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臥床老年病人的社區家庭治療護理

2016-07-09 03:09張志遠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家庭護理社區

張志遠

【摘要】目的:研究長期臥床老年病人的社區家庭護理效果。方法:選取社區長期臥床老年病人60例分析研究,隨機將他們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取一般的護理,觀察組采取社區家庭護理,分析兩組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率為10%,對照組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率為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對長期臥床老年病人的社區家庭護理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的質量,還能改善老年病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長期臥床老年病人;社區;家庭護理

本文選取社區長期臥床老年病人60例進行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長期臥床老年病人60例分析研究,隨機將他們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其中觀察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齡在65~80`歲之間,對照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齡在60~85歲之間。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一般的護理,觀察組采取社區家庭護理。社區家庭護理具體措施是:(1)基礎護理。1)晨間護理。晨間護理主要護理病人的頭發、口腔、面部、皮膚等,并協助病人排便。有效的晨間護理不僅能夠促進老年人的血液循環,還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1]。2)晚間護理。晚間護理主要包括口腔、面部、足部等。晚間護理是在晚飯后進行護理的。3)協助進食。在病人進食之前,先給他們洗手,進食時使用枕頭托住他們的腰部,并協助其進食,在餐后,給他們洗手并整理物品。對于不能做起來進食的病人,采取側臥的方法進食。4)環境護理。房間經常通風,以保證室內空氣清新度,經常整理床鋪,以保證室內清潔、干凈的環境,同時注意室內流動的人流量,給病人安靜舒適的環境,以利于病人休息。5)作息護理。督促老年病人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以防止病人晝睡夜醒,在白天護理人員多與他們進行交流,鼓勵他們多多的聽音樂,在他們睡前給予熱水足浴,對于夜間失眠的病人,適當作出調理,但不能讓他們長期的服用安眠藥[2]。(2)并發癥預防護理。1)預防肺部感染護理。預防肺部感染護理的具體措施:①對于有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經常幫助翻身,對于有一側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讓他們側臥,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痰液積聚。②幫助病人坐位、曲膝以協助病人有效的咳痰。③護理人員手空心握拳。有節奏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內輕輕的拍打病人的背部,反復的拍打十分鐘左右,最后讓病人用力咳嗽,以便將痰排出體外。2)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護理。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護理的具體措施:①鼓勵老年病人多多的飲水,每天飲水量最好保持在兩千毫升范圍內,對于昏迷留置胃管的老年病人,可以同時胃管給水。②經常換洗床單,對于女性病人每晚需要清洗外陰部,以保持病人外陰部的清潔、干燥,對于男性病人可以使用陰莖套將尿液引流至尿袋內,并且定時取下陰莖套,以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從而很好的防止尿道口、包皮糜爛及感染[3]。3)預防壓瘡護理。預防壓瘡護理的具體措施:①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極易發生壓瘡,因此需要選取合適的墊子,以減輕病人的身體的壓力,保證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②定期的幫助病人翻身,一般情況下,白天兩個小時幫助翻一次身,晚上三個小時幫助翻一次身。在翻身的時候注意觀察受壓部位的皮膚的變化情況,如果發現有發紅的情況,可以使用京萬紅軟膏涂抹發紅的部位,并按摩五分鐘。③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皮膚極易干燥、干裂,因此需要經常用溫水擦拭,擦拭后按摩十分鐘的皮膚。④對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在清洗后更換護墊,并保持肛周及骶尾部皮膚透氣,同時使用鋅氧油保護肛周及骶尾部皮膚。(3)大小便護理。①為了避免病人在排便時損傷皮膚,給予的便盆需要保持清潔、干,在病人便后,及時的用溫水清潔陰部,清楚異味。②對于大便干燥的病人,記錄他們大便的日期,并在每天的晨間給予淡鹽水或蜂蜜水;對于五天沒有大便的病人,適當的使用緩解藥或開塞露,對于使用藥物仍不能排便的病人,在使用乳膠手套的情況下,由食指插入肛門由淺入深摳出大便,以便病人養成排便的習慣。(4)康復鍛煉指導。在床上協助病人訓練關節,以防止病人肌肉的萎縮。對于全身癱瘓的病人,翻身的時候適當的給予功能位,以防止關節變形。(5)心理護理。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情緒波動較大,需要護理人員適當的安慰和鼓勵病人,在進行護理操作時盡量動作輕柔、準確,并指導應用意念、深呼吸等方式,從而保證他們平穩的情緒,適當的放一些輕松愉快的音樂,使病人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

1.3 護理效果評價

觀察對比兩組老年病人出現肺部感染、壓瘡、泌尿系統等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對社區家庭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分析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 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從表1可知,兩組不同的護理方式并發癥發生率有明顯的差異,常規護理并發癥發生率為30%,預見性護理并發癥發生率為10%,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社區存在因各種原長期臥床的老年病人,他們在臥床期間有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并發癥,病人接受治療、護理和康復的主要場所就是他們的家庭,在治療、護理、康復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社區的醫護人員需要根據病人及家庭的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以減少并發癥,提高生存的質量。

本文研究發現,觀察組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老年病人并發癥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需要加強對長期臥床老年病人的社區家庭護理,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護理的質量,同時提高他們生活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龐洪梅.長期臥床病人的社區干預和家庭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9(24):4867-4868.

[2]朱曉萍,陳洪波,武變蘭.對39例長期臥床患者社區干預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1,12(20):931-932.

[3]李敬輝.社區長期臥床病人的家庭預防及護理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13,5(21):337-338.

猜你喜歡
家庭護理社區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脛腓骨骨折患者體外固定裝置術后家庭護理效果分析
淺析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護理
社區家庭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老年人高血壓的特點及家庭護理指導
如何積極應對社區老年抑郁癥
社區統戰與社區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