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金方》小續命湯治療真中風的研究探討

2016-07-09 03:37劉欣蔚丁潤剛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中風

劉欣蔚 丁潤剛

【提要】小續命湯出自《千金要方》,由古方續命湯衍化而來,自古便是治療中風的首要方劑,且孫思邈曾用此方治愈自己的中風。而清末、民國時期,小續命湯卻屢遭批判而用之甚少,故本文將從源流、機理、證治、方藥分析等方面對小續命湯治療真中風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風;小續命湯;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中孫思邈有這樣一段自述:“吾嘗中風,言語蹇澀,四肢曳,處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絕得愈?!崩m命,即小續命湯,孫思邈在中風時,用小續命湯制成散劑后用水煮開服用,竟10天得愈,堪稱奇效。中風多認為由內風引起,多從肝風內動論治,現代少有醫家用小續命湯治療中風,而該方在明清之前卻備受推崇,張景岳曰:“按歷代相傳,治中風之方皆以續命等湯為主?!惫使P者查閱整理之后,對小續命湯治療中風進行探討,與大家交流。

1 追本溯源

續命湯方,可追溯至漢代之前,《張氏醫通》記載了對續命湯的論述:“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毙±m命湯便是從續命湯衍化而來,孫思邈《千金要方·卷八治諸風方》云:“治猝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不虛方令人?!鼻覍O思邈常嘆此方“大良”“甚良”“必佳”“諸風服之皆驗”,對治療中風昏迷欲死者的效果評價極高。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對小續命湯證亦有詳細的論述:“治卒暴中風,不省人事,漸覺半身不遂,口眼斜,手足戰掉,語言蹇澀,肢體麻痹,神情氣亂,頭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脈拘攣,不能屈伸,骨節煩疼,不得轉側,及治諸風,服之皆驗?!泵鞔劫t著《奇效良方》中記載:“小續命湯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戰掉,言語蹇澀?!笨梢娦±m命湯經過各代的考驗,成方之久作用之佳,對治療中風確有良效。

2 小續命湯證——真中風

2.1 主癥

《類證治裁》闡述中風癥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也;一曰風痱,四肢不收也;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舌強不能言也;四曰風痹,諸痹類風狀也?!痹倬C合上述溯源文獻中所述主治,小續命湯確可適用于外受風邪所致之中風四癥,又因外感風邪,表先受之,或兼表證,故主癥可歸納為中風卒起,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用,舌強不能言,冒昧不知人,筋脈拘攣,或兼惡寒發熱、或有汗或無汗等。

2.2 病因病機

真中風即真中“風”邪,為外中風邪而致的中風病?!鹅`樞·刺節真邪》云:“虛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居,發為偏枯?!边@是較早對中風病機的論述,即正氣不足,外受風邪?!夺t經溯洄集·中風辨》說道:“殊不知因于風者,真中風也;因于火、因于氣、因于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蓖浦艜r中風皆為外中風邪,但后世對中風有了內外因之分,故特指病機為正虛外受風邪所致者為真中風。

2.3 治則

《成方便讀》說:“此所治之不省人事,神氣憤亂者,乃邪氣驟加,正氣不守之象”。便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言,故治法宜祛風扶正,溫經通絡。補養氣血,扶助正氣,逼邪外出,疏通筋脈,方可“精神內守,邪不可干”。

3 小續命湯

3.1 方義

小續命湯由麻黃、防己、人參、黃芩、桂心、甘草、芍藥、川芎、杏仁、附子、防風、生姜十二味藥組成,用于治療外受風邪所致中風??梢娦±m命湯是麻黃湯、桂枝湯、四物湯和四君子湯的合方,明代吳昆《醫方考》中論述道:“麻黃、杏仁,麻黃湯也,仲景以之治太陽證之傷寒;桂枝、芍藥,桂枝湯也,仲景以之治太陽證之中風。中風而有頭疼、身熱、脊強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參、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補氣;芍藥、川芎,四物湯之二也,局方用之以養血。中風而有氣虛、血虛者,皆在所必用也?!?/p>

可見小續命湯不僅外解太陽傷寒中風之表,祛風散邪,調氣血和營衛,又可內補氣血之虛、正氣之缺,內外兼顧,扶正祛邪。風藥防風辛溫散風,甘緩不峻,可發散邪郁,走竄通絡,以動治動;而風邪多夾寒濕熱邪,佐防己以制濕邪,佐黃芩以制熱邪,佐附子以制寒邪入里。

3.2 古今之爭

小續命湯治療真中風歷史悠久,但在清末、民國時期卻屢遭中西匯通派的批判,其原因之一在于中西匯通派認為中風的病機關鍵在于內因肝陽上亢,主張鎮肝熄風,且現代醫學認為用麻黃、桂枝、附子大辛大溫之品會升高血壓、刺激神經興奮,與中風的治療相左,因而小續命湯也逐漸被鎮壓而塵封。然筆者認為,小續命湯所治猝然中風者,病發緊急,當是內虛風中,而非全因內因而起,采用內外并治,當屬正治。再者,外受風邪,中風急發,病必從表而入,為太陽經證,麻桂辛溫入太陽經祛風逐濕,發越在表之邪,恐邪入里,加附子直入少陰,溫里祛寒,其本雖虛,但有人參、甘草為補,內外兼治,運用之妙。證不同,治必不同,故只有辯證失誤,不應歸咎于小續命湯,恐矯枉過正。

3.3 使用禁忌

本方以辛溫解表為主,兼以補虛,主治外受風邪之真中風。故肝陽上亢、熱極生風、陰虛風熱等征象,其脈表現為急實大數或沉而滑者,非其脈證,莫用是方。

4 結語

臨床上,雖有因情緒導致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引起的中風,但感受外風所引起的中風亦不在少數,需辨證對待。小續命湯為治療六經中風之通劑,外可祛風散邪,內可補虛培正,主治正氣不足、外受風邪之真中風,表現為半身不遂、筋急拘攣、口眼歪斜、語言謇澀等癥,確有依據。雖近代醫家對此方頗有爭議,但只要辯證準確,緊抓病機因虛受風,方證相應,用藥得當,定能收得奇效。

【參考文獻】

[1]孫思邈.千金要方[M].1版.上海: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246

[2]張璐.張氏醫通[M].1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85

[3]劉景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7

[4]方賢著.奇效良方[M].1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4

[5]林佩琴.類證治裁[M].1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4

[6]王履.醫經溯洄集·中風辨[M].1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11:56

[7]張秉承.成方便讀[M].1版.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84-85

[8]吳昆.醫方考[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7

猜你喜歡
中風
尤易被忽略的“另類中風”
預防中風應做到八要八不要
你屬于中風高危人群嗎?
中風康復急不得 耐心堅持有則守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中風后復健可針藥并用
“外邪致中”還是“內傷致中”?——說說“真中風”和“類中風”
乍暖還寒時節,警惕中風發生
回藥失荅剌知丸治療中風后癡呆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