.2.3透析時護理

透析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每隔0.5-1h記錄患者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各一次,按照記錄結果協助醫生調整透析方案,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心悸、呼吸驟停等情況,隨時做好心肺復蘇的準備工作。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流量、靜脈壓、有無血液分層、血液及透析液以顏色,若發生血液分層、凝血等情況,則遵醫囑加大肝素計量。透析液顏色變紅說明發生了破膜,應立即通知醫生停止透析并更換裝置。

1.2.3透析后護理

透析后再次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抽血檢查K+、Na+、CI-、血尿素氮、血肌酐、CO2CP等,必要時檢查Ca2+、P3+,分析透析效果,并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遵醫囑進行相應調整。

1.2.4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每次的透析情況和患者疾病的發展,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食譜,飲食主要以低鹽、低鉀、高熱量為主,同時限制水果和蔬菜的攝入,多補充維生素B1、B6、葉酸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評分,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分值0-1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SP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數資料采用(%)表示,并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共透析2506次,心律失常出現306次,心律失常發生率為12.21%;對照組患者透析2609次,心律失常出現589次,心律失常發生率為22.58%;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平均(8.8±1.0)分,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平均(6.6±1.2)分。觀察組的心率失常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血液透析主要是針對終末期的腎臟病患者,患者在透析前已經有較長時間的病痛折磨,身體體質比較差,再加上透析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非常多的并發癥,特別是心腦血管的并發癥,所以對老年血透患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2]。護理干預的主要內容有:①:心理護理:通過對患者實施鼓勵,經常和患者進行溝通,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焦慮、緊張、郁悶等情緒,不僅能幫助患者增加對治療的信心,也可以幫助患者預防心律失常。②透析前護理:通過透析前的各項檢查對患者的整體情況作出評估,對在透析時可能發生的不良情況提前做好準備,有效減低不良情況的發生率。③透析時的護理:透析時的護理對患者來說非常重要,由于患者體質差,在透析時病情變化快,在透析過程中對患者認真、細心的護理可以及時有效的降低透析過程中出現的不良發應。④透析后的護理:透析后再次對患者身體情況做評估,及時調整患者的電解質也為下一次透析方案的制定做準備[3]。⑤飲食護理:針對患者情況為患者制定食譜,對患者的身體營養狀況做調整,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蔡靜華.楊國彬.老年血透患者心律失常的觀察和臨床護理探討[J].數理醫藥雜志.2015.28(4):600-601.

[2]陶春梅.胡媛媛.金勵前.個性化護理對維持透析老年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預防效果[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9):1425

-1426.

[3]吳玉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3.11(1):59-60.

猜你喜歡
個性化護理
個性化護理對結核患者肺結核知識知曉率的影響
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失功的預防效果分析
剖宮產護理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研究
淺析個性化護理對皮膚風濕免疫科患者滿意度提高的影響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康復效果的影響
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對肝膽外科患者預后的影響
個性化護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運用及效果
個性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診護理中的應用
個性化護理對膽結石手術患者術前焦慮的臨床價值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