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腦出血錐顱術后引流管觀察及護理體會

2016-07-09 02:10韓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護理

韓霞

【摘要】目的:探討腦出血患者錐顱術后引流管的觀察護理。方法:錐顱術后依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神志狀態調節引流管高度和經管注藥達到消除血腫的目的。結果:147例患者出院117例,長期昏迷11例,死亡19例,病死率為13%。結論:錐顱術后密切觀察引流管及時正確的處置能盡快消除顱內血腫,促進患者早日蘇醒,有效降低致死致殘率。

【關鍵詞】錐顱術后;引流管;護理

近年來軟通道技術在錐顱清除顱內血腫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普及,錐顱術后做好引流管的護理管理,能起到較快速地清除顱內血腫,降低并發癥,促進患者蘇醒,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3年6月~2015年10月收治147例軟通道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患者,其中男91例,女56例,年齡37~98歲,平均57.2歲;有明確高血壓病史119例,殼核出血106例,小腦出血3例,丘腦出血32例,腦室出血6例。

術前意識狀態:Ⅰ級17例,Ⅱ級22例,Ⅲ級72例,Ⅳ級21例,Ⅴ級15例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4CS)評分,輕微型13~14分32例,中等9~12分49例,重型3~8分66例,平均8.4分。頭部CT掃描以多田公式計算3例小腦出血均<15ml,出血量35~49ml者42例,50~70ml者93例,>70ml者16例。

方法:147例患者均采用錐顱軟通道技術放置硅膠引流管并接顱腦專用引流器。硅膠管植入后,以縫合針將管縫合在頭皮上固定,并以酒精紗布覆蓋后用繃帶包扎,患者枕于鉆孔對側,使穿刺部位懸空,腦室內出血引流管放置為高于穿刺水平15~20cm。腦內出血引流管放置位置可與穿刺點相平或略低于以利血腫引流。由于腦出血穿刺引流是因為靠增高的顱內壓使血腫內的血液流出,故患者置管后第1天引流量較多,隨著血腫消失,引流量逐漸減少。早期放置引流管,若血腫未液化,血凝塊堵塞引流不暢時,以尿激酶2萬~10萬U溶于生理鹽水2~5ml經三通閥注入,注入后夾閉引流管2~6小時后方開放引流。每日注入尿激酶1~2次。開放引流后每小時擠壓引流管1~2次,防止引流管堵塞,并有促進血腫流出的作用,術后復查CT連續觀察血腫變化,當引流量與血腫的比例基本相符時,一般再置管2天,如無引流液,就可拔管,一般為3~10天,拔管時,針孔處用碘酒酒精消毒后拆線,拔管。然后再用酒精消毒,并以酒精紗布覆蓋,多用幾層紗布,以繃帶加壓包扎,對有腦脊液流出者,要隨時觀察敷料是否干燥,如發現紗布濕潤并呈鮮紅色,有再出血可能,應立即通知醫生。

結 果

本組患者血腫消除70%以上的時間為1~6天,引流管留置3~10天,一般腦室內出血引流量較多?;颊叱鲈?17例,痊愈51例,顯著進步42例,進步24例,長期昏迷11例,死亡19例。病死率為13%。

討 論

腦出血軟通道錐顱術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止血,而是清除血腫,所以術后引流管的護理及管理尤為重要,保持引流管通暢,嚴密觀察引流量,引流液性質,適時調整引流管高度,可達到調節顱內壓的目的。適宜的顱內壓(<20cmH2O)有利于止血,預防血腫再擴大。一般術后早期引流管位置可適當放置穿刺點上10~20cm,2~3天后復查CT,血腫量減少,說明出血基本停止。引流管位置可適當調低穿刺點上方5~10cm或平方。腦室內置管引流時引流管位置原則不應低于15cm,以防腦脊液大量流出,引起顱壓過低。

錐顱治療顱內出血已在基層醫院開展,近幾年在手術操作和器械設備上都有所更新,但術后的關鍵仍是血腫的徹底引流及清除,所以,引流管的護理管理仍是手術成敗中的關鍵環節。

【參考文獻】

[1]陳容霞.高血壓性腦出血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的護理[J].遼寧醫學院學報,2008,29(3):271-272.

[2]湯麗.腦出血腦室引流后引流管的護理[J].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9,7(6):105.

[3]文建平.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6(18):154-155.

猜你喜歡
護理
護理札記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系統護理干預在神經內科對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認知性心理護理在老年抑郁癥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