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淋巴結結核外科護理措施

2016-07-09 02:41魏霞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外科護理

魏霞

【摘要】頸淋巴結結核俗稱瘰疬,是結核桿菌侵犯頸部淋巴結而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化膿和破潰。全身淋巴結均可發生結核,但以頸部淋巴結結核最為常見,約占淋巴系統疾病的80%~90%,好發于青壯年和兒童,在肺外結核病例中居首位。

【關鍵詞】頸淋巴結結核;外科;護理

1.發病機制及感染途徑

1.1胸腔內結核病變累及縱隔、氣管淋巴結,向上蔓延至頸淋巴結,引起頸下淋巴結結核。

1.2結核原發灶的一部分,口、咽、喉等部位結核的原發灶內的結核桿菌沿淋巴管達頸淋巴結而同時發生,多引起頸上淋巴結核。

1.3既往被感染的小淋巴結結核病變,當受到新的非結核性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時引起復發。

1.4肺部結核病變由血行播散至頸部,形成局限于淋巴結內的慢性粟粒性改變,是全身結核的一局部表現。常為雙側淋巴結腫大,很少發生干酪壞死,雖累及范圍較廣,但少有粘連成團、壞死、瘺管。

2.護理

2.1臨床表現

2.1.1局部表現 頸淋巴結結核以右側和雙頸上部多見,局部有腫脹感、疼痛和壓痛等,按其病程發展分為四型:

(1)潰瘍瘺管型:膿腫自破或切開引流,創口經久不愈,則形成瘺管或潰瘍。

(2)浸潤型:有明顯淋巴結周圍炎,與周圍組織有粘連,移動受限,自覺疼痛與壓痛,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

(3)結節型:起病緩慢,一側或雙側有1至數個淋巴結腫大,質變硬,散在而活動,無粘連,有壓痛或微痛。

(4)膿腫型:腫大的淋巴結中心軟化,形成膿腫。即使在化療時亦有20%可發生膿腫。伴繼發感染時,局部紅、腫、熱、痛明顯。

2.1.2全身癥狀 一般可無任何癥狀。較重者可出現低熱、盜汗、乏力、食欲不振等慢性結核中毒癥狀。

2.2病理改變

頸淋巴結結核感染初期僅單純淋巴結腫脹,質較硬,無痛,可移動。當出現淋巴結周圍炎時,則出現疼痛和壓痛,移動性差,界限不清,炎癥蔓延至多個淋巴結,往往融合連成較大的硬塊,液化、壞死形成冷膿腫,如破潰易形成瘺管或潰瘍。淋巴結結核分為四型:干酪性結核、增殖性結核、混合性結核、無反應性結核。

3.輔助檢查

3.1X線檢查 如發現淋巴結鈣化及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則有助于診斷。

3.2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對診斷有重要意義。

3.3B超檢查 頸部淋巴結結核的B超特征為多發、增大、多個圓形或橢圓形淋巴結聚集成團。表現為低回聲,后壁回聲增強,輪廓清楚。干酪化時輪廓不清楚。冷膿腫則質地不勻,呈現不均勻的低回聲暗區。

3.4淋巴結穿刺檢查 淋巴結穿刺內容物或冷膿腫穿刺液,可同時做三方面的檢查:涂片抗酸染色和培養查結核桿菌;涂片蘇木精一伊紅(H-E)染色行細胞學檢查;對小活體標本還可做切片行組織學檢查。

3.5CT檢查 CT掃描表現為淋巴結腫大,密度較低(25~40Hu)。強化掃描時中央密度減低,邊緣呈密度增強的環行影(101~157Hu)。中央密度減低區提示為干酪樣壞死,且減低程度與壞死液化程度成正相關,邊緣密度增強為炎癥充血的結果。上述CT表現的結果為本病特征性改變。

4.護理措施

4.1傷口護理

4.1.1Ⅱ期愈合傷口:對于手術后傷口未能I期愈合,可行開放換藥。傷口小而深,先用刮匙刮除壞死肉芽組織,再用異煙肼、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紗條填塞濕敷,每日換藥。傷口創面大:分泌物多,采取切除壞死組織,露出新鮮肉芽組織后使用異煙肼、鏈霉素或卡那霉素紗條濕敷隔日換藥的方法。

4.1.2頸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后傷口常規放置橡皮引流條,引流條一般于術后24~48小時拔除。

4.1.3術后傷口用沙袋加壓,起到局部加壓止血、減少滲出的作用。密切觀察滲出情況,以保持創面清潔干燥,避免感染,有滲出應及時換藥。因頸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為感染性傷口,拆線時間適當延長,一般為8~10日。如果傷口仍有較多分泌物滲出,需開放傷口,按時換藥,以防病灶發展。

4.2心理護理

針對不同年齡段給予不同的心理護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早日康復。

4.2.1成年人 成年人肩負著家庭、社會的雙重責任,繁重的工作使得他們對自身的健康不夠重視,所以,我們對這個年齡段的患者加強健康知識的教育,使他們清楚地了解頸淋巴結核如不徹底治愈,將會給本人及家庭帶來很大的痛苦,并通過復發的病例對他們進行直觀教育,使他們在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以免因本人的疏忽大意導致病程加長。

4.2.2青年人 存在怕疼、不愿耽誤學業的心理,特別是未婚女性,不愿接受手術,怕手術瘢痕影響美觀。這就需要醫務人員向她們講明,頸淋巴結核膿腫型和破潰型,單純藥物治療不能治愈,時間越長,病情越嚴重,創面擴大,瘢痕就越大。使她們對自己的疾病有明確的認識,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4.3治療護理

4.3.1手術前護理

(1)頸淋巴結結核病灶清除術一般采用局麻加靜脈給藥強化,少數病例如兒童、精神過度緊張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術前12小時給予禁食,術前6小時給予禁水。

(2)皮膚準備:膿腫型頸淋巴結結核患者術前防止膿腫破潰,備皮時宜動作輕柔,避免碰破。潰瘍瘺管型備皮時行傷口換藥一次,術晨皮膚消毒后再行傷口換藥。

4.3.2手術后護理

(1)局麻+強化患者回病房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颊咄耆逍押?,每小時觀察生命體征一次,6小時后可下床活動。

(2)按照不同麻醉方式進行術后護理,使患者順利度過危險期。

(3)全麻患者按全麻術后護理常規。

猜你喜歡
外科護理
舒適護理在ICU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肩肘外科進展與展望
3例肺動靜脈瘺的外科治療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腹腔鏡外科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療進展
哪些胰腺“病變”不需要外科治療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醫護理在社區護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