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應用

2016-07-09 03:37周玉仙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臨床應用急性心肌梗死

周玉仙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診搶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則采取急診護理路徑,觀察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搶救時間、球囊擴張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提高搶救效率,縮短搶救時間。

【關鍵詞】急診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應用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指的是病人因情緒過于激動和身體疲勞過度等而造成的冠脈急性和持續性缺氧,進而導致的心肌壞死 [1]。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較為嚴重也是較常見的一種急性疾病,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其發病急、病情嚴重、復發率及死亡率都是極高的。急診護理流程的優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挽救了缺血的心肌,同時對改善預后及提高護理滿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主要為分析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診搶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均有家屬陪同入院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齡在30~85間,平均年齡( 63 .5 ±11.4) 歲,梗死部位:心肌前壁16例,心肌前間壁20,心肌廣泛前壁22例,心肌下壁22例。將80例患者采取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兩組患者發病時間均在發生持續性疼痛的10~24h間。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都進行了相應的急救措施,并給予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包括護理人員遵醫囑給予灌注治療,并給予吸氧護理、飲食護理、疼痛護理及生活和心理方面護理。而觀察組患者則采取如下急診護理路徑:

1.2.1設立急診護理路徑小組

醫院方面可以成立一個急性心肌梗死急診護理路徑的專業小組,小組成員可以包含所有相關醫生和護理人員,并由科主任為主要領導負責人,同時對小組成員進行急性心肌梗死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內容可以包含護理路徑實施的具體內容、急性心肌梗死相關專業知識及急救技能培訓、模擬場景實訓,力求讓組內每個醫護人員都對急診護理路徑的內容及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

1.2.2設計合理的護理表格

根據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指南及護理特點,在科室主任及護士長帶領下,急診護理小組設計制定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護理路徑措施表格。此表格以住院天數有橫軸,以患者的一些具體診斷、檢查、治療及飲食指導、生活指導、心理指導和出院健康教育等護理內容為縱軸,并要求值班護士每日在表中采取打鉤形式落實,同時制定一部份變動性表格,用于記錄一些不符合實際要求而被剔除的指標,并進一步進行總結改進。

1.2.3 急診護理路徑的具體實施

患者入院后由護理人員在30s內完成病情評估、分析及記錄,并及時開通綠色通道快速進入急診搶救室,通知??漆t生等待搶救,責任到人,所有患者采取先緊急搶救再實行掛號、繳費等相關住院流程。在患者進入急診搶救室后,應該立即對其進行心電圖監護,吸氧護理等常規護理措施,并協助醫生對病情再次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并定期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臨床癥狀,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方便急救的進一步進行。此外,護理人員應該迅速按照急診護理路徑為患者或者家屬講解醫院環境、救治過程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相關知識。出院后,需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生活指導和預后康復指導。

1.3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搶救效率,記錄兩組患者分診評估時間、急診室搶救時間、球囊擴張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獲得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給予t檢驗,p<0.05判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搶救時間、球囊擴張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下表。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上常表現為胸痛、急性循環功能障礙、心功能衰竭、發狀,一旦有這些癥狀的出現,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以免導致心肌梗死[2]。蔣慧娟[3]等研究認為,急診護理路徑的開展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預后效果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護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一定的提高,提高護理滿意度。這與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后,觀察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搶救時間、球囊擴張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設立急診護理路徑小組,配置合適的急診護理人員,患者一旦突發情況,護理人員能夠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實施搶救。以患者的“治療時間”為橫軸,以具體的”護理內容“為縱坐標,根據這些內容而制定的一個急診護理路徑表,使后期的護理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進行。采取急診護理路徑后,科室主任及護士長便是第一責任人,分工明確,操作規范化,從最大程度節約了患者的就診時間。

急診護理路徑是一種有計劃性的高效的無形的護理治療模式,經過急診護理路徑的實施,能夠從時間上預測患者下一步的救治措施,明顯縮短患者的搶救和檢查所需的時間,為心肌梗死患者贏得有效的治療時機,提高了搶救效率。

【參考文獻】

[1]高云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 :17-18.

[2]孟曉杰,郝君華. 急診護理路徑與傳統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05): 557-

559.

[3]蔣慧娟,馬影,劉艷俠等.護理流程優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7):112-113.

猜你喜歡
臨床應用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渭南地區道地藥材沙苑子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