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深靜脈置管患者中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原因與護理分析

2016-07-09 02:41顧平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護理對策急診

顧平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深靜脈置管患者中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原因與護理。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急診科深靜脈置管患者80例患者,分析其穿刺滲血的不安性原因,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添加穿刺點滲血的針對性護理,分析兩種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性原因集中在患者的年齡、置管置入的長度、糖尿病與貧血等情況,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對照組為72.5%,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急診深靜脈置管穿刺點滲血要做好不安全性原因的預防管理,同時針對滲血做好預防控制護理,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急診;深靜脈置管;穿刺點滲血;不安全原因;護理對策

深靜脈置管在臨床運用廣泛,可以有效的作為輸液通路,同時還可以運用于血液動力學的持續監測作用,此外還可以運用于血液凈化與腸外營養等,對于患者疾病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成為了危重患者的搶救必要手段。然而深靜脈置管也會導致導管松脫,穿刺部位的滲血、感染與濕疹等,其中滲血情況較為常見,需要做好對應護理來提升治療滿意度[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急診科深靜脈置管患者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范圍為42歲至73歲,平均年齡為(64.1±13.5)歲;置管長度范圍為11至13cm,平均長度為(11.8±0.7)cm;置管時長范圍為7至51d,平均時長為(32.1±7.9)d;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為44歲至75歲,平均年齡為(62.8±12.9)歲;置管長度范圍為11至13cm,平均長度為(12.1±0.9)cm;置管時長范圍為6至48d,平均時長為(30.4±8.3)d;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置管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產生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原因,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添加穿刺點滲血的針對性護理。

常規護理操作如下:在深靜脈穿刺操作中,保證一次性完成,避免反復性穿刺操作與穿刺失敗,如果穿刺失敗應該快速的將穿刺針退出并做好局部適度按壓來防止局部血腫,在置管后的24h要做好穿刺點是否有滲血與血腫情況的觀察監護,同時做好穿刺點的4至6層紗布的覆蓋,而后運用透明敷貼做穩固后做穿刺點的人工按壓10min。在置管后應該保持臥床休息,避免過多的身體活動,如果是股靜脈置管,要避免下肢壓力過大而導致滲血,每間隔一天進行穿刺點的藥物更換,同時觀察是否有滲血與紅腫,如果患者血小板指數少于78×109/L,需要做好是否適合置管的考慮,如果患者需要大便或者咳嗽,應該對穿刺點做好輕度按壓來避免其血液動力提升,降低穿刺點局部壓力[2]。

觀察組滲血針對性護理操作如下:一般情況下在置管后的3d時間內會有微量滲血,屬于正常情況,一般進行穿刺點的消毒更換藥物后可以消除。如果有較多滲血,需要讓患者減少活動,保持臥床休息,同時在穿刺點換藥時要運用0.5h的鹽袋壓迫來做好滲血的觀察,如果不存在滲血,可以將壓迫袋撤除,同時做好滲血情況觀察,如果有大量滲血,需要保持平臥位。如果屬于頸靜脈置管,需要保持坐位,從而縮減血液回流,進行穿刺點換藥和沙袋的壓迫性止血。在進行股靜脈穿刺點的壓迫處理時要觀察下肢的皮溫與足背脈搏情況,在滲血終止后要保持臥床休養,同時做好積極觀察。如果滲血無法有效阻止,可以進行撤管,同時愚弄棉球做穿刺點的20至30min的按壓,同時做好止血藥的干預。滲血會導致患者在心理上產生恐懼感,特別是大量滲血,應該做好患者心理安撫,說明在置管后的72h屬于正常情況,減少其恐慌情緒,同時積極告知置管的作用,提升患者的置管配合度,避免患者對置管的排斥。多做患者置管后的心理溝通,及時的根據患者病情、置管情況、性格等情況做對應的心理安撫[3]。

1.3 評估觀察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性原因、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百分制調查表進行,90分以上為基本滿意,60分至9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率為60分以上群體的總比例。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組間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穿刺點滲血的不安全性原因集中在患者的年齡、置管置入的長度、糖尿病與貧血等情況,患者年齡越低、置管長度長,以及患有糖尿病和貧血情況都是導致滲血的不安全性原因。如表1所示,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5%,對照組為72.5%,兩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除了上述研究中的滲血不安全原因外,護理人員自身的穿刺水平也是導致滲血的不安全性原因之一,因此在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術上要做好對應的管理,如果護理人員無法做到規范處理,不具備相關能力,則不可以允許其安排到崗,護理人員也應該做好日常的培訓管理,不僅要做好理論培訓,同時要注重實操技能的培訓與考核。

【參考文獻】

[1]李曉靜,馬紅,樊蘇璐等.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頸內深靜脈置管護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4,(2):63-64.

[2]石婷婷.100例化療患者深靜脈置管護理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6):21-22.DOI:10.3969/j.issn.1672-2353.

2012.16.009.

[3]朱蓮玉,王海燕,李育軍等.3M 透明薄膜敷貼在血透患者深靜脈置管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2):2103-2104.

猜你喜歡
護理對策急診
急診ERCP治療老年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療效觀察
急性左心衰的急診護理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